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移民扶持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9 03:20:00

導語:水庫移民扶持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庫移民扶持工作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市現有大中型水庫遷入移民43113人,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安置地廣大干部群眾的關心支持下,搬遷安置工作基本完成,移民群眾正在融入當地社會,生產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穩定。但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完成后,有的地方對移民工作重視不夠,工作機構和人員不穩定;有的地方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與當地居民差距較大,潛在許多不穩定因素;有的安置區生產生活設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等等。為加強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國務院和省政府相繼制定了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省政府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切實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對于保障廣大移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推進試驗區建設,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確目標,科學制定移民后期扶持規劃

我市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目標是:加強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產業扶持,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移民收入,不斷提高移民生活水平,2010年移民生產生活水平達到當地居民的平均水平,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

為實現上述目標,各區(市)縣政府要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合資金”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礎上,科學編制移民后期扶持規劃。編制規劃要重點突出農田水利、道路、供電、通信等生產生活設施建設、移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移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移民經濟項目的發展。要以移民村組為基本單元,區(市)縣政府編制上報,鄉(鎮)政府組織實施。各區(市)縣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要將移民后期扶持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村道路建設規劃、水利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社會經濟規劃相銜接,優先安排移民后期扶持項目。

三、嚴格標準,認真落實國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國家在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中確定對農業安置移民個人進行為期20年的后期扶持。我市享受國家后期扶持資金補助的移民現有37391人,其中實行直發直補的31535人、實行項目扶持的5856人。各區(市)縣政府要繼續做好國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工作,后期扶持對象能夠核實到人,實行直發直補的,后期扶持資金要按時逐月足額發放給移民個人;后期扶持對象不能核實到人,實行項目扶持的,要將項目規劃到村,資金使用到村。

國家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是政府性基金,納入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各區(市)縣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使用管理國家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嚴格資金支出管理,嚴禁截留、挪用等。各級監察和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后期扶持資金使用中出現的問題,要限期整改;對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對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在做好農業安置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的同時,要統籌兼顧,安排好非農業安置移民和征地拆遷人口的生產生活。非農業安置移民以戶籍登記為標準,符合城鎮“低保”條件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納入當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同時要通過其他渠道進行幫扶,加大培訓力度,擴大就業門路,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水庫移民政策對其他征地拆遷人口產生的影響,切實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并采取多種措施,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妥善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四、落實措施,大力扶持移民發展經濟

我市移民搬遷安置階段性工作完成后,移民工作的重心已逐步轉向以發展生產為主的后期扶持工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幫扶力度,促進移民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一)加大教育引導力度,促使移民盡快融入當地社會。各區(市)縣政府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建立完善移民安置點的基層組織和群眾組織,對相對集中安置的移民點,無論是單獨成立村民小組或編入就近村民小組,都要選配好得力的村民組長,將移民依法納入屬地管理。要采取上門宣傳、座談交流、法制教育等多種形式,引導移民轉變觀念,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來,促使移民盡快融入當地社會。

(二)加強培訓,促進移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各區(市)縣政府要把移民培訓和就業推薦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出成效。培訓內容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移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和生產技術培訓為重點。培訓方式要靈活多樣,可以采取集中培訓、訂單培訓、以工代訓等多種形式。要積極做好勞務輸出、就近就業推薦工作。

(三)采取多種方式,扶持移民發展產業。各區(市)縣政府要積極推進移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要采取貸款貼息、投資補助、保險補貼等方式,扶持由移民組成或參與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移民種養業大戶,引導移民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要把移民戶增收項目的落實與幫扶責任制結合起來,做到幫扶項目、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幫扶責任制“四落實”。2008年每個區(市)縣要抓好1-2個移民生產發展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移民生產發展工作。

(四)完善生產生活設施,妥善解決移民實際問題。在移民搬遷安置過程中,各級政府雖然對移民安置點的生產生活設施進行了配套建設,但由于移民安置資金有限,有的移民安置點生產生活設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各地要對移民安置點存在的給排水、供電、道路、廣播電視及農田水利等生產生活設施存在的問題逐一排查,盡快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五、拓寬渠道,加大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投入

在國家安排資金對移民個人進行后期扶持的同時,各區(市)縣政府要努力拓寬資金渠道,加大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投入。要整合現有政府性資金,把扶貧、新農村建設、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資金以及政府部門安排的各類建設基金和專項資金向移民安置區傾斜,鼓勵企業對口幫扶和社會捐助,優先解決移民增收問題,逐步解決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問題。市政府每年在市級財政預算中安排移民后期扶持專項資金,用于移民培訓、生產發展、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完善、貧困戶救助等。各區(市)縣政府每年也要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額度的移民后期扶持專項資金。

六、加強領導,健全移民工作機制

移民工作實行屬地化管理,各區(市)縣政府要切實履行工作主體、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職責,對本地區移民工作和社會穩定負總責,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責任。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各區(市)縣政府要進一步明確負責移民工作的機構,充實工作人員,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有移民工作任務的鄉(鎮)政府要確定分管領導和工作機構,落實工作人員,保障工作經費。要切實加強移民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作用,配合做好移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