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校車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25 11:36:00

導語:農村校車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校車管理工作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制度的重要意義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為廣大青少年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學習條件和成長環境,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規范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制度,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遼寧的重要內容,是扎實開展平安建設、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水平、保障中小學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力強化公共服務、推進農村教育事業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帶著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切實把規范和加強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努力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問題,為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構建和諧遼寧創造一個平安、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明確農村中小學校車的營運性質和管理模式

校車是指經相關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并實行規范管理的、用于接送農村中小學生的公益性、服務性機動車輛。經營模式由各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采取政府購買、政府租賃、個人投資等多種模式,從業主體可實行多元化。

各地要建立校車準入審批管理制度,做到“四個統一”:

統一審批標準。校車必須是使用年限在8年以內、安全技術狀況符合國家標準、相關設施齊全有效、7座以上的客車。

校車駕駛人必須是駕齡3年以上、3年內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記錄的本地居民。

統一外觀標識。校車的車體外觀標識、駕駛人標識、跟車教師標識和乘降站點標識的式樣全省統一。其中,車體外觀標識式樣由省公安廳制定;駕駛人標識、跟車教師標識式樣由省教育廳制定;乘降站點標識式樣由省交通廳會同省公安廳、省教育廳制定。

統一檢驗管理。各地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校車管理檔案,相關部門要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每年定期對校車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嚴把校車資格準入關。

統一駕駛人教育。各地要對校車駕駛人實行統一資格管理,每年至少組織兩次交通安全集中教育培訓。教育部門要充分利用校車行駛區間和車內空間,對駕駛人及學生進行道德法制等方面素質教育。

三、逐級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

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制度,要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屬地化實施的原則。省政府建立全省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省教育廳牽頭召集,并負責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導和調度協調。市、縣兩級政府也應建立相應的聯席會議制度。

市、縣兩級政府主要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中小學校車實施統一管理、制定政策措施、研究解決相關部門。其中,各市政府是校車管理的責任主體,各縣(市)政府是校車管理的實施主體。縣級政府負責組織交通、教育、公安等部門做好學校門前村屯公路交通標志的設置及維護工作,確定校車的行駛線路以及設置并維護校車乘降站點,完善校車通行線路交通安全設施,嚴厲打擊非法從事校車營運以及校車非法從事班車客運等違法行為。

各級教育部門負責農村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掌握本轄區內中小學校位置、學生數量分布和校車需求等情況,建立校車及期限駕駛人管理檔案。各級公安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校車安全技術檢驗、校車加強人審驗及安全教育,負責校車車體外觀標識噴涂的監督檢查,依法嚴厲查處校車超員等交通違法行為,配合教育部門對農村中小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各級財政、工商、稅務、物價、保監等有關部門負責落實好校車相關稅費減免補貼等扶持政策,進一步降低校車運營成本、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學生乘坐校車收費,由各市物價部門指導縣(市)物價部門根據校車運營狀況和運營里程,按每生每月不超過20無的收費標準分別核定,有條件的地區逐步予以免收。

四、統一實行對校車相關稅費減免、補貼等扶持政策

對專用校力統一實行以下政策:交通部門免收運輸管理費、客運建設基金、綜合性能檢測收費,對普通公路通行費可實行月票制,養路費實行每車每年包繳6個月的優惠政策。公安部門免收校車辦理牌照工本費。工商部門免收個體戶工商管理費。稅務部門按國家現行有關稅收規定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保險機構對于參保商業車險的校車,按最高限30%的優惠比便予以優惠,并建立校車理賠綠色通道,指定專人負責理賠事宜。財政部門對校車給予政策性補貼,具體標準由各市自行確定。省財政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適當支持,資金來源為城市維護建設稅省統籌部分。

五、強化規范校車管理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級政府要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群眾意識,統一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居中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同努力,把各項任務逐一分解落實到位、到人。各級教育部門要與本轄區內所有農村中小學校逐一簽訂校車及其駕駛人管理責任狀,切實把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工作抓出成效。

(二)強化調度督導。要逐級建立報告制度,省政府每年召開一次調度會,集中聽取各地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要逐級建立評估制度,省有關部門統一制定校車管理評估辦法,并組成專門督察組,定期對各地進行督導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要定期組織開展調度、評估和督察工作,確保這項工作扎實推進。

(三)強化監督管理。各級政府和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門要積極履行監管職責,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村中小學生生命安全為目標,以預防和遏制重特大校車交通事故為重點,結合開展平安建設和校園周邊治安秩序整治活動,繼續深入推進農村中小學校車集中排查整頓,嚴把校車及其駕駛人資格準入關,堅決杜絕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摩托車、拖拉機和報廢拼裝車輛接送學生,嚴厲打擊手續不全、無資質車輛和駕駛人從事營運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四)強化宣傳教育。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深入推進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為載體,以廣大農村中小學師生和家長為重點對象,廣泛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積極教育和引導廣大家長和學生,不坐報廢車、貨車、拖拉機、農用車等非法營運車輛,不坐超員、超速等安全無保障的車輛,切實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同時,要建立通報制度,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定期召開新聞會,大張旗鼓地宣傳加強校車管理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積極爭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