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01 08:52:00

導語:農業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意見

一、充分認識農業災后重建恢復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此次暴雪災害,對全市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特別是農牧業生產造成了較大損失和影響。據核報統計,災情涉及全市24個縣(市)、區,273個鄉鎮、2813個村。農作物受災面積33.76萬畝,成災21.39萬畝。共損毀種植類棚室1.76萬個,露地菜受災15.2萬畝;損毀花卉苗木溫室大棚447個。受災畜禽養殖場612個,損壞畜禽舍3535棟,凍(砸)死畜禽21.13萬頭(只)。

災情發生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全市上下迅速行動,全力以赴,開展抗雪救災和生產自救,抗雪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大勝利。但由于災害覆蓋范圍廣、影響程度深、受災程度重,造成大面積農林牧業生產設施受損。同時,受災區域大多處于蔬菜、花卉、種苗集中產區和規模養殖場區,一些種養殖大戶受災較重,對整個蔬菜產業、畜牧產業特別是奶牛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當前,抗擊雪災工作已轉向農業生產恢復重建和困難群眾救災救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抓好農業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將農業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從促進農業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高度,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幫助農民群眾搞好災后重建,盡快恢復生產,為保障農業發展、農村穩定提供強力支撐。

二、扶持農業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的原則、范圍和重點

(一)扶持原則

1.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自力更生為主、政府支持為輔的原則。在全面核實災情的基礎上,科學制訂重建規劃方案,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重點扶持,確保農業災后重建任務按期完成。

2.堅持提高重建標準,提升科技含量,促進農牧業發展進檔升級的原則。切實搞好科學設計,對結構、選材、模式等制定標準,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新建棚舍抗風雪、抗暴雨等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3.堅持市縣兩級共同分擔、上下聯動的原則。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扶持力度。市、縣財政安排一定專項資金,重點對受損嚴重的種養殖棚室、棚舍等基礎設施重建給予補貼和貸款貼息。

(二)扶持范圍

在此次暴雪災害中損毀的設施農業類蔬菜、食用菌等棚室、花卉苗木溫室大棚和畜禽養殖棚舍重建。

(三)扶持重點

集中連片、種養殖規模較大的鄉村和能夠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規模種植基地、養殖場區、種養殖大戶,以及種苗場、種畜禽場。

三、具體扶持政策

1.設立農業救助專項資金。市財政列支500萬元,縣(市)、區也要安排一定的資金,重點用于蔬菜、食用菌等棚室、花卉苗木溫室大棚和畜禽養殖棚舍的重建補助。具體補助標準和金額由市財政局商農口各有關部門制定。

2.實行貸款貼息補助。市財政列支500萬元,對災后重建的規模種植基地、養殖場區、種養殖大戶和種苗場、種畜禽場給予貸款貼息,貼息期限為一年。貼息資金由市、縣按5∶5比例分擔。

補助資金和貼息資金的具體使用辦法由市財政局負責制定。

3.農口和涉農資金項目重點傾斜支持。農口和涉農資金安排向受災嚴重縣(市)、區的重災區域、產業和鄉村傾斜,農業項目資金優先用于災后農業重建和恢復生產。

4.金融信貸支持。各級金融部門尤其是涉農金融部門進一步放寬貸款條件,簡化貸款手續,縮短貸款審查時間,為災后生產提供貸款支持,促進災后重建工作順利進行。對受災嚴重的種養殖大戶,已辦理貸款的,可以辦理展期;有貸款需求的,在符合貸款條件的前提下,及時予以辦理。

5.農業保險支持。保險公司加快入保戶理賠工作,簡化理賠程序,放寬理賠標準,盡快把賠付款發放到農戶。

四、落實責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各縣(市)、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制定并落實扶持政策和措施,動員組織廣大農民群眾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大力開展生產自救和恢復重建。要積極協調農行、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最大限度對農業恢復生產給予貸款支持,并落實財政貼息。各級農業、畜牧、林業等部門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制定農業災后恢復生產指導意見和技術措施,統一重建標準,嚴格督導檢查,保證重建質量。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資金監管,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實行財政報賬制、公示制,確保資金專款專用,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