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衛生局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意見

時間:2022-12-01 03:23:00

導語:區衛生局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衛生局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和省、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衛生的工作意見》及《省衛生廳關于發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快我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確保完成政府提出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目標。根據《省農村(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有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快我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把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根本措施。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負責,整合資源、合理布局,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合理調整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優化配置衛生資源,健全服務網絡,努力構建縣鄉兩級、鄉村一體、防治結合、分工合理的新型衛生服務體系,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落實政府責任。堅持社區衛生服務的社會公益性質,兼顧衛生服務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堅持以人為本,以居民滿意為工作宗旨;堅持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并重;堅持中西醫并重,防治結合;堅持因地制宜,均衡發展,探索創新,積極推進。

2、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嚴格按照《*區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和《*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合理調整和配置現有衛生資源,建立資源配置和功能更加合理的新型衛生服務體系。

3、嚴格機構準入。通過對鄉鎮衛生院(含非駐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進行改造和調整,按照“一鎮一中心,一村一站”的設置原則,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避免盲目建設新的衛生機構。

4、嚴格人員準入。配備精干、適當人員,衛生技術崗位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執業資格,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從業人員必須持有鄉村醫生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以上專業資格證書。

5、依法設置審批。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做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注冊。

二、工作目標

(一)實施《*區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和《*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把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納入衛生工作目標管理與考核內容,促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開展。

(二)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進度。2009年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到95%以上,2010年達到100%。

(三)完成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任務。年度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做好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招募工作,吸引高素質人才進社區,逐步建成以全科醫師為骨干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提高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隊伍素質和水平。

(四)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區醫院、區預防保健機構分工合作機制,按照分級醫療原則,實行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居民70%以上的醫療問題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得到解決。

(五)落實老年保健工作。2009年農村60歲以上老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90%以上,2010年達到95%以上;每年隨訪次數大于4次。

(六)做好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慢性病人建檔率、規范管理率達到90%以上,2010年達到95%以上。

(七)利用健康體檢、臨床資料,結合主動上門服務,逐步為居民建立家庭和個人健康檔案,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2009年,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60%以上,2010年達到80%以上。

三、工作任務

(一)調整和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

按照《*區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的要求,每個建制鎮(辦事處)必須舉辦和建設好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鄉鎮衛生院轉型),對非建制鄉鎮衛生院可改作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或中心的門診部),同時完善綜合衛生服務功能;每個行政村或3000~5000人口設置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對與《*區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及《*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原則不符的,各鎮(辦事處)要及時做好規劃調整工作。對于目前一些因歷史原因存在的“一村多室”問題,各鎮(辦事處)要根據村級衛生機構人員變化,并結合當地新農村建設,逐步予以撤并。

(二)扎實搞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

按照省《農村(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和市示范產科、兒保、婦保、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標準要求,加強鎮村兩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對農村衛生服務機構舊危房進行改造,添置必要的設備,改善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條件,提高其履行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能力及水平。新建、改建社區衛生服務站要做到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審定施工圖紙,統一標準驗收,嚴格項目管理,保證工程質量,確保達到省、市建設標準要求。

(三)切實提高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整體素質

繼續做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業務骨干、社區護士和鄉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完成省、市下達的全科醫師規范培訓任務,保證培訓工作質量。落實省政府制定的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政策,改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整體結構。

(四)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

改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強化工作績效考核機制,區衛生局將加強對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考核,中心要加強對職工服務績效的考核,禁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經濟收入考核指標同個人分配掛鉤,建立以服務數量、服務質量、居民滿意度為主要指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及相應的考核辦法。

(五)建立和完善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

全面開展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工作,明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區預防保健機構、區醫院的業務分工,把適宜社區開展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項目調整到社區,強化互補與協作關系,確保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門、急診比例達到80%以上。

(六)切實轉變服務模式和服務觀念

建立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責任醫師團隊,每個服務團隊配備2名責任醫師、1名公共衛生醫師、2名社區護士、1名婦幼保健醫師、1名公共衛生助理員和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鄉村醫生。通過開展主動上門服務,定期上門巡診,開設家庭病床,為社區居民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家庭式、24小時隨叫隨到的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六位一體”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村居民健康需要。

(七)完善管理制度,推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工作

建立健全和落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工作制度,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施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水平。按照省、市《農村(城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評審標準》,加大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工作力度,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

(八)落實一體化管理,規范服務行為

認真落實一體化管理制度,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人員、業務、財務、藥品等納入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管理,能夠認真開展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基本醫療等綜合服務,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執行基本用藥目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

區局成立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和社區衛生服務技術指導組,以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做好技術指導工作。各鎮(辦事處)亦應成立相應的機構,同時要認真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層層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落實。

(二)加強檢查監督,建立考核評估制度

區衛生局將制定社區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定期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強化監督、考核評估,重點考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社會效益和農村居民的滿意度。同時,全面開展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工作,積極創建省、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活動,并確保每年創建1所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3所市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三)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各單位要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社區衛生服務的意義以及相關政策規定,為加快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開展“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爭取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