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郵政發展指導意見

時間:2022-03-02 09:01:00

導語:發改委郵政發展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改委郵政發展指導意見

一、將郵政業開展歸入全市經濟社會開展總體規劃

郵政業是國度主要的公用事業,郵政業的開展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當地公共效勞才能,各級人民當局要把郵政業作為鼓舞攙扶的重點行業,歸入公共效勞范疇,促進郵政遍及效勞均等化。要將郵政業開展歸入城鄉建立規劃、經濟社會開展規劃、文明設備建立規劃、交通運輸開展規劃、工業開展規劃和物流流暢開展規劃。各區縣和鄉(鎮)在制訂相關規劃時,也要將郵政業開展歸入相關規劃中。

二、加速郵政效勞設備建立

(一)完美城市建立配套郵政根底設備

在城市新區、開拓區、工業園區、貿易集中區、房屋區、高級院校和舊城區革新等規劃和建立時,要還規劃、建立與之配套的郵政根底設備,完成與建立項目一致規劃、一致設計、一致建立。各級疆土資本部分對郵政效勞網點依照公益事業用地處理劃撥用地手續,保證專地專用;城鎮革新、園區、小區設計生齒到達2萬人時,應規整齊處郵政效勞網點;城區生齒聚居地郵政網點間的設置間隔不該超越1.5公里,鄉村地域郵政網點規劃不超越15公里。在機場、車站、貿易集中區等活動生齒密集的區域應有郵政效勞網點的設置。在城市街道、小區和園區等,有通訊需求但達不到網點設置要求的區域,應包管有郵筒(箱)等郵政專用設備。城鄉情況衛生治理、住房城鄉規劃建立、文明新聞出書部分會同郵政部分在城區居民較為集中地段有方案、有步調地增設郵政報刊亭、閱報欄(櫥窗)等城市文明設備,并制定工夫表,做到已建城區結構合理,新建城區全掩蓋。民政部分、公安部分應在設置街(路、巷)、門(樓、戶)牌時增強與郵政部分的聯絡,嚴厲根據GB/T10001.1—2006《標記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局部:通用符號》、GB17733—2008《地名標記》的規則,依據郵政部分的需求對地名標記規劃標注郵政代碼信息。

(二)推進城市居民房屋信報箱建立

各級人民當局及市、區縣住房城鄉規劃建立等相關部分要依照國度規范或郵政行業規范仔細落實城鎮居民房屋設相信報箱的有關規則,將新建樓房設置郵政信報箱所需費用歸入建立項目總投資,并將郵政信報箱歸入民用房屋修建設計,執行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建立單元未依照國度規則的規范設相信報箱的,由郵政治理部分責令限日矯正;過期未矯正的,由郵政治理部分指定其他單元設相信報箱,所需費用由該居民樓的建立單元承當。已建成并投入運用的樓房未依照規則設置郵政信報箱的,由樓房產權人或許其托付的房屋小區治理單元擔任補建。郵政信報箱受司法維護,任何單元和小我不得隨意撤除,成心損毀。力爭到2012歲尾,全市城鎮新建房屋樓信報箱設置率到達100%,根本完成一戶一箱。

(三)鼎力展開郵政鄉村網點建立和郵政物流配送系統建立

各級人民當局將郵政企業作為當局效勞“三農”的成員單元,提拔為效勞“三農”的首要渠道之一,歸入涉農企業范圍。把郵政空白鄉鎮郵政局(所)、郵政物流配送中間、郵政三農效勞網點、村郵站建立歸入新鄉村建立總體規劃,與鄉村根底設備和情況建立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維護農人的根本通訊權益。銀監部分做好鄉村地域郵政儲蓄網點規劃,在新增、搬家、調整網點上賜與政策上最大限制的支撐,力爭完成網點跨鄉鎮、跨區(縣)調整。商務流暢治理部分要支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承載郵政營業,或許支撐有前提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與郵政三農效勞網點建立相連系,施行“一網多用”。在完美鄉鎮郵政網點結構的根底上,鼓舞和指導村民委員會以村為單元設立“村郵站”,區縣、鄉(鎮)人民當局要積極支撐村郵站處理郵政營業所需要的房子、設備、場地、經費等,擔任聘用和治理村郵站處理營業人員,村郵站也可以接納村集體經濟、多個行業部分出資共建的方法,發揚一站多能的效果。力爭到2013年,全市行政村“村郵站”建成率到達100%,個中具有物流分銷功用的“村郵站”到達30%。完美鄉村鄉郵送達治理形式,由鄉(鎮)人民當局牽頭,指定或委派相關人員擔任對該鄉鎮的郵政送達效勞任務進行監視和治理。

三、加大對郵政遍及效勞政策傾斜

(一)郵政效勞設備建立

郵政效勞根底設備建立用地,經依法同意可以劃撥方法供地。郵政企業按照城市建立規劃設置郵政信筒(箱)、報刊亭等郵政設備,免收城市路途占用費,工商部分免收郵政報刊亭工商治理費。郵政企業在工業園區、貿易集中區、房屋區和高級院校以借用、租賃等方法設置郵政效勞網點的,相關單元應積極支撐,恰當減免租賃、物業治理、占地(臨建)費用。對因城鎮規劃革新需求拆遷郵政局所、信箱、信筒或許其他郵政設備的,準則上在原地重建;確需異地重建的,要包管營業面積不削減、效勞規范不降低。重建費用由拆遷人承當。

(二)郵政遍及效勞運輸

開通郵政遍及效勞運輸車輛綠色通道,對標有“中國郵政”標識的運輸郵件的專用車輛,在執行郵件運輸、送達義務時,在不影響交通的狀況下,在暫時停靠、限行路段特批行駛,并優先放行。在處理相關通行證時,公安機關賜與積極支撐、協助和共同。

(三)郵政效勞“三農”

各級人民當局支撐郵政進入農資市場,明白郵政企業運營天資,完美政策攙扶機制:各級當局部分將郵政歸入涉農企業;工商行政治理部分簡化郵政連鎖運營企業的注銷注冊手續,對運營農藥、種子等農資的,按“答應運營項目”或“普通運營項目”分類注銷運營局限。對契合前提運營農資、化肥、日常用品、酒水等便利農人出產生涯的效勞項目,應賜與市場準入答應,對鄉村郵政支局和代辦所不按類別或產物獨自核發運營答應證;財務部分和商務部分依照現行政策精力賜與郵政效勞“三農”政策支撐,連系新鄉村建立對“三農分銷”、“村郵站”、區縣鄉(鎮)兩級郵政物流配送中間建立和運轉,在驗收及格后,依照現行政策賜與恰當補助;商務部分和郵政治理部分積極支撐郵政三農效勞網點拓展運營局限,有方案的建成集農資、農機耕具、郵政、電信、酒水、煙草等多類產物連鎖配送運營和農技、農情、耕耘信息的綜合性效勞網點。商務部分在對歸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的郵政企業加大攙扶力度的還,郵政企業也應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增強整合,做到優勢互補;農業部分、安監部分賜與強農惠農傾斜政策,對配送農資產物增強政策律例征詢和質量檢測效勞,普及農技常識;質監部分要鼎力支撐郵政企業的農資配送任務,并對配送農資產物實在增強政策律例征詢和質量檢測效勞;農業行政部分依法行政,標準農資市場次序,為郵政連鎖運營企業供應好的市場情況;稅務部分對郵政效勞“三農”要依照政策規則賜與支撐;鼎力開展鄉村物流連鎖運營形式,發改、財務、農業、交通等部分加大支撐力度,鼓舞郵政企業樹立“連鎖運營+配送到戶+科技效勞”的鄉村物流新系統,將郵政作為重點培養的連鎖運營龍頭企業,鼓舞和支撐郵政企業申報農業財產化物流龍頭企業,發揚其在鄉村地域物流配送主渠道的效果。

(四)郵政文明運動

各相關單元對郵政展開的送文明下鄉、送科技下鄉、送圖書下鄉以及文明進校園、社區等文明運動賜與支撐和指點。

(五)郵政市場治理

工商治理部分積極支撐郵政部分展開各類便民效勞營業,對郵政部分處理運營執照和運營答應相關手續優先處理。積極襲擊不合法處理函件和具有函件性質的寄遞行為,避免非郵企業進犯郵政企業的專營權,為郵政遍及效勞發明好的市場情況。

四、增強對郵政競爭性營業開展支撐

(一)郵政金融營業

銀監治理部分將郵政儲蓄銀行做為鄉村地域重點攙扶的貿易銀行,在網點建立、網點調整、營業創辦、系統建立、人員培訓等方面賜與政策上的支撐。充沛應用郵政儲蓄在鄉村地域的渠道優勢和品牌優勢,完成在2年內悉數二類網點均能創辦小額借款營業,財務部分要支撐郵政部分參加對農人的直接補助、公事員和教員工資等財務性資金署理發放營業,促使郵政儲蓄網點構成競爭優勢,更好地為“三農”效勞,為縣域經濟效勞。

(二)郵政速遞物流營業

商務部分連系我市物盛行業的開展規劃,將契合前提的郵政速遞物流列入全市重點攙扶培養的物流企業,相關部分在園區、開拓區郵政物流企業入駐、物流信息平臺建立等方面賜與政策支撐。發改、商務、疆土資本、住房城鄉規劃建立等部分對郵政物流倉儲和集散中間建立,在規劃、建立、地盤征用等方面賜與優先布置,對相關費用方面按有關規則賜與減免。

(三)郵政郵務類營業

各相關部分積極支撐郵政融入當地經濟建立而展開的“效勞當局、效勞‘三農’、效勞中小企業”計謀性任務,將其作為主要任務內容之一整合到本部分的任務目的治理系統中,使郵政郵務類營業在公共效勞系統中發揚應有的效果。各相關部分連系本部分任務實踐,以各類方式支撐郵政部分在全市各行業、企事業單元中積極推行具有進步前輩營銷理念的郵政數據庫營銷方法,以及以此為依托的、獨具特征的郵政信息傳達媒體,推行郵政信件、集郵、報刊等特性化、定制化效勞,推行為順應社會需求,為便民利民而展開起來的新型電子商務營業,如署理航空機票、綠卡短信、代收費等效勞。將郵政歸入城市信息化建立任務全體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