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7 11:45:00
導語: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深入推進“關愛工程”
(一)繼續深化留守學生關愛行動。進一步完善留守學生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全員、全面、全程“三全”覆蓋的工作機制,促進留守學生關愛工作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強“留守學生之家”、“留守學生托管中心”建設,創新建設模式,做好建設規劃、日常管理和工作考評。加強社會化、市場化運作,募集關愛資金。進一步豐富關愛活動,逐步建立關愛活動的長效機制,幫助農村留守學生“幸福留守、快樂成長”。
(二)深入推進藏區來縣就讀學生的形勢教育工作。加強對藏區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他們認清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嚴峻形勢,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重大決策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藏區學生的政策措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廣泛開展特殊未成年人關愛行動。一是對服刑在教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行摸排建檔,建立信息庫,定期開展情況普查和關愛活動。二是進一步落實《關于加強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見》,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動員組織社會各界廣泛開展關愛流浪未成年人活動。三是積極加強對進城務工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援助、開展心理教育和輔導。四是對罪錯青少年審判時要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立足教育、感化、挽救,依法對未成年被告人從輕、減輕處罰,擴大非監禁刑適用范圍,對于輕微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慎捕慎訴;繼續推進少年審判綜合庭試點工作和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加大對罪錯青少年的幫教矯正力度,開展青少年維權崗與罪錯青少年“一助一”結對幫扶工作。通過宣傳、吸納、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參與關愛孤殘兒童工作。
(四)進一步落實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工作。縣衛生、教育、食品藥監等部門要共同協作,建立學生健康教育和宣傳的長效機制。繼續推進教室燈光改造工程和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
二、深入推進“凈化工程”
(一)加強未成年人文化建設工作。一是落實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的措施,豐富活躍農村少年兒童文化生活。二是開展青少年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組織開展青少年學生“遠離盜版,保護知識產權”大型簽名活動,逐步增強廣大未成年人使用正版的意識;堅決掃除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各類非法出版物和淫穢色情等文化垃圾,及時屏蔽和刪除網絡違法有害信息,嚴格審查面向未成年人的出版物、游戲軟件,努力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文化服務環境。三是加強對經營性娛樂場所的規范和管理,加大對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的打擊力度。做好“掃黃打非”進社區試點工作。
(二)加大社會環境整治力度。一是繼續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行動,全面推行“警校共育”,加強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衛生檢查。二是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犯罪的打擊力度。堅持嚴打方針,對殺害、傷害、拐賣兒童、非法雇傭童工等犯罪行為依法快偵、快捕、快訴、快判。同時,重視對未成年人民事權益的司法保護。三是深化“青少年遠離行動”,提高未成年人拒毒、防毒能力。四是廣泛開展“青春紅絲帶”行動,通過舉辦培訓班、贈送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廣大未成年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清除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誘因。
(三)強化未成年人自護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立足自護教育基地、自護學校、自護課堂等,開展自護講座和宣傳。組織開展自護征文比賽和自護公益巡演活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護能力。
(四)繼續開展“未成年人維權行動月”活動。全面整合社會資源,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臺和各級青少年維權崗,深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圍。
三、深入推進“助學工程”
(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深入實施“留守學生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等項目。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統籌運用各種資金、資源,盡快啟動實施災后學校恢復重建項目。繼續突出農村教育,重視藏區學生教育。進一步推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有效改善辦學條件。
(二)加強對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的幫教。充分發揮“社會一條龍”、“政法一條龍”在教育挽救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方面的作用,建立對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的綜合救助機制。靈活運用司法建議,創新幫教工作模式,加強社區矯治工作,逐步推行由專門人員用專門時間對被幫教對象進行教育和引導。同時,加強工作調研,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探索解決辦法。
(三)嚴格控制退學,做好輟學學生復學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籍管理,建立輟學、逃學的上報、幫教、干預制度。積極進行“補償教育”,轉化差生,防止差生退學。加強貧困生幫扶制度。
(四)完善社會捐資助學長效機制。一是深入開展“希望工程”救助工作,積極資助貧困學生就學。二是繼續推進“金秋助學”活動,促進教育公平。三是實施“春蕾計劃”,積極資助貧困殘疾學生就學。
四、深入推進“基礎工程”
(一)加緊建設鄉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構。各鄉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辦公室要隨機構改革作好人員調整,同時要加緊建設好鄉鎮、村居委、學校一級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網絡,特別是要發揮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成員單位、村居委、關工委的積極作用,落實好人員、落實好工作內容、落實好長效制度、落實好考核表彰機制。
(二)加大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以慶祝6.1兒童節、12.4法制宣傳日等特殊節日為契機,通過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雜志、互聯網、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依托學校、社區的工作平臺,發揮政法部門的職能作用,深入推進法制副校長、法制進校園(社區)等,面向學校、社區未成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參與式、實踐性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參與和推動,強化12355服務平臺的宣傳力度,暢通訴求渠道,拓展服務領域,完善工作機制,解決青少年訴求,著力打造12355公共服務品牌。
(三)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組織建設。一是繼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定期組織各成員單位召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交流工作經驗,明確工作重點,安排部署階段性工作。二是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監督考評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量化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加強對各地各部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力度,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信息溝通。各成員單位和各鄉鎮、縣直單位要確定1名聯絡員,負責未保工作和信息的報送。加強對外交流,通過開設培訓班、舉行經驗交流會、工作研討會、現場推進會等形式,全面提升我縣未成年人保護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