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8 09:37:00
導語:氣象局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切實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關于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山洪災害防御工作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認真編制山洪災害防御預案,不斷加強山洪災害防御指揮系統、預報預警系統、群測群防體系和防洪保安工程體系建設,在暴雨山洪災害發生之前,及時采取預防和撤離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特別是在迎戰全省大范圍、高強度的暴雨山洪災害中,各地、各部門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防抗措施到位,不僅未發生群死群傷事件,而且與以往同量級汛情相比,人員傷亡減少一半以上,取得了防抗山洪災害的勝利。但是,應當看到,我省地處西太平洋冷暖氣流的主要交匯地,地形和地質條件復雜,局地強對流天氣事件多發,加之防洪工程建設比較薄弱、山洪災害預測預警能力較低,極易發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災害,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山洪災害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易造成群死群傷,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防汛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從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做好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重大意義,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山洪災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加快建設西部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二、明確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基層組織體系,全面落實縣、鄉、村、組責任制,依法加強防洪風險管理,認真制訂防御山洪災害應急預案,加快監測預警系統和城鎮河道堤防、村莊河道護岸、病險水庫治理等非工程和工程體系建設,加強防御知識的宣傳培訓,因地制宜搬遷受山洪災害嚴重威脅的村莊,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為實現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幸福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以非工程手段為主、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治理相結合的山洪災害綜合防御體系,主動防控,科學避災,遏制山洪災害損失日趨嚴重的態勢,在遭遇防御標準內的一般性山洪災害時,確保不死人、少損失;在遭遇超過防御標準的重特大山洪災害時,確保提前預報,準確預警,及時組織危險區群眾撤離,千方百計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突出重點,切實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
(一)全面加強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準確及時的監測預警是有效防御山洪災害的前提和基礎。各地特別是山丘區,要把監測預警設施建設作為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充分利用現有大氣探測、水情信息測報、地質災害監測等設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氣象、水文、泥石流、滑坡等監測預警系統,不斷提高監測預警水平。要把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年度計劃,落實建設經費和維護管理經費,加快設施建設步伐,確保正常運行。省水利廳、省氣象局要按照全國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大綱和我省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規劃,加快自動雨量監測站和自動氣象站網建設,力爭用三年時間使**秦**區、關中**北麓和北**塬地區、**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每個鄉鎮建成一個自動雨量監測站,實現降雨的實時監測和雨量信息的實時傳送。同時,加快建立縣級監測預警平臺,實現防汛雨量自動監測站和自動氣象站的資源共享,提高監測預警質量。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建設,及時發現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監測預警工作,嚴防群死群傷事件發生。
(二)科學編制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是做好防御工作的行動指南。各地要繼續做好縣級防御山洪災害預案編制和修訂工作,突出抓好鄉鎮和村組兩級防御山洪災害預案編制工作。預案編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山洪災害預測預報、監測預警、人員轉移、應急指揮、搶險救災、生活保障、衛生防疫等各個環節作出周密安排,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確保一旦發生山洪災害,能夠及時有效啟動實施。市、縣防汛抗旱辦要切實加強對鄉(鎮)、村組防御山洪災害預案編制工作的技術指導,預案技術部分和圖紙制作應由縣(市、區)防汛辦公室具體負責完成,并逐級匯總上報和備案。各級防汛部門都要加強預案演練,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完善,不斷提高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三)扎實推進山洪災害工程體系建設。工程體系是防御山洪災害的有效手段。各地特別是山洪災害嚴重的地區要認真研究和分析本地山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分清輕重緩急,進一步加快建設和完善山洪災害工程體系,有效防御山洪災害。一是要加強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泥石流溝治理,完善河流堤防、溝道護岸工程體系,同時要因地制宜、蓄泄兼顧建設排洪溝道和攔洪設施。二是要加快病險水庫、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和滑坡體治理,消除安全隱患。三是要加快小流域綜合治理,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實施坡改梯工程,減少水土流失和山體滑塌、黃土崩塌災害。四是主動避險遷安,對在危險區居住的零散居民以及有條件搬遷的群眾,要積極采取后靠或外遷安置等措施,徹底消除山洪災害威脅。
(四)全面啟動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建設工作。各地要以人員能及時轉移并減少傷亡為目標,按照《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和《**省山洪災害防治規劃》的要求,認真組織編制本地山洪災害防治規劃或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和年度工作任務,逐年抓好組織實施工作。省級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切實加強對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實施的指導、協調,加大資金和技術支持,確保全省山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任務完成,全面改善和提高我省山洪災害防御能力。
(五)積極抓好山洪災害防御試點。要以建立健全縣、鄉、村、組山洪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和制度,落實各級各類責任人員,建立適合山區鄉鎮、村組特點的監測預警系統和預案體系等為重點,認真組織開展山洪災害防御試點工作。省防總要切實抓好國家防總和省上確定的山洪災害防御試點縣,及時總結和推廣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各地特別是山洪災害嚴重的地區也要每市選定1—2個縣、每縣選定1—2個鄉鎮,積極開展試點工作。
(六)廣泛開展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培訓。各地特別是山洪災害嚴重地區,要針對基層干部、群眾防洪避險意識淡薄,群測群防、自防自救能力偏低的現狀,切實加強山洪災害防御技術的宣傳培訓工作。一是要抓好鄉鎮防汛責任人、防汛抗旱辦主任和工作人員、村級負責人的暴雨洪水知識、防汛抗旱制度、防汛避險方法和抗旱減災技術的培訓,提高他們科學決策和組織指揮的能力。二是要抓住汛前準備、汛情來臨、雨水情過程等關鍵時段,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各類宣傳媒體,加大對廣大群眾防災避災基本知識的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自救能力。三是要抓好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演練,做好預案交底工作,不斷提高干部群眾應急避險保安的實戰能力。
四、加強對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領導
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對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建立和落實防御山洪災害責任制,確保山洪災害的各項防御措施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一是要認真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對山洪災害防御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要切實擔負起責任,及時研究和認真解決山洪災害防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確保山洪災害防御各項工作順利進行。一旦發生山洪災害,要科學決策,靠前指揮,果斷處置。二是要認真落實部門分工責任制。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要加強對本地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檢查指導;氣象部門要加強天氣監測,提前做好強降雨和災害性天氣的預報;國土資源部門要完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加快治理步伐,及時劃定泥石流、滑坡等危險區域,加強監測預警;水利部門要加強水情預測預報和統一調度,確保安全度汛;建設部門要全面掌握山火災害易發區群眾居住和分布情況,進一步強化城鄉規劃的編制和審批工作;環保部門要加強山洪災害區生態環境的監測、保護工作;民政部門要做好山洪災害危險區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其他各有關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山洪災害防治工作。三是要突出抓好鄉村責任制的落實。各地特別是山洪災害易發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縣、鄉、村、組、戶五級山洪災害防御工作責任體系,確保責任落實到村、到戶、到人。鄉鎮要建立以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防汛指揮組織機構和應急搶險隊,每個村組要落實降雨、工程險情、泥石流、滑坡監測人員和信息傳遞員,確保雨情、汛情、險情信息及時傳達到受威脅區的群眾。對處于山洪災害危險區的群眾,要逐戶發放防災、減災明白卡,設立醒目的轉移路線標示牌,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安全有序撤離。四是要強化山洪災害統計報告制度和災后評價制度。一旦發生山洪災害,各地要按照國家防總的要求,及時核實情況,逐級匯總上報。對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較大的山洪災害,要認真分析成災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修訂完善防御預案,不斷提高山洪災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
- 上一篇:村莊自主生產價值管理論文
- 下一篇:法官自由裁量權辨析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