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若干意見
時間:2022-01-20 09:12:00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鼓勵和支持農村生產經營大戶、涉農企業及社會各方力量,圍繞農村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全新的法人類型,區別于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注冊,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行專項管理。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建立章程和制度,合理設置組織機構,規范財務制度和會計核算,設立成員賬戶,實行社務公開,接受成員監督。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由工商管理部門受理、審查核準,對審查合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5個工作日內頒發營業執照。工商管理部門不收取費用,不進行年度檢驗。
五、農民專業合作社所在鄉、村可以利用集體閑置房屋為其提供辦公場所,合作社不得改變房屋使用性質。
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養殖基地所需用地,在不改變農用地用途的情況下,依法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予以解決。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涉及農用地轉用的,優先安排農用地轉用指標。
七、政府用于促進農業發展的引導性資金要優先安排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建立原材料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可享受貸款貼息;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富民小區,以合作社為單位達到一定規模,可享受小區補貼政策;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應優先安排合作社領辦人、生產經營技術骨干參加培訓。
八、市財政每年設立5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項目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項扶持資金由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共同管理,對扶持資金的使用進行檢查、驗收。
九、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創立品牌和名牌。引導、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和使用商標,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產品被評為省、市名牌的,可參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若干意見》(沈委發〔20*〕6號)予以獎勵。
十、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綠色和有機食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市政府補貼1萬元;獲得有機食品認證,市政府補貼1.5萬元。
十一、農村信用社應優先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貸款。農村信用社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等級評定,對具備法人資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授予一定的信用額度,對農戶履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實行動態管理。根據用戶信用狀況,逐步提高授信額度,對符合條件的信用農戶最高授信額度可提高到10萬元。
十二、農村信用社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貸款給予優惠。放寬貸款用途,凡屬農業各生產經營領域和環節,均可使用小額農貸;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周期和貸款用途,合理確定貸款期限,貸款允許跨年度使用,最長期限可達3年;實行優惠利率;在建立健全抵押登記體系基礎上,開辦農民抵押貸款業務,如林權、農機具、依法可流轉交易的水域權、草場等抵押貸款;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產品加工企業聯合建立信用聯保中介機構,設立擔保基金,解決合作社貸款難的問題。
十三、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免征增值稅。
十四、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蔬菜、谷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中藥材的種植;林木的培育和種植;牲畜、家禽的飼養;林產品的采集;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
十五、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花卉、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內陸養殖。
十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保、農牧保險以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以及家禽、牲畜、水生動物的配種和疾病防治,免征營業稅。
十七、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用于農、林、牧、漁的生產用地免繳土地使用稅。
十八、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征印花稅。
十九、禁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亂收費。嚴禁登記搭車或變相收取其他費用,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得向成員亂收費。
二十、鼓勵示范社建設。建立A、AA、AAA三級規范社評選、認證體系,每年12月由市農委召集有關部門組成考評小組,對各區、縣(市)申報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考評驗收,對驗收合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動態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A級示范社標準一次性扶持4萬元,達到AA級示范社標準一次性扶持8萬元,達到AAA級示范社標準一次性扶持10萬元。
二十一、各級發展改革、農業、林業、水利、動監、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科技、交通等部門在項目安排上,對規范達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先安排項目。
二十二、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資源,聯合重組,實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互惠,解決單一專業合作社不能解決的問題。具備實體法人資格的聯合社享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各項優惠政策。
二十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成員由市農委、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局、市動監局、市物價局、市供銷社、市農村信用社等部門組成。聯席會議主要負責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有關扶持政策,開展溝通和協調,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聯席會議召集人由市農委主要領導擔任。各地區亦應建立相應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本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問題。
二十四、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有關組織,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
- 上一篇:企業管理創新分析論文
- 下一篇:國有企業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