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11 09:30:00

導語: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意見

一、體質健康檢測基本要求

(一)從2009年起,在校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檢測。

(二)全市中小學學生建立新的體質健康檔案。

(三)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場所可以設置在醫療機構內或學校內。設置在學校內的場地,應能滿足體質健康檢測對檢查環境的要求。

二、體質健康檢測項目

(一)病史詢問。

(二)健康檢測項目。

1.內科常規檢查:心、肺、肝、脾;

2.眼科檢查:視力、沙眼、結膜炎;

3.口腔科檢查:牙齒、牙周;

4.外科檢查:頭部、頸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膚、淋巴結;

5.形體指標檢查:身高、體重、胸圍;

6.生理功能指標檢查:血壓、肺活量;

7.實驗室檢查:

(1)結核菌素試驗(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新生必檢項目);

(2)肝功能:谷丙轉氨酶、膽紅素(寄宿制學生必要時到符合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的體檢項目);

(3)寄生蟲卵(農村小學新生檢查項目);

(4)貧血(城市小學新生檢查項目)。

其他項目應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所要求開展的檢查項目或根據地方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增補。涉及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必須在醫療機構內完成。

(三)體質檢測項目

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設置的項目,每年根據實際情況,由市教育局統一確定檢測項目。

2009年確定的項目為:

組別檢測項目

小學一、二年級投沙包25×2往返跑

三、四年級擲實心球50米跑

五、六年級跳繩400米跑

初中擲實心球、立定跳遠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

高中擲實心球、立定跳遠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

三、體質健康檢測結果反饋與檔案管理

(一)學生體質健康檢測機構在體檢結束后,應分別向學生(家長)、學校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反饋學生個體體質健康檢測結果與學生群體健康評價結果。

(二)體質健康檢測結果的反饋形式。

體質健康檢測機構以個體報告單形式向學生反饋體質健康檢測結果;以學校匯總報告單形式向學校反饋學生體檢結果;將所負責的體檢學校的學生體檢結果統計匯總,以區域學校匯總報告單形式上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再上報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建立學生體質健康記錄電子檔案。

(三)體質健康檢測報告單內容。

1.個體報告單內容應包括學生個體體質健康檢測項目的客觀結果、對體檢結果的綜合評價以及健康指導建議;

2.學校匯總報告單內容應包括學校不同年級男女生的生長發育情況、體質情況、營養狀況的分布、視力情況、齲齒檢出率、傳染病或缺陷的檢出率,不同年級存在的主要體質健康問題以及指導意見;

3.區域學校匯總報告單內容應包括所檢測的學校學生的總體體質健康狀況分析,包括生長發育情況、體質情況、營養狀況的分布、視力情況、齲齒檢出率、傳染病或缺陷檢出率以及體質健康指導意見。

(四)體質健康檢查報告單的反饋時限。

個體報告單應于健康檢查后2周內反饋給學生;學校匯總報告單應于檢測后1個月內反饋給學校;區域學校匯總報告單應于檢測后2個月內反饋給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市教育局。市教育局每年通報學生的體質健康檢測情況,并作為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

(五)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管理。

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應將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納入學校檔案管理內容,實行學生體質健康檢測資料臺帳管理制度;應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結果和體檢單位給出的體質健康指導意見,研究制訂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各項工作。

四、體質健康檢測機構資質

(一)健康檢測。

1.機構條件。

(1)具有法人資格、持有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由政府舉辦的公立性醫療機構(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所屬的區域性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

學生健康體檢機構必須報經學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2)能獨立開展學生健康檢查工作;

(3)能對學生健康檢查狀況進行個體和群體評價、分析、反饋,并提出健康指導建議;

(4)有獨立、固定的辦公場所和足夠的學生健康檢查場所、工作條件和必備的合格的醫療檢查設備與檢驗儀器;

(5)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2.人員要求。

(1)體檢崗位設置合理,管理職責明確;

(2)有足夠的與學生健康體檢項目相適應的管理、技術、質量控制和統計人員;按體檢項目確定從事健康體檢的人員(其中:檢驗人員不少于2人),每個體檢項目不得少于1人;

(3)具有與學生健康檢查工作和學生常見病防治有關的知識和經驗;

(4)專業技術負責人應熟悉本專業業務,技術人員的專業與學生健康檢查的項目相符合;

(5)內科、外科、口腔科、眼科檢查及實驗室檢驗的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各專業體檢醫師至少有1人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6)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不得少于從事學生健康檢查總人數的30%。

3.場所設置基本要求。

具有獨立于醫院診療區之外的健康人群體檢場所,設有專門的檢查室及輔助功能設施:

(1)有學生集合場地,并設有室內候診區(不小于20平方米);

(2)男女分開的內科、外科檢查室;

(3)眼科、口腔科檢查室;

(4)化驗室、消毒供應室;

(5)男、女衛生間。

體檢場所應按照《醫院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消毒處理,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中三類環境的消毒衛生標準,保證衛生安全。醫療廢物處理應符合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生物樣本的采集和留存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和相關檢驗技術規范的要求;生物樣本的運輸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4.儀器設備。

學生健康體檢所需的醫療檢查設備與檢驗儀器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能滿足工作需要,并能良好運行,定期校驗;有完整的儀器設備操作規程。

(1)實驗室基本設備:分光光度計;恒溫箱;離心機;電冰箱;高壓滅菌設備;顯微鏡;紫外線燈。

(2)體檢基本設備:聽診器;血壓計;身高坐高計;體重秤(杠桿式);對數燈光視力表箱;檢眼鏡片箱;口腔科器械(平面口鏡、五號探針);全自動或半自動生化儀;診察床;與開展的診查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

體檢器具的消毒應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中的醫療用品衛生標準的規定。

5.其他。

(1)學生體檢表由衛生和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

(2)健康體檢機構應有良好的內務管理,檢查儀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配有必要的消毒、防污染、防火、控制進入等安全措施;

(3)檢測方法應盡可能采用國際、國家、行業或地方規定的方法或標準;

(4)編制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并嚴格開展質量控制;

(5)為檢驗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應當編制有關樣品采集、接收、流轉、保存和安全處置的書面程序;

(6)體檢報告按照規定書寫、更改、審核、簽章、分發、保存和統計;

(7)開展健康體檢的機構應按照有關規定收取體檢費用。

(二)體質檢測。

1.機構條件

具有法人資格的各中小學、教育行政或業務管理機構。

2.人員要求

具有體育教師資格的中小學教師、其他中小學教師及教育行政、業務部門管理人員。

3.場地要求

有安全保障的中小學操場或體育館。

五、健康體檢經費及管理

(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的費用由學校公用經費開支,標準為小學一年級每生每年13.95元;初中一年級每生每年12.95元;其它年級每生每年7元。

寄宿生在必要時做肝功能化驗,每生20元/次。

(二)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健康體檢費用標準和解決辦法,按省政府規定執行。

六、健康體檢培訓與考核

各單位要認真落實本意見精神,參加學生健康體檢的機構及人員必須進行統一培訓,統一體檢標準。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健康體檢人員的培訓、考核。健康體檢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