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意見
時間:2022-03-31 02:47:00
導語: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就業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以下簡稱小額擔保貸款)是指經辦金融機構發放,由專門擔保機構或專項擔保基金提供擔保,用于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城鎮其它登記失業人員、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及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等就業再就業的貸款,以及經辦金融機構對新增就業崗位吸納上述就業再就業人員達到一定比例的勞動密集性小企業發放的貸款。小額擔保貸款是國家對創業者缺乏資金給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扶持,是實施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舉措。根據《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5號)和《湖北省就業再就業小額貸款實施辦法》(政辦發〔〕98號)文件精神,現就推動我縣小額擔保貸款,促進創業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貸款適用范圍。凡本縣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人員,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持有《失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城鎮各類登記失業人員以及失地農民和在本縣創業的農村勞動者,都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范圍。
二、貸款額度。個人申請小額擔保貸款額度不超過5萬元。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根據其實際招用符合貸款條件的就業再就業人員數量,合理確定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三、貸款期限。小額擔保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利用小額擔保貸款創業,信用良好,經營項目效益明顯的,貸款到期后經擔保機構審核同意,可辦理展期手續,展期時間不得超過1年。個人首次利用小額擔保貸款創業,且按期還款的,可再申請貸款一次,貸款期限不超過2年。
四、貼息范圍。對持有《優惠證》人員和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并從事微利項目的,由中央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展期及再次貸款不貼息。其他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以及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并從事微利項目的,由財政貼息50%(中央和本縣財政各承擔25%),展期及再次貸款不貼息。微利項目貼息標準按武銀〔〕23號文件執行。
五、反擔保范圍。縣內財政供養人員,經濟效益好的電力、電信等企業正式職工,醫生、律師以及垂直管理單位職工等有穩定收入群體納入個人信用擔保范圍。個人銀行定期存款單、企業法人以及固定資產經評估符合反擔保要求的,可提供反擔保。
六、建立協調和承辦工作機制。加強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辦落實,成立縣政府分管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領導為組長,縣政府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人行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建立由縣勞動保障部門牽頭,財政、人行及擔保機構、經辦金融機構等單位專人組成的聯合會審組,聯合會審組受理借款人申請。
七、明確部門職責。縣勞動保障部門協調擔保機構、經辦金融機構制定小額擔保貸款審批程序,推動工作開展,成立“鄖西縣創業指導中心”,具體承擔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對象的身份審核,參與經辦金融機構對貸款人的項目審查,以及小額擔保貸款有關事項的協調溝通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管理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制定小額擔保貸款資金管理辦法,按照規定范圍和比例核實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擔保基金保持在100萬元以上。人行負責督促和引導小額擔保貸款經辦金融機構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的各項政策,密切關注小額擔保貸款的實施動態,定期通報經辦金融機構的工作進展情況。承辦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的擔保機構、經辦金融機構按照國家和省、市小額擔保貸款的有關規定,制定貸款規程,按照擔保基金3—5倍的數額發放小額擔保貸款。不得擅自增加貸款審批條件,要從有利于借款人出發,在有效控制貸款風險的前提下,簡化程序,提高效率。
八、規范貸款辦理程序。借款人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持相關手續向本人所在的社區居委會或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申請人所在社區或村委會對借款人的情況進行調查,簽署意見后,于每月15日前將初審合格的借款人申請表報送勞動就業部門。勞動就業部門于每月20日(節假日順延),會同財政部門、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經辦金融機構相關人員對借款人申請項目進行審查,簽署聯合會審意見。凡聯合會審通過的,擔保機構應在3個工作日內出具擔保函。經辦金融機構自收到貸款擔保函之日起,于7個工作日辦理貸款。引入競爭機制。由縣人行牽頭,會同財政、勞動部門通過招標或協商指定的形式,確定2家以上經辦金融機構同時開辦小額擔保貸款業務,借款人可自行選擇經辦金融機構。
九、加強創業指導。創業指導中心要向社會廣泛征集適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業項目,及時組織專家進行項目評審,定期向社會創業項目。要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對創業人員在準備創業和開展創業期間,提供創業指導、培訓、咨詢服務;在創業人員經營過程中,組織專家開展跟蹤服務,幫助創業人員規范運作,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各社區及村委會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信用村,協助經辦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對創業人員的經營狀況開展跟蹤,督促借款人按期還款。
十、搞好創業政策宣傳。樹立創業典型,展現創業者風采,形成全社會支持創業、鼓勵創業、創業光榮的良好氛圍,引導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 上一篇:化學品安全生產綜治方案
- 下一篇:領導在六項機制調度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