教委會教師職業道德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5 05:26:00

導語:教委會教師職業道德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委會教師職業道德工作意見

各區縣教育局,**新區社會發展局:

為進一步加強**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師德水平和育德能力,按照《**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現就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頒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意義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關系到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民生需求。改革開放**年來,學校師德建設工作卓有成效,廣大教師精神風貌積極向上。但是,面對黨和政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師德建設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出了新形勢下中小學教師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新要求。加強師德建設,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廣大教師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踐行具有時代內涵的職業道德規范,促進教師自身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對于教師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全面把握貫徹落實師德建設工作的重點內容

1、加強宣傳與學習,引導教師深刻領會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六個方面,提出了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各級領導和各類學校要引導教師正確理解、充分認識師德規范的基本要求,統一思想認識,提高貫徹執行職業道德規范的自覺性。

2、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要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提升品德修養,努力成為踐行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的楷模,不斷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

3、加強法制教育,引導教師樹立法治觀念,堅持依法從教

要緊密聯系實際,加強教育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教師增強法治意識,樹立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和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意識。教師要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準利用課余時間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有償補課等活動;不準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辱罵等語言傷害和其他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不準以任何方式利用職務之便接受學生、家長給予的現金、禮品、有價證券等實物消費以及旅游、娛樂等服務消費。

4、加強育德能力培養,引導教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引導教師正確理解師德與育德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涵。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科學規劃職業生涯,不斷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注重研究和把握學生發展規律,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注重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家委會、社區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努力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教師身心和諧發展

要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注重教師的身心健康,加強教師心理疏導,提高教師自我心理調適能力。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快樂愉悅的精神面貌,不斷提高對學生的親和力、影響力和感染力。

三、強化師德建設工作的保障措施

1、推進師德與育德能力培訓

要統籌規劃,把師德教育納入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納入中小學教師職務培訓的管理體系,納入教師職務培訓和專項培訓的必修課程。要加強培訓課程建設,開發培訓資源,整合培訓內容,創新培訓形式,開展學科德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提高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育德能力。

2、完善師德建設工作和教師師德評價考核

要堅持“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的原則,完善教師績效考核的內容,把師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師履行崗位職責的實際表現和貢獻,科學有效地實施教師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要把教師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教師聘用、教師職務聘任和晉升的重要考核內容,細化制度規定并嚴格執行。要完善**市文明單位(和諧校園)的考核標準,加大對學校師德建設工作和教師師德表現的評價考核力度。

3、強化教師師德獎懲制度

要加強對師德高尚的教師以及師德建設工作成績出色的單位的宣傳表彰,充分發揮激勵的導向作用。要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加大依法處理的力度,對有違教師形象的言行要給予批評教育、及時勸誡、責令改正;對嚴重違背師德要求的教師,要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按照聘用合同解除聘用關系;對校風師風不正、師德建設不力的學校,要取消評獎評優資格,追究領導責任。

四、建立健全師德建設工作的體制機制

1、加強統一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要統一領導、統籌部署,教育行政部門、工青婦等群眾團體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職,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充分發揮督導作用,切實做到制度落實、組織落實、責任落實,加強政策保障,健全督察制度,形成各職能部門協調一致、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層層細化落實,創新工作平臺

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制訂師德建設工作的具體要求和行動計劃,創新工作載體,搭建多樣化教育平臺,組織開展各類專題活動。要定期開展師德師風狀況調研分析,形成專題報告,總結成功經驗,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

3、弘揚高尚師風,營造良好氛圍

要大力挖掘師德先進典型,積極利用報刊雜志、電視、電臺、網絡等多種媒體深入宣傳,弘揚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和甘為人梯的師德風范,在全社會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正確對待、誠懇接受和積極回應社會各界對教師師德表現的評價和監督意見,逐步健全教師、家長、學生和社區共同參與的教師師德評價機制,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