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5 08:34:00
導語:工商局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實施“整體融入錦州灣開發”戰略,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努力把錦州建設成為創業投資環境優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強勁的地區之一,現就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1.放寬企業名稱登記中有關使用行業或經營特點用語的限制。允許經營范圍中含有生產、加工內容的企業在名稱中使用“實業”字樣;允許經營范圍中含有投資內容的企業在名稱中使用“發展”字樣。
2.放寬企業住所、個體工商戶經營場所和權屬證明的限制。企業、個體工商戶申請登記時提交住所、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有困難的,可由房產管理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使用證明,辦理注冊登記手續。經營場所設在商場、賓館、酒店、寫字樓內的,可以租賃協議和有效證件作為場地使用證明;經營場所在政府批準的有形市場內的,可憑租賃協議辦理登記手續。
3.放寬股東出資方式的限制。國有企業改組、改制需要以股權出資的,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允許出資人以股權出資。
4.放寬企業、個體工商戶從事新興行業的準入條件。凡法律、行政法規未規定準入條件和前置審批,又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新興行業,可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參照現行登記管理法規進行登記。
5.放寬企業法人資格的限制。企業法人因重組改制或經營不善喪失經營能力而停止經營,企業要求保留企業法人資格的,可以保留其法人資格,取消其經營資格。
6.放寬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范圍的審查。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前置審批項目外,企業、個體工商戶可以自由選擇申請從事非前置審批項目經營。
7.放寬對非公有資本投資領域的限制。堅持平等準入、公平待遇的原則,打破行業壟斷、部門壟斷和地域限制,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一切行業和領域。
8.放寬企業組織形式的限制。積極支持私營企業組建企業集團。對已達到或基本達到集團登記條件的,申請后母公司可先行使用帶有“集團”字樣的企業名稱,一年內手續完備后,核發集團登記證。
9.放寬抵押登記的適用范圍。債權人可以在借貸、買賣等經濟活動中設定抵押,也可擴大到貨物運輸、加工承攬、補償貿易等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抵押人可擴大到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等農業生產經營者;抵押財產可以是生產設備,也可擴大到當事人擁有的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10.允許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或發起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其金額不高于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的70%;允許外商投資公司的股東以自己的名義通過借貸等方式籌措的資金作為出資,外商投資企業對外投資的數額不受凈資產比例限制。
11.外國投資者以其在中國境內投資企業的未分配利潤再投資,可按外資企業設立程序辦理;外國(地區)投資者并購境內公司登記按內資轉外資變更程序辦理。
12.允許控股的外國(地區)投資者將字號放在行政區劃和組織形式之前;只要名稱間能夠相互區別,允許同一出資人在同一行業出資設立的若干個企業使用同一字號。
13.允許外商投資企業以法定公積金、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重新注入資本的,允許其增資部分資金在首次支付20%后,分期到位。
14.允許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憑相應的行業許可部門的批準文件先行登記,經營范圍暫核定為“籌建”,專項許可證件可在其注冊資本繳足、投產開業前提交。
15.試行企業法人資格和經營資格相分離的登記制度。凡符合企業法人條件的生產型企業,經營項目需前置審批而暫未取得批準文件的,除涉及煤礦、非煤礦山、客貨運輸、危險化學品、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業,以及依法應由環保部門先行審批的行業外,經企業申請,先確定其法人資格,便于開展籌建活動。
16.支持發展縣域經濟。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培植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市場和中介組織,鼓勵自然人從事農村經紀活動,可根據農村經紀人本人需要實施登記管理或備案管理,免收注冊登記工本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
17.簡化登記程序,減少審批環節,提供申請、受理、審批一站式服務。只要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當場予以核準登記。
18.簡化外資企業登記材料審查。除國家法律法規另行規定外,申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免于提交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合資合作合同及資信證明。外商投資企業在原登記機關辦理分公司登記的,可以免予提交章程備案;在同一登記機關辦理多個分公司的,可以只提交一份章程備案。
19.簡化分支機構設立程序。免除法人企業所在地工商部門的核轉環節,外資企業法人可憑營業執照及其他法定文件直接到分支機構所在地工商部門申請登記;非公司企業法人設立分支機構時,不再要求辦理企業法人變更登記。
20.簡化動產抵押登記程序。對抵押財產狀況可不做勘驗;對抵押財產情況及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歸屬可不作證明要件審查;對提交材料齊全的,給予即時辦理抵押登記;設立《動產抵押登記簿》,方便社會查閱。
21.實行個體工商戶登記權限下放。按照方便就近辦理的原則,個體工商戶登記一律由縣(市)區工商局委托轄區工商所辦理登記并發照。
22.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各級工商局登記人員辦理各類登記事項,必須一次、完整、準確地向申請人告知具體登記要求。
23.實行延伸服務制。根據企業申請,提供靠前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延時服務、跟蹤服務、節假日加班服務,并選派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負責窗口業務工作。
24.實行“綠色通道”制。為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等相關有效證件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失業人員設立專門窗口,提供專門咨詢服務,優先受理,優先辦照驗照。
25.全力推進商務誠信,營造誠信環境。開展對守信用的企業實行免檢制度,通過公示企業良好信息等政策措施,引導企業誠信經營。
26.實行對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告誡制度。對情節輕微、沒有造成社會危害且屬于首次違法的案件,可責令改正,不予經濟處罰。
27.加強對“高危”企業監管,重點加強對小煤礦、小礦山、黑網吧、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的監管,加大對危害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廣大消費者、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28.進一步完善消費者咨詢、申訴、投訴、舉報處理系統,強化消費者行政申訴和消費者投訴民事調解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構建行政執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為一體的消費維權體系。
- 上一篇:消費者購買分類研究論文
- 下一篇:市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