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文化工程意見

時間:2022-03-26 06:57:00

導語:惠民文化工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惠民文化工程意見

為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豐富人民群眾社會文化生活,切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努力構建和諧,現就“惠民文化全覆蓋”工程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目的,構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備、服務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提高居民的認同感,著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的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

二、總體目標

緊緊圍繞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以社區文化為落腳點,以建設完善的文化設施為著力點,以打造“文化魅力”為突破口,以創建“全國文體示范區”為方向,以“人人享受健康快樂文化生活”為宗旨,通過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旅游文化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倡導一種全民參與、文明健康、時尚和諧的生活風尚。力爭用5年時間,把建設成為充滿生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良的文體強區。

三、主要任務

(一)把握先進文化方向

正處于新的發展時期,在今后5年內,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掀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區群眾文化創造活力,提高我區文化軟實力,把我區建成文化理念先進、文化氛圍濃烈的文化高地。

1、文化理念先進。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契機,以“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為方向,努力倡導“魅力、多彩文化、健康生活”文化理念。通過不斷創新文化宣傳手段,改進文化宣傳方法,改善居民文化生活習慣,積極引導居民享受健康、快樂的文化體育生活,確保廣大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

2、文化氛圍濃烈。堅持開展日?;顒印⑼怀鲋卮蠡顒?、配合專項活動、辦好特色活動的原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給能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項目和內容。逐步形成以現代都市文化為基礎,社區文化為依托,融社區文化、機關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等各類文化為一體的大文化格局,使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二)健全文化網絡體系

1、建立三級組織網絡

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文化組織網絡,形成以區文化部門為主導,區文化藝術中心為龍頭,街道文化活動中心為依托,社區文化活動室為網點的“金字塔式”文化陣地組織網絡。到年,規劃建立區文化藝術中心,每個街道都設立一個文化活動中心,每個社區做到“五個一”。(即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圖書閱覽室、一個健身場所、一個宣傳櫥窗、一個休閑小廣場)。

2、實施文體人才工程

一是要建立文化體育人才數據庫。挖掘和培養一批在文化體育中取得顯著業績、起到領軍作用的優秀人才,建設一支專業與業余相結合的文體隊伍,通過繁榮文化藝術創作,擴大的知名度。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對文體管理干部和群眾文體專業骨干進行文化素養培訓、專業知識培訓,以此提高我區公共文體服務隊伍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3、發展群眾文化團體

依托區文化藝術中心,成立藝術團,指導社區群眾成立秧歌、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美術、文學、書法、攝影和太極拳等業余文體團隊。到年,每個社區擁有3支以上的業余文化團隊。

(三)豐富群眾文體生活

精心組織開展大型節慶和群眾文體活動,打造群眾文體活動品牌,努力營造繽紛多彩的文化氛圍,實現“魅力文化融生活,繽紛體育近市民”目標。

1、大型文體活動

(1)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文體活動品牌。每年以“動感南昌,魅力”為主題,開展大型文體活動,如:大型歌舞、納涼節、汽車展、啤酒節、龍舟賽、萬人長跑等;

(2)利用文體場館優勢,每年開展電影節、音樂會、讀書節、運動會、文物、科技展覽等大型活動,以此擴大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營造出文化品位高層次、知識氛圍高水平的求知環境。

2、群眾文體活動

組織社區文藝業余團隊開展經常性群眾文體活動,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高潮”。在辦好每年一屆的“鄰居節”基礎上,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活動:

(1)百場電影進社區;

(2)全民讀書月;

(3)社區文化藝術節、老年藝術節;

(4)民工專場演出;

(5)社區體育運動會。

四、實施進度

(一)文化組織網絡

年,完成區文化藝術中心建設;

年,完成沙井街辦(紅角洲管理處)文化活動中心建設,80%社區文化活動室達標,每個社區都有健身路徑;

年,90%社區文化活動室達標;

年,所有社區文化活動室達標。

(二)群眾文體生活

年,群眾參與率在60%以上;年在70%以上;年在80%以上。

年,大型活動每年舉辦10場以上;年舉辦15場以上;年舉辦20場以上。

年,體育人口達到6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文化、財政、宣傳、規劃、城建、經貿、街道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工程的實施。各相關部門要站在“學習浙江經驗,建設魅力”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惠民文化全覆蓋”工程的重要性,統一思想,形成合力,確保各項目標的實現。

(二)加大投入。切實發揮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建立相應的文化發展專項基金。區財政逐年增加對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投入資金重點用于重大文體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特色藝術、獎勵有特殊貢獻的文化藝術人才。同時,街道和社區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集資投入的機制。

(三)加大宣傳。切實加大對各類文體活動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各類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科學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文體活動,營造和諧快樂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