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消費整治意見
時間:2022-04-27 06:11:00
導語:服務行業消費整治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實現縣強、民富、景美、人和的“太湖望縣、錦繡”新目標,打造文明和諧消費環境,防范預付式消費群體風險,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依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消費與安全年”主題活動,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整治規范的對象和重點行業
本次整治規范的對象是指具有自行發行且只在本單位消費的單用途預付卡的服務型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整治規范的重點包括健身(含瑜伽類)、美容美發(含美體瘦身類、護發類)、足浴(含保健按摩類)、服裝洗滌、桑拿等服務行業。
二、整治規范的重點內容
(一)整治規范無證無照預付式消費經營行為。按照“誰發證誰監管”的原則,由相關部門負責清理整治。對基本符合條件的無證無照經營戶督促其規范經營,對不符合條件的無證無照經營戶按規定予以取締。
(二)加強預付式消費行業自律教育。組建相關行業協會,拓展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建立預付式消費行業自律制度,建立預付式消費企業消費維權和聯絡員制度。
(三)規范預付式消費企業經營行為。全面推廣使用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合同示范文本,建立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自律制度、經營者承諾制度和經營臺帳制度,并做到有關制度公開上墻。
(四)建立預付式消費企業群體性事件應急機制。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都要建立相關預付式消費企業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并在第一時間向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五)探索建立預付式消費企業長效監管機制。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結合自身職能,進一步建立完善預付式消費企業長效監管制度,指導相關行業建立行業自律組織和自律制度,建立健全宣傳教育制度,加強對有關人員的教育培訓。
三、組織領導和職責分工
(一)組織領導
成立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次整治規范活動的組織協調。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工商局、商務局、衛生局、食品藥監局、公安局、人行、消保委有關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工商局。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也要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
(二)職責分工
1.縣工商局。主要負責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的日常工作,制訂《縣預付式消費合同(服務行業)》、《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規范指引》和《縣預付式消費經營單位(服務行業)消費維權自律制度》,聯合有關部門對無照經營戶依法進行查處和規范,依法查處虛假廣告宣傳、合同欺詐、使用(銷售)“三無產品”、假冒商標等違法行為,同時聯系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工作。
2.縣商務局。結合《商務部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商辦秩函〔2011〕876號)精神,嚴格執行“三項制度”,并負責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的行業規范和誠信自律工作。
3.縣衛生局。負責服務行業從事預付式消費企業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共服務場所的衛生安全監管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制定預付式消費服務的行業標準。
4.縣食品藥監局。負責服務行業從事預付式消費企業保健食品、藥品的規范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5.縣公安局。負責服務行業從事預付式消費企業的治安管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6.縣人行。負責督促銀行機構加強對預付式消費企業開設帳戶、資金使用的監管。
7.縣消保委。負責預付式消費糾紛的處理和調解工作;負責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建立預付式消費行業自律、規范服務的相關制度;負責預付式消費的消費調查、消費警示工作。
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對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行為加強規范管理工作;各鄉鎮(街道、園區),主要負責本轄區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充分認識開展本次整治規范活動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結合實際,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迅速開展。要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職能機構分工協作抓,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同時加強檢查督促,確保整治規范活動取得成效。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明確分管領導和聯絡員,并將名單于4月30日前上報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動員部署,調查摸底。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制定工作方案,廣泛動員部署,對所轄區域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經營戶開展實地調查,摸清情況,同時現場張貼《縣預付式消費經營單位(服務行業)消費維權自律制度》、《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規范指引》,發放《縣預付式消費合同(服務行業)》示范文本。各鄉鎮(街道、園區)要將調查摸底情況于6月底前上報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集中整治,依法規范。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將適時安排聯合檢查,各有關部門也要自行開展對相關行業的監督檢查。對于調查摸底和檢查中發現的無證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虛假宣傳、合同欺詐、使用(銷售)“三無產品”、假冒商標、問題保健品和化妝品等涉嫌違法行為,按照職能分工由相關部門督促整改或者依法查處。
(四)形成合力,長效監管。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開展對經營者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教育,指導督促經營者完善有關自律制度,探索建立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監督管理、風險防范和消費維權等長效機制,開展長效監管,最大限度杜絕重大隱患發生,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對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工作的指導,樹立形象,擴大影響。相關行業協會也應積極參與,積極做好會員單位的行業自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