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意見
時間:2022-10-23 02:22:00
導語: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動人事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規范招聘工作人員行為,嚴格補充人員程序,根據《*市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公開招聘暫行辦法》(唐政辦函[2006]43號)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對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提出如下意見:
一、招聘原則
(一)專業對口和工作需要的原則。
(二)公平、公正、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
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涉密崗位和引進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確需使用其他方法外,機關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原則上都要通過考試、考核的辦法,公開招聘。
二、招聘范圍
(一)事業單位職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出現崗位空缺,需補充的工作人員。
(二)雖未出現編制空缺,但急需的特殊崗位人才或高精尖專業技術人才。
(三)根據工作需要,專業技術較強的事業單位聘用專業技術人員。
(四)機關事業單位補充工勤、協勤及其他輔助性工作人員。
三、招聘組織管理與職責分工
縣人事部門綜合管理機關事業單位招聘人員的考試聘用工作。主要負責編制招聘計劃和實施方案,招聘公告;負責組織或指導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進行應聘人員報名和資格審查;負責組織考試或委托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組織考試;指導和監督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對考試合格人員的體檢、考核、聘用等工作,辦理聘用手續。
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主要負責申報招聘計劃及招聘資格條件;受人事部門委托負責對應聘人員的報名資格進行審查;配合人事部門或受人事部門的委托組織考試;負責對考試合格人員進行體檢;負責對考試合格人員的考核工作;按有關規定對擬聘人員辦理聘用手續。
四、招聘程序和方法
(一)招聘工作的一般程序
1、機關事業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崗位空缺情況,需要補充工作人員時,由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招聘計劃,報人事、編制部門審核后,由人事部門結合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制定出招聘方案,呈報縣政府審批。
2、向社會招聘公告。
3、組織報名和資格審查。符合條件的應聘者須填寫《*縣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登記表》一式兩份,由縣人事部門或用人單位(主管部門)核發準考證。
4、組織考試。考試可采取筆試、面試等多種方式。考試內容為招聘崗位所必須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工作技能。
5、對考試合格人員進行體檢。
6、對體檢合格人員進行考核。
7、公示擬聘人員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8、縣人事部門對用人單位擬聘人員進行審核。
9、用人單位與受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進行鑒證,并辦理其他有關手續。
(二)公開招聘由縣人事部門結合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組織,必要時也可委托主管部門組織。
(三)應聘人員的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按一定比例折合之和為考試總成績,應聘教師的還要計算試講成績。根據應聘人員考試成績和招聘計劃數,按總成績由高分到低分確定參加體檢人員名單,末位出現并列時,筆試成績高者參加體檢。
(四)體檢的項目和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的有關規定執行,有特殊要求的按有關規定執行。因體檢不合格出現空缺,依次遞補。
(五)用人單位主要考核應聘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業務能力、工作實績、擬任崗位資格條件以及是否應當回避等。因考核不合格出現人員空缺,依次遞補。
(六)用人單位根據考試、體檢、考核結果,提出各崗位擬招聘人員名單,由縣人事部門和主管部門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15日。
五、聘用及聘后管理
對經考試、考核、公示、審核無異議的擬聘人員,按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后,由用人單位與聘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
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工作人員實行試用期,試用期限根據招聘崗位性質和聘用對象確定。試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內,試用期滿合格的,按有關規定正式辦理聘用手續。試用期滿經考核不合格的,經主管部門批準,取消其聘用資格,進入人才市場自行擇業。
對機關事業單位聘用的工作人員實行崗位設置管理,根據所聘崗位,由單位進行年度考核,考核結果報人事部門備案。
六、聘用人員待遇
(一)納入編制管理的聘用人員,其工資保險、福利待遇及開支渠道按本單位同崗位同類人員執行的工資性質和標準確定。
(二)我縣急需的特殊人才、高精尖人才,可不受編制數額限制,納入編制管理,其待遇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三)根據工作需要,專業較強的事業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其工資保險、福利待遇及開支渠道按批準的招聘方案執行。
(四)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的工勤、協勤及其他輔助性工作人員,其工資保險、福利待遇,根據工作崗位、工作性質確定。但其工資不得低于省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以前各單位已招聘的人員,其待遇按已簽定協議執行,合同期滿續聘的,按此文件規定執行。
七、紀律與監督
在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中,要嚴格程序,嚴格標準,嚴肅紀律。要切實增強招聘工作的透明度,招聘計劃、條件、辦法、程序和結果要向社會公開,并接受縣紀檢監察部門和社會各界監督。
對不按本辦法補充工作人員的,縣人事部門原則上不予辦理有關手續。
- 上一篇:政府關于就業再就業工作意見
- 下一篇:旅游業中公共安全問題的對策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