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美麗鄉村建設意見
時間:2022-05-02 11:19:00
導語:縣委美麗鄉村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省委第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夯實生態文明基礎,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根據縣委、縣政府[2012]12號《關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的實施意見》,經開發區(街道)黨工委研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游富縣、科技興縣”戰略,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的要求,完善政策、健全機制、加大投入,大力實施村莊科學規劃工程、農村環境提升工程、農村產業富民工程、公共服務完善工程、農村綜合改革工程“五大工程”,整體推進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安康、生態文明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二、建設目標和任務
按照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總體部置,以農村和諧社會創建為基調,以“二路三區”(二路:上松線44省道、高速公路連接線;三區:城中片區、城東片區、城西片區)建設為內容,以經營村莊為理念,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創出精品、建出特色,努力實現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生活質量。開發區(街道)“美麗鄉村”創建以高速公路連接線區塊的深塘村、丁前村為重點精品區;上松線44省道上邵村、下邵村、村、金畈村、葉棋村為重點示范帶;內白線:為商住、農家樂發展優勢群,、為工業經濟發展優勢群為水果、蔬菜產業發展優勢群;為花卉產業發展優勢群;形成“美麗鄉村”建設中心區。
按照精品村建設要求,利用2年時間,把四個村建設成為“美麗鄉村”的精品村。其它村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計劃和要求利用5年時間分步實施。2011年建設重點等村,同時積極啟動其它村。
三、建設內容
堅持以村為基礎,發揮區域優勢和產業發展優勢,突出環境優美和產業發展兩大重點建設內容,實施四項提升工程:一是實施環境提升工程。推行村莊綠化、庭院美化工程計劃,實施村莊環境衛生保潔長效管理,實現村莊清潔優美;二是實施產業提升工程。高效農業實現品牌化、規模化,發展現代家庭工業、現代農業、農家樂、旅游休閑產業,突出產業發展是開發區(街道)創建“美麗鄉村”的一項主要內容和工作任務;三是實施服務提升工程。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水平,妥善處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利益矛盾,建設規范化的農村新社區,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和農村社會各類服務組織;四是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積極培育有文化、能娛樂,懂技術、能就業,會經營、能發展的新型農民,加強中心村莊建設,完善中心村的服務功能,促進供水、環衛、公交、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公共服務業的發展。
四、方法與步驟
1、建設步驟:根據開發區(街道)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實際,結合全縣創建目標和要求,開發區(街道)創建“美麗鄉村”分兩個層面展開。
第一層面:“4+6”一點兩線的模式。11年爭取完成四個村的創建,12年啟動口八個村創建,用兩年時間建成高速公路入城口“美麗鄉村”精品區。
第二層面:以高速公路入城口“美麗鄉村”精品區建設為示范,積極探索其他發展模式,圍繞工業園區建設、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城中村改造、拆遷安置區建設等,積極尋找各自的創建優勢,找準切入點,用5年時間,全面實現開發區(街道)“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2、工作方法:“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建設農村、改造農民的系統工程,是開發區(街道)當今和將來一個時期工作總抓手、大平臺,開發區(街道)成立“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親自抓,整合開發區(街道)農業農村工作力量,具體負責實施創建工作。按照創建的目標內容制定“美麗鄉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工作計劃,根據規劃制定工作日程,明確責任。創建村的黨支部、村委會工作精力都要集中到“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當中。年終認真做好“中國美麗鄉村”的考核驗收,以獎代補,根據考核結果給予創建村獎勵。
五、政策措施
1、突出項目,明確建設重點。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環境優勢、城市化發展優勢,在項目選擇上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①以經營村莊的理念,開展產業招商,引進休閑、文化娛樂等產業項目,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容,拓展農村發展的視野和優勢;②積極與農業、環保、交通、民政、水利、林業等部門對接,爭取各類基礎性建設項目支持,提高農業農村發展后勁;③利用農村水利、林業、交通、電網等幾十年基本建設的成果,加強基礎設施的治理、整合,尋找服務于農業、惠于農民、美化農村等基礎性建設項目,增強農村社會發展的優勢。積極主動與各有關部門加強聯系,開展項目申報、立項、實施、考核驗收,取得項目的資金支持。
2、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在開發區(街道)現有的支農、惠農資金保持不變的基礎上,今年對農業農村的扶持政策進行整合和完善,把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村莊整治、農村飲用水改造等政策進行整合,統一到開發區(街道)建設“美麗鄉村”扶持政策當中,與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扶持政策相配套。開發區(街道)根據縣年終考核合格后到村的以獎代補總額給予1:0.5配套獎勵。
3、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通過健全資產運行機制,促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積極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新途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落實好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后的留用地政策,大力推行“征地留用”由村集體統一規劃,統一開發,村組按股分紅,嘗試新的集體經濟管理模式。加大家庭工業、“農家樂”、老年養生、觀光農業、林業等農村休閑經濟產業的開發,對大力發展并取得明顯成效的村,開發區(街道)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
4、健全、完善融資機制。
在投資上,必須利用當地的地理、人文、環境和一直以來建成的農村基礎設施等自然和社會資源,以少量的投入來建設我們村莊、美化我們的環境、改進我們生活。在融資上,用足用好縣政府和有關部門投向“美麗鄉村”建設的有關激勵政策,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的熱情,大力組織和引導富裕農民、各界群眾支持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自助自愿投工投勞投資。利用項目引資,對主要村內商貿服務業項目、農家樂休閑項目、現代家庭工業集聚區項目以及農村宅基地改造項目等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項目,開展項目招商融資,籌措“美麗鄉村”建設資金。
- 上一篇:商行對企業融資風險評估思索
- 下一篇:縣政辦穩健貨幣政策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