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工作平臺建立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10 06:22:00

導語:勞保工作平臺建立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保工作平臺建立實施意見

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職業培訓、權益維護制度和工作體系,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豫發〔〕14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強勞動保障基層基礎工作的意見》(豫勞社〔〕8號)精神和上級勞動保障、機構編制及財政部門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步加強我區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為目標,堅持科學發展,堅持統籌城鄉,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加強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建設,把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成設施完備、制度健全、職責明確、運作高效、服務到位、服務城鄉的工作新體系。

二、機構建設

各鎮辦設立的“勞動保障事務所”,在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及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領導下,開展勞動就業、職業培訓、社會保險、退管服務、權益維護、信息統計等工作。每個勞動保障事務所配備4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每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配備1名專職工作人員,每個行政村設置1名勞動保障聯絡員。

各個勞動保障事務所、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專職工作人員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熟練掌握微機操作。

村勞動保障聯絡員可由村組干部中具有一定政策、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較熟練掌握微機操作、年富力強、熱心為群眾服務的人員擔任。

三、基礎設施

(一)服務設施

要將基層勞動保障服務場地建設列入區發展規劃,2年內全部達到省定標準,即鎮、辦勞動保障服務場所辦公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社區、村勞動保障服務場所辦公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

各鎮辦勞動保障事務所要配置電子顯示屏或觸摸屏、工作電腦、網絡設備、服務柜臺、電話機、檔案柜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同時,為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站配置工作電腦、網絡設備、服務柜臺、電話機等必要的辦公設施。

(二)服務功能

加強基層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建設,設立服務窗口,為轄區居民提供就業與失業、社會保險、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咨詢、權益維護等服務。設置信息欄和意見箱,免費提供勞動保障政策法規宣傳及相關資料。要明確并公布工作職責、服務規范、辦事程序等內容。

(三)信息系統

逐步實現信息網絡覆蓋所有的勞動保障服務窗口和基層工作站點,使用全市統一的涵蓋勞動保障主要業務的應用軟件,將基層勞動保障業務和服務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建立綜合統一的數據庫和信息窗口,方便群眾咨詢政策、查詢信息、網上維權。

四、工作職責

(一)各鎮辦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職責

1.宣傳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組織并實施轄區內勞動保障管理服務工作;

2.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用工登記、求職登記、失業登記、信息和咨詢服務等工作,為城鄉各類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

3.組織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和公益性崗位,開展“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工作;

4.指導城鄉各類勞動者參加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

5.開展轄區內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6.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管理服務以及擴面征繳和清欠工作。督促轄區內各類用人單位、個體勞動者、居民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7.協助社會保險稽查機構進行待遇享受情況調查,幫助轄區居民進行社會保險方面的舉報投訴;

8.承辦轄區內勞動保障方面的來信、來訪登記處理和上報工作,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開展勞動保障執法監督檢查,監督轄區各類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推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協助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9.負責轄區內勞動保障綜合統計工作,做好上級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的各項調查工作;

10.管理轄區內的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完成上級勞動保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職責

1.宣傳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具體實施轄區內勞動保障管理服務工作;

2.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用工登記、求職登記、失業登記、信息和咨詢服務等工作,為轄區各類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

3.收集、開發、公布社區就業崗位和公益性崗位,做好轄區內“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工作;

4.指導轄區各類勞動者參加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

5.負責接收、管理轄區內企業退休人員,做好退休人員走訪慰問、大病探望、困難幫扶等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6.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管理服務以及擴面征繳和清欠工作,督促轄區內各類用人單位、個體勞動者、居民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7.協助社會保險稽查機構進行待遇享受情況調查,幫助轄區居民進行社會保險方面的舉報投訴;

8.承辦轄區內勞動保障方面的來信、來訪登記處理和上報工作,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開展勞動保障執法監督檢查,監督轄區各類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推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協助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9.做好勞動保障綜合統計工作,完成上級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的各項調查工作任務;

10.完成上級勞動保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三)村勞動保障工作職責

1.宣傳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具體實施轄區內勞動保障管理服務工作;

2.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用工登記、求職登記、失業登記、信息和咨詢服務等工作,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服務;

3.指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

4.負責接收、管理轄區內企業退休人員,做好退休人員走訪慰問、大病探望、困難幫扶等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5.協助做好社會保險工作;

6.承辦轄區內勞動保障方面的來信、來訪登記處理和上報工作,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開展勞動保障執法監督檢查,監督轄區各類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推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協助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7.做好勞動保障綜合統計工作,完成上級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的各項調查工作任務;

8.完成上級勞動保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工作細則由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另行制定。

五、經費保障

各鎮辦勞動保障事務所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實行財政全額預算管理。村勞動保障聯絡員每人每月補貼400元,由區財政和鎮、街道辦事處各負擔50%。

六、搞好業務培訓

要加強隊伍建設,注重提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重點圍繞全市即將開展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加大鎮辦、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培訓力度。按照市業務部門的安排和要求,6月底前完成對全部鎮辦、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培訓。

七、要求

進一步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完善和深化基層勞動保障工作,是貫徹和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注重和改善民生,堅持統籌城鄉,建設和諧上街的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落實,保證人員到位、設施到位、工作職責落實到位,推動基層勞動保障各項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