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防震減災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11 10:25:00

導語:強化防震減災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防震減災工作意見

一、要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

地質構造、斷裂活動和新構造運動復雜,具有破壞性地震的孕育條件和歷史背景,市地處華北斷塊和華南斷塊的結合部。歷史上已多次發生破壞性地震,一直是省的地震重點監視區和防震減災重點工作區。今后一個時期,受全球地震活動趨勢增強的影響,市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地震活動威脅。各級政府一定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防震減災工作抓緊抓好,落到實處。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市防震減災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依靠法制、科技及全社會力量,實現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由局部的重點防御拓展到有重點的全面防御,不斷提高綜合防震減災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年,市防震減災工作的目標任務是通過建立健全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市要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市區及各縣(市、區)政府所在地城區力爭綜合抗御地震的能力要達到周邊同類城區的先進水平。

三、地震災害防御措施

(一)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的宣傳教育。制定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計劃,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活動。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基地,逐步在每個縣(市、區)建立一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要把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普及納入文明社區建設活動中,將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列為“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提高城鄉居民的防震減災意識。

(二)明確地震重點監視區,實行全面防御。一帶是省今后1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防震減災重點工作區重點監視防御區內的縣

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市、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有關規定。使區域內的中心城鎮在年前具備抗御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進而推動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目標的實現。

(三)完善地震監測臺網。保證配套資金按時、足額到位,落實項目建設條件,確保項目按時完成。要改造、完善全市地震臺網觀測條件,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保證我市地震監測臺網充分發揮防震減災效益。

(四)推進“三網一員建設。積極推進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和地震知識宣傳網的三網建設。重點監視防御區要把“三網覆蓋到村,并在鄉(鎮)政府設置兼職防震減災助理員、觀測員,其他縣(市、區)三網要覆蓋到鄉(鎮)逐步在全市形成縱到底、橫到邊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五)突出防御重點。充分考慮潛在地震危險性。期間,要完成城區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年以前完成重點監視區縣(市)城區的震害預測和地震小區劃工作;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要在年前完成中心城鎮的建筑物抗震性普查工作。要加強對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與監督,把抗震設防作為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論證、工程設計和施工審批的必備內容;對城鎮上游或位置重要的大型水庫和病險水庫、易燃易爆易泄漏有毒有害物質的重大建設工程、生命線工程及城鎮高層建筑、大型超市、體育場館、會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必須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和查險加固,使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要高度重視并盡快改變農村民居基本不設防的狀況,逐步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通過宣傳引導和政策扶持,提高村民的居住安全水平;要認真抓好各級各類危、舊校舍的改造和加固,增強其抗震能力。

(六)抓好救援救助準備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重視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和修訂,重視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災情速報系統、應急救災基礎數據庫系統的建設,明確應急工作程序、分級管理職責和協調聯動機制,做到臨“震不亂、決策科學、行動迅速、處置有力。有條件的地方,要結合廣場、綠地、公園等建設逐步落實地震避險場所,配置必要的避險救生設施;要組織動員社會公眾,發展救援志愿者隊伍,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壯大地震災害救助力量;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災害保險、社會捐贈相結合的多渠道災后恢復重建與救助補償機制。

四、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

列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各級政府要把防震減災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堅持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事權,健全工作體系和法規體系,依法履行管理職責;要加強防震減災指揮機構建設,充實力量、協調工作,切實保證防震減災管理責任得到落實;要逐年增加防震減災事業投入,不斷提高綜合防震減災能力。政府各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形成防震減災工作合力。地震部門要繼續做好地震監測、震情預報和抗震設防管理等工作,及時向政府和相關部門通報情況,按規定逐步向社會震情、災情、趨勢以及救災工作等相關信息,使群眾了解所在地區的地震危險程度,采取相應的避險、防御措施;建設、規劃部門在重大項目審批時,要充分考慮工程的地震安全問題,按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嚴把設計審批和施工管理關;財政部門要落實防震減災工作經費及防震減災觀測員、助理員的崗位津貼,穩定群測群防隊伍;其他相關部門也要按照《市防震減災預案》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共同做好防震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