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建筑節能問題

時間:2022-03-29 03:21:00

導語:烏魯木齊建筑節能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烏魯木齊建筑節能問題

1烏魯木齊市建筑和建筑能耗狀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和建筑規模迅速擴大,建筑用能也隨之迅速增加。

(1)建筑狀況。

到2008年10月底,烏魯木齊市現有的各類建筑約9600萬平方米,其中民用住宅建筑約6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約3600萬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筑約500萬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建筑是93年以后修建的(僅烏魯木齊地區1993年以來新建單位公房達2910萬平方米),這些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差、采暖能耗高。

(2)建筑能耗狀況。

烏魯木齊市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據統計:每年全社會用煤約900萬噸,其中僅冬季采暖耗煤就達350萬噸,約占總耗能的38.8%,人均耗煤約3.96噸,位居全國城市人均耗煤量第一位,是全國人均耗煤量的近4倍。據2004年烏魯木齊44家供熱單位統計,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耗原煤約47公斤,最高達81.8公斤,是國家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17公斤標準煤的2倍多,是發達國家的5-8倍。從整體來看,烏魯木齊市建筑能耗狀況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3)建筑節能目標。

到2010年,完成新建節能居住建筑2500萬平方米;完成新建節能公共建筑600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1800萬平方米。

通過建筑節能和污染減排,到2010年達到年節煤能力110萬噸,實現累計節煤425.96萬噸,累計減少煙塵排放34077噸、減排SO268153噸。為烏魯木齊城市空氣污染指標降低目標貢獻率達50%以上。

2存在的問題

通過幾年來的努力,烏魯木齊市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建筑節能工作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建筑節能工作的健康發展。主要有:

(1)缺乏開展建筑節能工作相應的經濟激勵政策,難以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

(2)部分監理起不到應有作用,施工未按規范要求進行;設計單位有些細部構造做法、使用的新技術和節能產品說明不明確;部分建筑節能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監管難度大需要強制性行政許可管理;建筑工程節能審查備案表未列入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程序,不能有效全面監督建筑節能工程。

(3)供熱體制需要改革,亟待建立能耗考核制度尤其是供熱行業的能耗管理;實現采暖用“熱”商品化,將采暖費由暗“補變”為“明補”,將居民個人利益同建筑節能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結合起來。

(4)目前,社會自發進行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的現象較多,但施工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工程出現質量問題(農業大學居民自發改造山墻出現成片掉落,無施工資質、無施工手續、無材料認定),需要進一步引導和規范。

3對策分析

為了治理大氣污染,烏魯木齊市組織實施了“藍天工程”,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但城市冬季大氣嚴重污染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國內外有關城市治理大氣污染的經驗與教訓都表明,治理大氣環境污染,應把開展建筑節能作為第一優先途徑。通過以上分析,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大力開展建筑節能工作:

(1)新建建筑強制執行節能50%設計標準。新建居住建筑從2003年4月15日起強制執行節能50%的設計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從2006年1月1日起強制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同時實行了建筑節能工程節能設計和竣工備案制度。2005年至2006年底,已通過設計審查的居住建筑895項,858.48萬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273項95.8萬平方米;竣工備案的民用建筑493項。同時開展建筑節能、新型建材專項檢查,確保建筑節能工程質量。

(2)率先在全國啟動政府資金引導實施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列入到烏魯木齊市十大工程之中。截至目前,共計投入3260萬元,其中政府投入的專項資金2180萬元,完成既有建筑改造面積近15萬平方米。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政府資金帶動全社會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近200萬平方米。

(3)逐步完善建筑節能政策法規,依法推進建筑節能工作。

2005年頒布實施了地方性法規《烏魯木齊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將建筑節能工作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同時制定印發了一系列有關的辦法,初步建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并著手研究制定與《條例》相配套的政策和辦法,目前,《烏魯木齊市民用建筑節能工程管理辦法》《烏魯木齊市節能建筑認定和標識暫行管理辦法》正在修改中。

(4)制定和完善技術標準和規程,積極推廣應用建筑節能新技術。

積極參與配合自治區研究制定和完善技術標準和規程,2006年從城市維護費中和墻改基金中安排27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了節能65%居住建筑技術和標準以及既有建筑和供熱采暖系統能耗能源審計、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新型墻體材料技術開發、應用等項目的研究。

(5)開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試點示范工程。

通過組織實施華美·文軒家園太陽能與建筑結合應用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新能家園——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節能、節水等住宅綜合配套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研究和探索太陽能光電、集熱以及熱泵供熱技術的技術和經濟性,為大規模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6)通過開展學術交流、技術研討、咨詢、媒體宣傳、培訓等各種方式,強化全社會的建筑節能意識。

利用每年舉辦的城建科技活動周,承辦全國性的專題會議,發送宣傳資料、展示節能產品、技術交流、咨詢等方式,宣傳建筑節能的有關政策和技術,加強建筑節能的技術交流;利用冬閑時間,對技術和管理進行建筑節能有關政策、法規、條例、標準等有關內容的培訓,2005年至今,培訓相關人員近5000人,提高了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