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12-02 05:17:00
導語:辦公室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事業領域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改革的意見》(太委發[20*]37號)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現就深化我市行政類和公益類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任務
(一)做好以職能界定為主要內容的機構編制調整工作。事業單位改革中,應著重調整職能配置,重新核定人員編制,確定內部崗位職責和經費開支渠道。
1、調整職能配置。事業單位的職能,要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部門所規定的業務范圍,由機構編制部門界定(行政類事業單位須經政府行政部門授權委托履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相關政策要求,在嚴格、科學界定的基礎上,由事業單位填報《*市××(事業單位名稱)職能配置、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方案》(見附件2)和《*市××單位崗位設置說明書》(見附件3),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分別報市編委辦和市人事局審定。其中崗位設置的相關工作按市人事局《轉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聘用人員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太人發[20*]72號)執行。
2、精簡人員編制。根據精簡、效能的原則,在保證事業單位正確、及時、高效地履行規定職能的前提下,嚴格控制編制規模。實施改革的事業單位,其人員編制總數原則上應在原有基礎上精減10%以上,并重新予以核定。職能調整后確需增加編制的,應寫出專題報告,報市編委辦批準。
3、核定經費來源。事業單位經費參照原供給方式重新核定,一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4、科學定崗定員。事業單位的職能、編制、經費來源和崗位設置確定后,要進行競爭上崗,按崗聘用。聘用程序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印發〈*市事業單位推行人員聘用制度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太委發[20*]38號)執行。定崗定員工作完成后,事業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除經組織人事部門批準、通過公開競爭聘任到機關任職的事業單位人員外,不得再借用事業單位的人員到機關混崗工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得停薪留職,凡仍在停薪留職的必須與單位解除人事關系。
(二)深化以激活內部管理機制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著眼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能調動各類人員積極性的新機制。在調整職能配置、重新核定人員編制、確定經費開支渠道和定崗定員的基礎上,要把改革的重點放在以激活內部管理機制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上,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規范、完善以下6種機制:
1、完善人員聘用制。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印發〈*市事業單位推行人員聘用制度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太委發[20*]38號)精神,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人員的聘用政策、程序和聘后管理,使聘用合同真正成為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法律依據,成為單位和個人權利義務的具體體現。市人事局要從維護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出發,把各單位聘用合同的管理情況,作為檢查、考核、評價一個單位人事管理狀況的主要內容。凡不實行聘用制或走過場、搞形式的,都不能通過考核驗收。
2、強化公開招聘制。嚴格執行市政府《關于印發〈*市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太政發[20*]75號)的有關規定,堅定不移地推行公開招聘制度。要把強化公開招聘制作為體現社會公正、公平、樹立和維護政府形象、取信于民、選拔人才的重要舉措。凡違反公開招聘原則擅自調入的人員,要堅決予以清退,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3、推行領導公選制。要通過改革,使事業單位領導的選拔任用逐步由行政調任為主向公開選任為主轉變,由系統內行政調任為主向面向社會公開選任為主轉變,由終身制向任期制轉變。下屬事業單位較多、且規模較大的行政主管部門,有條件的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率先探索,總結經驗。
4、探索崗位工資制。根據江蘇省委組織部和省人事廳《關于印發〈關于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等指導意見〉的通知》(蘇人發[20*]17號),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思路,遵循按崗取酬的原則,打破現有的工資制度,逐步建立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崗位工資制。即:在實行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包干的前提下,職工原工資一律記入檔案作為“檔案工資”,實際工資報酬與檔案工資脫鉤,實行在什么崗位取什么報酬的辦法。聘用人員的工資由基礎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三部分組成。基礎工資保障基本生活,崗位工資體現所負責任,績效工資反映貢獻大小。各類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只能作為競爭上崗、崗位聘用的條件,不與工資直接掛鉤。市各行政主管部門可在本系統內選擇改革條件比較成熟的單位率先試點。
5、創新績效考核制。要在總結年度考核、崗位考核經驗的基礎上,創新績效考核的內容、方法和程序。其重點是考核工作人員實際工作的成績、業績和功績,考核其履行崗位職責的效率、效能和效益。績效考核要按不同的崗位類別進行分級分類,量化指標,細化內容,要把考核結果作為續簽合同、獎金分配、職務升降的依據。績效考核要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群眾公認的原則。各單位可結合實際,大膽實踐,總結經驗,不斷規范和完善績效考核制度。
6、健全養老保險制。各單位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金,適時推行多險種相配套的社會保障體制,并認真貫徹執行市政府辦公室《批轉關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意見的通知》(太政辦〔20*〕23號),做好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項工作。
二、相關政策
(一)鼓勵各類人才自主創業。鼓勵事業單位的各類人才提前解除或終止聘用合同,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或從事社會中介服務等工作。對此類人員,可采取一次性補償的辦法置換身份。其補償辦法按《中共*市委辦公、*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社會事業領域企事業單位改革中有關人事勞動關系處理的意見》(太委辦[20*]80號)執行。
(二)實行富余人員分流。為認真做好事業單位機構調整、精簡編制、撤銷歸并后富余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對在本次改革中的富余人員,可實行多渠道分流,其分流辦法按《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社會事業領域企事業單位改革中有關人事勞動關系處理的意見》(太委辦[20*]80號)執行。
(三)規范事業單位編外用工。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編制數額內補充工勤崗位人員,一律實行公開招聘、不進事業編制、簽訂勞動合同、參加城鎮企業養老保險的新機制。具體參照《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人事局、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機關事業單位補充汽車駕駛員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太委發〔20*〕4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加強組織領導
各部門、各單位要建立相關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時間要求,認真研究改革方案,落實改革責任制。市改革領導小組將不定期、分階段對各單位改革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和檢查驗收。
四、相關事項
(一)專業服務類事業單位,凡具備條件的原則上都應實行產權制度改革,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產權制度改革的,可參照此《實施意見》實施改革。
(二)本《實施意見》自之日起施行。由市人事局(編委辦)負責解釋。
- 上一篇: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意見
- 下一篇:先秦時期的蔬菜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