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村各業機械化指導意見
時間:2022-04-23 05:20:00
導語:全市農村各業機械化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2012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高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更好地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農村各業機械化的重要意義
(一)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農業機械化涵蓋整個大農業的農、林、牧、副、漁的生產和產品加工、保鮮、貯運等領域的機械化。沒有農業機械化,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農業機械化是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農業生產由手工操作到機械化操作,帶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對提高勞動者生產技能和科學文化素質提出新要求,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和現代化重要標志。
(三)農業機械化是解放農村勞動力,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途徑。只有實現農業機械化,大幅度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才能實現農業的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才能幫助農村勞動力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促進第二、三產業發展,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從整體上提升農業的發展水平。
近年來,我市農機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市農機化綜合水平達到了76%,農機總動力達到123萬千瓦,農機資產總值達到8.8億元。拖拉機擁有量1.2萬臺,聯合收獲機2304部,各種配套機具3.43萬臺套。但是與農機化先進地區相比,依然存在差距,突出表現在:農村各業機械化發展相對不平衡,設施農業和經濟作物機械化明顯滯后;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東部鎮機械化水平明顯滯后;糧食機械化生產中,玉米機械化生產明顯滯后于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對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推進農村各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農業機械化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
二、明確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業結構戰略調整和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玉米機械化種植和收獲、養殖業、農副產品深加工、保鮮運輸機械化,為農業持續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提供保障。
(二)發展目標
全面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務水平,提升農機化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力爭2012年全市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77%。
(三)發展重點
1、推行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把保護性耕作與玉米聯合收獲、秸稈還田結合起來,推行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優化配置農機資源,提高機械利用率。
2、推進馬鈴薯生產機械化。圍繞實施農業部2012年馬鈴薯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抓好示范方建設,大力發展自主研發的小型收獲機械,普及以田園管理機為主要機型的耕作機械。
3、推進秸稈粉碎還田機械化。落實中央農機補貼政策,加大小麥、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的推廣力度。對去年未安裝和今年新購置的小麥收獲機械,應全部安裝秸稈粉碎還田機械。同時,積極鼓勵和扶持發展先進、適用的秸稈收儲機械,最大化的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三、全面提高農機作業管理水平
(一)抓好農機服務體系建設。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農機業務技能培訓,著力打造技能嫻熟的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業務精通的科技人才隊伍、素質全面的農機化管理人才隊伍。各鎮街要把農機站建設列為重點,保障其職能的正常發揮,為農機站集中精力發展農機化事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加快發展農機合作組織。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把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要方向,采取合理規劃、政策支持、資金注入等方式,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走向多樣化創建、規范化運營、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要結合實際制訂農機合作社發展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任務,研究制訂資金保障、示范推廣、人員培訓和指導服務等方面的扶持保障措施。
(三)加強農機安全管理。要強化農機安全源頭管理,在做好安全宣傳教育的前提下,著重提高農機的掛牌率、持證率和檢審率。要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努力提高農機安全生產監管水平。要本著穩定、鞏固、提高的原則,不斷加強農機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和基層安全管理組織建設,扎實開展農機執法行動、宣傳教育行動、隱患排查治理行動,確保農機安全。
四、落實各項政策投入
(一)加大對農村各業機械發展的投入。圍繞主要農作物和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加大農機化投入和示范推廣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農機補貼資金,用足用活農機補貼政策。2012年計劃爭取上級農機補貼資金1500萬元以上,重點補貼玉米收獲機,免耕播種機,深松機、馬鈴薯種收機械。同時,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如秸稈粉碎青貯養殖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機械、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機械納入2012年農機補貼的重點。對林果、水產養殖、畜牧、節水等機械也要根據實際給予補貼。要加大對東部鎮玉米機械直播、小麥免耕(機械化深松)播種、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和小麥機收秸稈粉碎還田的補貼力度。
(二)加大對保護性耕作的投入。支持鼓勵鎮街、村(居)、合作社、農機(土地承包)大戶建設小麥免耕播種示范區。2012年每個鎮街都要建設1個以上、且連片面積在200畝以上的保護性耕作示范方。對建設面積200畝以上的連片示范方,每個給予鎮街組織者3000元獎勵;示范方每增加100畝,獎勵增加1000元。
(三)加大對馬鈴薯生產機械化的投入。界河、龍陽、姜屯、大塢等馬鈴薯主產鎮要加大馬鈴薯生產機械引進研發、試驗示范和推廣培訓的投入。對種植區域有條件、有基礎、積極性高的農機協會、專業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在購機補貼上給予保證。對馬鈴薯機械化收獲面積200畝以上的連片示范方,每個給予鎮或組織者3000元獎勵;示范方每增加100畝,獎勵增加1000元。
(四)扶持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各鎮街要按照“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經營企業化、作業規模化、生產科技化”的要求扶持發展1至2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對符合“五化”標準要求的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擇優給予表彰獎勵。
以上各項扶持獎勵由各鎮街根據各自完成情況于2012年10月底之前向市農機服務中心提出驗收申請,由市農機服務中心與市財政局組成驗收組,共同考核驗收,確定獎勵對象和數量,報請市政府批準后給予獎勵。
五、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機械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把農業機械化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農業部門要指導搞好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積極推行區域化、標準化種植,為開展農機作業、大面積實施農機化新技術創造條件。發改、財政、科技、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單位要對社會效益好、增產增收效果顯著的農機化項目和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機服務產業化龍頭建設項目,在計劃、資金安排和項目立項上優先予以安排。公安、交通部門要積極開辟農機跨區作業“綠色通道”,對持有《跨區作業證》的跨區作業車輛和機械予以免費通行,維護農機跨區作業通行秩序。工商行政管理、質監等部門要支持農機部門搞好農機市場的規范化管理和農機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金融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為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民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提供信貸支持。石油供應單位要優先保證重要農時農機作業用油,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各級農機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調研,搞好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管理服務,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上一篇:郵政局員工管理工作制度
- 下一篇:綜治中心上年工作總結及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