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消防實施意見
時間:2022-03-19 09:49:00
導語:全市消防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全市社會消防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推進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為我市“十二五”良好開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一、全面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
1、落實政府消防工作領導責任。各級政府要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建立完善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將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范疇;適時召開消防工作聯席會議,解決消防安全重大問題;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責任目標考核標準,適時組織檢查考評。
2、落實職能部門消防工作監管責任。各部門要切實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共同做好消防工作。財政部門要做好消防裝備、公共消防設施維護等經費預算安排;建設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中介服務機構落實消防工作職責情況的管理;民政、交通、農業等部門要將消防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步進行;消防、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加大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力度;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團體和新聞、廣電等部門要將消防知識納入培訓、宣傳內容;教育、衛生、商務、文化等部門要加強本行業、本系統所屬單位消防安全監管;各基層派出所要做好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督辦整改火災隱患。
3、落實社會單位消防工作主體責任。各單位要深入貫徹《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責任人、管理人和各崗位消防安全職責;落實建筑消防設施維護和消防控制室人員值班制度,科學編制應急預案,適時開展實戰演練,提高消防安全“四個能力”;鼓勵單位開展消防安全自我評估和人員密集場所向社會公開承諾消防安全;鼓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企業投保火災公眾責任險。
4、落實人民群眾對消防工作參與責任。各地要整合社會資源,把消防安全與文明創建、平安創建、新農村示范建設活動有機結合,實現社會協同、群防群治;充分發揮基層政權組織的作用,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檢查和宣傳教育等措施,推動消防安全自治;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對消防安全的知情權、監督權、投訴權和舉報權,營造人民群眾“重視、關注、支持、參與消防”的社會氛圍。
二、深化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5、加強城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要按照統一規劃、分級實施的原則,結合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將城鄉消防專項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優化城鎮消防安全布局,加快消防供水和消防通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年內,完成城區市政消火栓新建和維修任務,依法督促中石油公司對不符合消防安全布局的江口加油站進行整體搬遷;重大工程和大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設計要符合預防、處置突發災害事故的需要,合理布局緊急避難場所和救援通道場地。
6、加強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建設和裝備建設。按照國家規劃,年內公安消防部門必須配備壓縮空氣泡沫車、載液高噴車、重型泡沫水罐車和大功率遠程滅火消防車各1輛;落實公安部等七部門《深化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發展指導意見》,白洋鎮要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三寧化工要建立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專職消防隊;社區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保安聯防消防隊60%達標并投入執勤備戰;其它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鎮社區、農村村莊建立志愿消防隊,鼓勵發展民間消防組織,繼續招收事業編制消防員和合同制消防員,充實公安現役消防力量。
7、加大消防事業的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消防業務經費保障機制,切實加大消防經費投入,2012年消防業務經費總量同比增長10%以上;建立裝備建設、信息化建設、應急救援建設等專項經費保障機制,將裝備建設、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財政預算范圍,確保足額到位。
三、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8、推進消防管理服務創新。全面推行“以證管火、以房管火、以業管火”消防監督模式;依托政府門戶網站開通“消防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實行網絡化監督管理;深入推進以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高層地下建筑、在建工程為重點的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加強建筑消防設施治理,推動重點單位建筑消防設施年度檢測和電氣檢測工作;加大消防產品監督抽查和執法力度;加強火災多發季節、重大節慶和“建黨90周年”活動期間的火災防控工作。
9、推進重點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深化重點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提高單位消除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組織人員疏散和消防宣傳教育“四個能力”。持續推行重點單位內部檢查月報制度和消防控制室“256”規范化管理“兩項硬性制度”。綜合運用市場、行政和法律手段,推動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達到“組織制度規范化、標準懸掛統一化、設施器材標識化、重點部位警示化、檢查巡查常態化、培訓演練經常化”。組織消防安全明白人競賽,召開現場會推廣“四個能力”示范單位建設經驗,推動重點單位年內全部達標。
10、推進農村社區群防群治工作。在董市桂花村開展農村消防工作試點,確定村(居)委會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約,組織開展群眾性消防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綜治骨干作用,落實“十戶聯防”、“門棟關照”工作制度;強化孤寡、獨居、留守老人等特殊群體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居民住宅區物業管理單位要落實消防管理責任,定期開展防火檢查,整改消防火災隱患。
四、提高社會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11、完善應急救援制度。以健全應急救援機制體制為重點,建立應急指揮協調制度,規范應急救援行動中的力量調度、聯動響應等工作;建立預警和信息報告制度,規范預測預警、調查評估、信息報告、信息等工作;建立隊伍管理制度,規范應急救援隊伍值班備勤、人員編配等工作;建立資源管理制度,規范應急物資儲備、補給和運輸保障以及資金管理、民間參與危機救助等工作;建立培訓演練制度,規范教育訓練、綜合演練、危機應對演習、防災知識宣教等工作;建立預案管理制度,規范預案編制、審核、修訂等工作,努力提升社會應急救援合力。
12、加強應急救援力量。按照不少于45人的標準配齊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執勤人員,加強專業訓練,提升隊伍的專業救援水平;按照有穩定隊員、有基本裝備、有執勤場地、有保障經費、有管理制度的標準,強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涵蓋學科廣泛的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充分發揮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在突發事件處置決策中的技術支撐作用。
13、落實應急救援保障。完善應急救援財政扶持政策,以政府財政保障為主,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機制,保障隊伍、裝備、通信和物資儲備等建設需要;結合實際,積極引進新型、高效、實用型裝備,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合全部達標;整改民政、衛生、市政、交通、環保、供水、供電等部門應急救援裝備,建立專門的裝備物資儲備網點,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機制,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
五、提升消防工作社會化水平
14、深化全民消防宣傳教育。各鎮(街道)、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圍繞“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題,深化消防宣傳“六進”;開展“萬人消防安全知識大普及”和“消防志愿者走千家進萬戶”活動。推動黨校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培訓內容,組織開展農民工及村干部消防安全培訓,協調治安部門組織開展保安隊伍全員消防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家庭消防安全自查活動,提倡家庭自備并學會使用逃生自救器材;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和“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創建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逃生演練;各單位應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和逃生自救演練,確保全體員工懂本場所火災危險性、會報警、會滅火、會逃生。
15、深化消防安全“三提示”。進一步擴大“三提示”覆蓋面,鞏固“三提示”成果;推動社會單位根據自身特點開展“三提示”宣傳,提高從業人員及服務對象自防自救能力;緊密結合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通過“三提示”宣傳,提高單位“四個能力”,增強群眾法制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廣泛開展消防公益宣傳,借助傳媒機構、廣告公司和培訓機構開展消防宣傳教育。
16、深化消防職業技能教育。積極引導學校開設消防課程;全面推進消防安全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建立“培訓市場化、鑒定專業化、用人法制化”的運行機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管理人、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80%;加強對消防行業一般性崗位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質。
- 上一篇:國稅局黨委學習安排意見
- 下一篇:國稅機關干部培育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