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意見
時間:2022-12-21 03:15:00
導語:民政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決策,推進“數字*”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觀就加快我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要意義。信息化是工業化的推動引擎和提升動力,工業化是信息化的物質支撐和主要載體。加快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戰略,對于解決我省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對于進一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化程度,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緊緊抓住我省工業化進程的特點,立足我省產業特色和生產力布局,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從根本上提高我省的經濟增長質量和競爭力,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管理、整合資源和效益優先的原則,做到積極引導和務實推進相結合。一方面積極引導企業不斷深化對信息化的認識,另一方面從企業實際出發,充分考慮企業的現實基礎,切實有效地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
程。
三、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工作目標。通過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運行機制和社會化服務體系,顯著提高支撐信息化改造的裝備能力、技術能力和服務能力,促進生產力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流動,使信息化對工業化產生顯著的帶動作用。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設計、制造、銷售等環節的應用不斷深化,“五個一批”重點骨干企業的設計制造效率提高30%,對市場的響應速度提高50%。重點行業的信息化應用面達到80%,在國內外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主要工業園區和專業市場的信息服務功能不斷強化,集聚和輻射作用更加突出。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的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電子商務交易額有實質性增長。
四、積極提升產業和產品層次。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目標,針對不同行業的特點,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大力開發具有行業應用特點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并加以推廣應用。加強產業鏈的整合和聯動,以龍頭企業的信息化帶動關聯企業,逐步形成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產業協作體系。構建專業性的產業信息服務平臺,開展信息、價格指導、網上交易、自助網站建設等服務,提高對行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重點推進機械、電子、輕工、化工、醫藥、紡織(印染、絲綢、服裝)等制造業的信息化改造,提高我省重點產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形成整體優勢。
機械行業:重點推廣應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計劃)、CAT(計算機輔助測試)、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PDM(產品數據管理)、虛擬制造技術、數控技術等,提高生產的智能化、柔性化、自動化水平。
電子、輕工行業:重點推廣應用CAD/CAM、CIMS、PDM、柔性制造系統(FMS)、模糊控制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提高產品的功能層次和智能化、數字化程度。
化工、醫藥行業:重點推廣先進控制技術(APC)和實施CIMS工程,實現集散控制(DCS)或現場總線控制(FCS);推廣生產過程的優化控制技術·和在線檢測技術,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降低消耗,減少污染。
紡織(印染、絲綢、服裝)行業:重點推廣CAD/CAM、印花分色制版系統、織物組織系統、針織系統、染色配色系統、自動裁剪系統和試穿系統等,加強各種系統的集成開發,適應個性化定制的需要。
五、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抓住企業的主要業務環節和發展要求,不斷深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將信息技術、信息產品和信息內容嵌入到傳統產品中,提高產品的性能、質量和附加值;在產品設計、制造過程中廣泛應用CAX(CAD、CAM、CAPP、CAT等)、PDM、DCS、CIMS等信息技術,提高設計、制造的效率和水平,促進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柔性化、敏捷化和精益化。將ERP(企業資源計劃)、CPC(企業協同商務)、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HR(人力資源管理)等信息系統與企業管理模式相結合,改進企業管理,優化業務流程。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信息、產品交易和商業集成,延伸產品營銷網絡,拓展市場空間,提高市場應變能力。
六、進一步抓好園區信息化。加強各類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發區)等工業集聚區的信息化建設,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為區內企業提供信息化共享平臺,使園區成為我省產業發展的高地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整體規劃園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求兼顧園區總體規劃和區內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集約利用網絡資源。加強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整合區域內信息資源,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改善信息化應用環境,構筑公共的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體系,強化園區集聚和輻射功能。
七、加強組織協調,形成有效的推動機制。省級有關部門要在統籌協調、規范引導、完善環境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集成優勢,共同協調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大問題,指導本地區、本部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作,加快形成政府宏觀指導有力、市場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各部門密切配合的推動機制。
八、加強政策引導,實施“百億信息化”工程。鼓勵企業加大對信息化改造的投入,提足并用好技術開發費和折舊資金。大力組織實施“百億信息化”工程,并以企業信息化改造專項、制造業信息化工程、軟件發展專項、電子信息推廣應用項目等為抓手,組織實施一批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項目。
九、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在各地區、各行業和各類園區中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試點示范。“十五”期間,著力抓好100家信息化試點企業、30家信息化示范企業和20家信息化試點園區,通過試點取得經驗,通過示范帶動整體。同時,根據行業屬性、業務類型、基礎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改造內容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做好人才培訓工作。提高認識水平和實施能力。采用多種形式宣傳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成功經驗,定期介紹企業試點示范案例和信息化建設動態。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組織和信息服務商的作用,針對不同對象,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供人才保障。特別要加強對企業有關負責人的培訓,切實提高他們對信息化改造的認識水平、決策水平和實施能力,提高對信息系統的運用能力。
十二、優先發展信息產業,構筑有效的產業和技術支撐體系。大力建設環杭州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信息產業基地,形成有規模、有技術含量、有市場控制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支撐體系。重點發展軟件、集成電路、網絡與通信設備和信息服務業,把開發、生產、應用和服務相結合,滿足各行各業對信息裝備、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的需求,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供有力的支撐。
十二、培育發展中介服務業,建立和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區域和行業技術創新中心、信息服務中心以及信息咨詢、培訓、評測和監理等中介服務機構,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在技術和管理咨詢、人才培訓、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的作用。現階段要特別強調管理.咨詢和信息化工程監理,對信息化改造規劃、實施方案、設備和軟件選型以及實施績效等進行評估和質量控制戶要建立重大信息化工程的招投標制度、監理制度以及相應的審核、評測、監理機制和手段,政府部門要按照相應的制度規范進行管理和監督,以保障信息化建設健康有序地進行。
- 上一篇:民政局深化政務公開意見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社會救助事業發展思考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