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行政審批權改制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29 09:44:00

導語:機關行政審批權改制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行政審批權改制工作意見

合力推進。行政審批權集中牽涉面廣,市有關部門和駐黃單位要認真做好指導和協調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問題。市政府法制辦負責對各部門單位實施的行政審批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市行政服務中心負責做好已進駐行政服務中心部門和單位行政審批服務科整體進駐和項目辦理工作;市監察局負責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進行。

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管理創新。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編辦等部門關于擴大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皖政辦〔2011〕55號)精神,兩集中兩到位”基礎上,現就進一步推進市直機關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行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的重要意義

對于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行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再造和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可以進一步優化行政組織結構,建立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運行機制,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

二、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

一)工作目標

改進現行的行政審批運作模式,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科學合理安排、便民公開規范和積極穩妥推進的原則。實行審批、監督相對分離的行政審批服務模式,建立適應行政審批新模式的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審批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二)工作任務

結合上位法變化和實際工作等情況,1.繼續開展項目清理。市直部門、單位要根據市政府行政審批及服務項目清理結果。對與企業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政管理事項,包括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公共服務事項和相關收費認真進行清理,進一步理清辦理主體、辦理依據、辦理條件、申報材料、辦理程序、辦理時限、辦事結果、收費依據、收費標準、監督渠道以及審批中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等,為做好行政審批職能的調整和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奠定基礎。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由市政府法制辦牽頭審核,公共服務事項由市行政服務中心牽頭審核,收費項目由市物價局牽頭審核。12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市法制辦、市行政服務中心、市物價局)

未歸并行政審批職責,2.組建行政審批機構。凡納入推行范圍的部門。未設立行政審批機構的都要對本部門行政審批職責進行認真梳理,提出職能整合意見,按照“不增設機構,不增加人員編制,不增加領導職數”要求,結合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采取更名、增掛、新設等方式,組建行政審批服務科,統一履行本部門行政審批職責,集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11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市編辦)

要將負責行政審批的科室整建制安排到行政服務中心窗口辦公;未進入行政服務中心的部門和單位要建立“一個科室對外”審批運行機制,3.建立新的審批運行機制。已進入行政服務中心的部門和單位。確保行政審批高效、規范、便民、快捷。各部門和單位對無需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疫、鑒定、專家評審、專業委員會和上報審批的項目,要授權行政審批服務科現場辦理;對必須承諾辦理的事項,要控制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對確需其他科室配合辦理的事項,由行政審批服務科負責牽頭組織協調相關業務科室配合辦理,并要完善窗口與其他科室之間銜接、監督、考核等制度。12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市行政服務中心、市直有關單位、市監察局)

要不斷加強對行政審批人員的培訓,4.加強審批隊伍建設。要選配素質高、業務熟、能力強、作風硬、服務優的工作人員到行政審批服務科。保證行政審批質量。12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窗口單位、市行政服務中心)

要加強對實施行政審批的監督管理,5.建立審監分離機制。各部門、各單位在實行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后。健全監督機制,強化責任追究,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保證做到依法審批,依法行政,按章辦事。12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窗口單位、市行政服務中心)

三、確定推行范圍

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市直部門開展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工作。確定市發改委、市物價局、市旅委、市公安局(含屯溪公安分局)市人社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含市房管局)市城鄉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含市運管處)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委、市衛生局、市國土資源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市人防辦和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氣象局、市消防支隊、市公路局、市海事局等29個單位為市直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單位。

四、時間步驟

一)結合本部門“三定”規定,方案制定階段(10月初-11月中旬)確定為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試點的單位要根據本實施意見。擬定本單位推進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總體方案,并制定行政審批職能整合與行政審批機構組建方案,于10月12日前報送市編辦、市監察局、市政府法制辦和市行政服務中心。

二)市編辦、市監察局、市法制辦組成審核小組,方案審批階段(11月中旬-12月底)由市行政服務中心牽頭。對各部門方案逐一進行審核,其中:項目清理方案由市法制辦審定;人員及進駐中心方案由市行政服務中心審定;涉及行政審批職能整合和行政審批機構設立的單獨行文報市編委,經市編辦審核后,按機構編制管理有關規定和程序報批。

三)已成立行政審批服務科的應整建制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辦公,組織實施階段。確定推行的單位按批準后的方案組織實施。全面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工作。

五、落實工作要求

明確責任。推行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是轉變行政職能、改進管理方式的重要改革舉措,加強領導。一項涉及部門內部職能調整、責任轉變的一項重要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嚴格按照意見要求,周密組織實施,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確保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