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經局隊伍建設指導意見
時間:2022-04-26 04:04:00
導語:農經局隊伍建設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實施科技興農、人才興農戰略,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學用結合、素質優良、結構合理、運作高效的農技隊伍,為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現就進一步加強農技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時期進一步加強農技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我市通過責任農技推廣制度建設、基層農技推廣示范縣建設以及“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建立起以首席農技推廣專家為龍頭、農技指導員為骨干、責任農技員為基礎、社會化農技推廣人員為補充的四級聯動新型農技推廣體系,農業公共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從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來看,我市的農技隊伍還存在著隊伍不穩定、專業化程度不高、示范帶動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新形勢下,以新的理念加強農技隊伍建設,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已經迫在眉睫。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技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來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強農技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以基層農技推廣示范市縣和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充實強化市級、穩定提升鎮(街道)級、延伸完善村級農技隊伍,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加強農技隊伍建設。
(一)培養農業產業化帶頭人。在完善我市“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體系的基礎上,重點抓好責任農技推廣制度建設。繼續深入開展以責任制為核心,以首席農技推廣專家為龍頭、農技指導員為骨干、責任農技員為基礎、社會化農技推廣人員為補充的四級聯動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根據我市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狀況,培養和選聘農業產業化帶頭人即首席農技推廣專家。
(二)穩定提升基層農技隊伍素質。切實保證農技人員既在編又在崗,在崗農技人員的主要精力必須從事農技推廣工作。鎮(街道)等基層農技人員的換崗、借調、任免等,需征求市農業主管部門意見。
(三)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的示范帶頭作用。以村農技員為骨干,認定一批有專長、群眾認可的農業科技示范戶。建立由“土專家”、“田秀才”等組成的村級服務網絡。
(四)建立新引進技術人員鍛煉和實踐機制。凡新招進的市鎮(街道)的大中專技術人員,原則上要在基層農業企業、農技服務機構、規模經營大戶等進行為期1年的鍛煉。
三、加強農技隊伍建設的工作措施
(一)加強培訓。建立完善農技隊伍的知識更新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分期分批選送到省級及國家級科研院校進行培訓;市本級要組織好農技指導員和責任農技員的繼續教育培訓,要開展好農村實用人才的技術培訓。對現有基層農技人員中年齡在45歲以下、未達到農業類大專水平的,通過遠程教育等方式,力爭在2至3年內全部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同時選拔優秀農技人員進行農技推廣碩士研究生的深造培養。通過三年努力,全市基層農技人員農業類大專以上達80%以上,中級技術職稱達50%以上。
(二)加強技術創新團隊建設。探索與科研院校協作機制,鼓勵科研人員面向農業生產開展技術研究,促進科技集成和綜合運用。市財政安排專項經費用于農技推廣科研經費和科技示范經費。設立以首席農技推廣專家為骨干的產業發展專項科研經費。以首席農技推廣專家為核心,建立市各農業產業發展技術創新團隊,做好產業發展規劃、技術指導、政策參謀等工作。
(三)建立科技成果示范推廣機制。按照“市有專家指導組、鎮有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村有農業科技示范戶”的推廣機制,建立30個農業產業化科技示范基地,培育10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引進、試驗和示范推廣。
(四)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建立由主管部門、鎮(街道)和服務對象三方組成的績效考核機制,結合產業發展成果,每年對以首席農技推廣專家為主的農技指導員、責任農技員進行考核??己双@優秀的農技人員給予適當的獎勵,其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職稱評聘、項目支持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高校藝術生思政教育綜述
- 下一篇:彩繪畫像石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