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優化投資環境若干意見

時間:2022-01-11 09:02:00

導語:縣優化投資環境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優化投資環境若干意見

一、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第一條涉及審批事項的行政機關“進廳率”要達到100%,由“大廳”一個窗口對外集中、公開辦理審批事項,杜絕廳外審批。

第二條對能夠立即辦結的審批事項要當即辦結,行政審批“即辦率”要達到90%以上;不能立即辦結的,要在承諾期限內辦結。

第三條各行政機關向辦事大廳派駐首席代表,全權負責組織和協調與審批相關的事項。

第四條對重大項目設立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程序,在期限內未能辦理的,即默認為許可。

第五條縣政府責成行政審批辦事大廳對投資企業車輛發放“綠卡”,對一般違章進行批評教育,公安交警、交通管理、農機監理等部門不扣車、不繳證、不罰款。

二、規范收費和檢查行為

第六條除法律、法規和上級規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企業收取其他費用。凡彈性收費項目一律按最低標準收取。

第七條經物價部門核準的納入行政審批辦事大廳辦理事項的收費項目,一律在行政審批辦事大廳公開并通過專門收費窗口集中收繳。

第八條由監察局對全縣現有的公安、交通、工商、養路費征稽、農機、衛生防疫等執法主體進行梳理,從源頭上杜絕交叉執法、重復執法和越權執法。對違章行為以教育為主,確需罰款的,罰沒款必須上繳到縣財政指定的賬戶。嚴禁各部門下達罰款指標;對侵占、私分罰沒款的除予以辭退外,交司法機關依法辦理。

第九條行政機關根據有關法規和管理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門對企業的年度行政檢查工作計劃。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不得重復檢查、收費和罰款。執法人員檢查時,不得接受企業的任何吃請或饋贈。

第十條實行“首錯不罰”制度,對企業的一般性違規行為,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采取批評教育、警示、限期整改等措施進行督促糾正。按規定必須罰款的,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

三、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管理

第十一條各行政機關要建立主要領導責任制,切實抓好本機關加強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優化投資環境方面的工作。其工作情況將作為本單位及主要領導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要強化服務理念,嚴肅工作紀律,嚴守作息時間,班上時間不得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第十三條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工作能力、工作作風不勝任本職工作的,所在單位應依照相關規定進行輪崗交流或進行離崗培訓,受訓期滿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

四、加大社會治安整治力度

第十四條加大對“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對向企業敲詐勒索、強買強賣、干擾施工等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投資者人身財產安全的不法行為,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第一時間采取行動,依法從速解決。

第十五條政法機關對涉及投資者的民事、經濟、刑事、執行等案件的裁判和處理工作,要在法定的最短時限內辦結。

五、健全投訴處理機制

第十六條相關行政機關設立投訴熱線,投資者認為機關服務人員和執法人員行為不當的,可向其主管部門投訴,主管部門要在5日內向投訴者做出書面答復。

第十七條投資者對主管部門不予書面答復或認為答復不合理的,可以通過政風行風熱線向紀檢監察部門投訴。

第十八條紀檢監察部門依規從速解釋和處理投訴問題,并追究不作為部門及相關人員責任。

六、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成立*縣優化投資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監察局,負責對各部門的執法、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及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評議,對測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有關部門限期整改。

第二十條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有縣領導參加的企業家座談會,切實解決投資環境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

第二十一條對破壞投資環境的行為,一經查實,由組織、監察、人事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第二十二條加強輿論監督和典型宣傳,營造“人人是*形象、人人是發展環境”的良好氛圍。

七、其它

第二十三條本《意見》適用于本縣行政區域內的各級行政機關、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簡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第二十四條相關行政機關要根據本《意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本機關優化投資環境實施細則,報*縣優化投資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第二十五條本《意見》由*縣優化投資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