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委聯系群眾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04 03:36:00
導語:鎮委聯系群眾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新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機制,深化和完善漁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豐富和拓展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延伸社區管理服務機制的一項全新的開創性工作。為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全面推向深入,根據市縣有關會議精神,鎮黨委決定,在全鎮各漁農村新型社區和城中村中開展黨員聯系群眾工作,并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落實“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務求實效”的要求,圍繞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目標,大力探索實踐黨員聯系群眾工作,以“黨員聯戶、黨群聯心、組織聯動”,創新組織管理服務網絡,提高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村中的先進作用,增強黨員責任意識,為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促進鎮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實施原則
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各新型社區、村的黨組織設置不同,黨員隊伍現狀不同,群眾素質和思想狀況不同,各社區、村要結合各自特點,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
二是堅持便于管理原則。建立黨員聯系群眾制度,逐步突破原有的基層組織設置和黨員學習教育管理方式的局限,就是要在新形勢下圍繞新情況、新問題,更注重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探索有效的黨員教育管理的新途徑、新形式,提高黨員素質,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三是堅持注重實效原則。要立足長效機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務求實效,使群眾從中真正感到滿意,防止搞形式主義,擺花架子。
四是堅持發揮作用原則。通過建立黨員聯戶制度,明確黨員聯戶的工作內容和職責,使黨員的責權利更加明確,發揮作用更為具體,要把黨員聯戶工作作為與群眾聯系、交流的平臺來建設,通過制訂并落實科學有效而又人性化的考核獎懲辦法,發揮激勵作用。
五是堅持自覺自愿原則。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是一項互動的工作機制,涉及到黨組織、黨員和群眾等多個方面,在具體確定黨員聯系對象時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黨員和群眾的意愿,按照自覺自愿的原則,合理確定聯系對象,使組織意圖與黨員群眾的意愿得到有機結合。
六是堅持統籌兼顧原則。黨員聯系群眾制度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堅持統籌兼顧,有機結合,把黨員聯系群眾制度融入到新型社區和村的各項工作中去。
七是堅持不斷創新原則。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既是黨的優良傳統,又是新形勢下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加強黨同群眾溝通聯系的有效載體。各社區、村黨組織要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只要是符合發展要求的,都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去實踐,不斷創出新的特色。
三、實施內容與形式
1、合理調整黨組織設置。根據各社區、村不同狀況,從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便于聯系及有利于作用發揮出發,積極探索改革傳統的組織設置模式,按照轄區內黨員就業分布、居住分布、群體特點合理調整黨組織設置,石馬岙等社區要打破原來的思維定式,及時理順區域內黨員組織關系,保證聯戶工作的長期性、穩定性和實效性。在此基礎上,規范各黨支部的黨小組設置,按照區域特點,堅持就近就便,便于聯系的原則,合理劃分黨小組,提高黨員的組織化管理程度。
2、充分發揮黨員作用。以“黨員聯戶”形式,開展黨員聯系群眾活動,明確黨員在開展宣傳教育、上門走訪座談、就業培訓聯系、幫助解決困難、收集社情民意、發現培養推薦入黨積極分子、維護社區穩定、弘揚文明新風等方面的聯系服務內容。一般以居住自然村、岙口附近為主,組織結對聯系,根據所在地群眾人數、黨員數量、黨員身體狀況等情況,合理確定每名黨員聯系群眾的人數,一般以每名黨員聯系10—20戶左右群眾為宜,每名聯系黨員年齡一般在70周歲以下,身體狀況能勝任聯系工作,由社區、村黨組織按照組織安排,劃分聯戶名單,自愿選擇的原則,經公示后確定。同時,實行聯戶動態,即時管理,即時了解群眾滿意程度,對不合適的,及時調整。使每個黨員成為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宣傳者;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幫助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服務者;社情民意的收集反饋者;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協調解決者;黨員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者。
3、切實提高組織化程度。通過黨組織設置調整,黨員聯戶構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網絡化管理體系。一是網絡的組織結構,構成三級黨組織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組織結構。鎮黨委是整個基層黨建系統的主導和核心;社區和未建立社區的村黨組織則是作為系統支撐的支點;系統內有序分布的是各黨支部和黨小組。二是社區、村內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網絡覆蓋,構成三層相連的縱橫向網絡框架:第一層是各黨支部,負責傳達貫徹落實上級黨委的各項政策、任務,第二層是以3—10名黨員組成的黨小組,作為黨員經常開展學習教育活動靈活設置的組織,第三層是各個黨小組內每個黨員聯系10—20戶左右家庭,作為聯系服務的具體落實者。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層級清晰的組織網絡體系。
4、加強聯系,暢通信息反饋渠道。黨員聯系制度的工作職能是具體的、發展的,內容是多樣的,要把群眾最關心的、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作為聯系服務的重點,實行“四級聯動”即:每位黨員將一月的聯戶情況、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反映給黨小組,黨小組應每月一次在黨員家中或黨支部活動室組織學習與活動,將各位黨員了解掌握的各種問題和情況向黨支部匯報,黨支部組織黨小組組長建立每月一次信息反饋制度,然后將匯總后的社情民意反饋到社區黨組織,社區、村黨組織建立每月一次的社情民意分析會,將各黨支部或黨小組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梳理、分類,逐項并及時答復,對事關全鎮的及時轉交到鎮黨委,鎮黨委對接收到的情況能解決的及時予以解決,不能解決的,作出說明和解釋,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鎮黨委建立黨員聯系群眾督查室,社區、村建立黨員聯系群眾督查組,將群眾反映的問題,落實的情況予以跟蹤督查,樹立黨員在群眾中的威信,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工作步驟
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工作具體分為三個步驟進行:
(一)調查摸底階段(11月1日至11月15日)
主要是組織調查研究,一是重點摸清社區、村黨員的年齡、身體狀況、現實表現、務工狀況、特長等情況,二是掌握社區、村內每戶群眾的戶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住址、經濟狀況、現實表現等情況。三是走訪了解黨員群眾的思想動態,征求黨員聯系群眾制度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認真研究制訂本社區、村具體工作方案。
(二)宣傳動員階段(11月16日至11月25日)
運用座談會、宣傳標語、宣傳手冊、動員會議、廣播電視媒體開展廣泛、深入細致的宣傳,宣傳好這項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組織開好社區內的黨組織和管委會成員會議、村兩委會、各黨支部會議、村民代表會、群眾座談會等,闡明開展這項工作的目的、意義、具體內容和方式,形成共識,成為社區、村黨員的自覺行動,營造社區群眾和村民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組織實施階段(11月26日至12月15日)
在調查摸底、宣傳動員的基礎上,要精心組織、集中精力、穩步推進。
1、建立黨小組。要加強調研,精心組織,各社區、村要結合各自特點,按照區域相近,就近就便,便于聯系的原則,合理劃分黨小組的區域,在召開各支部黨員座談會的基礎上,廣泛征求黨員意見,在形成一致意見的基礎上,建立黨小組,明確黨小組組長,規范黨小組活動。
2、確定聯戶對象。以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為原則,落實聯戶對象。要通過加強調研,梳理黨員詳細檔案和社區、村內群眾每戶狀況,按照黨小組的區域范圍,結合黨員分布情況,按黨員能力強弱、群眾居住人數、集散程度,確定黨員聯戶名單,并在社區、村范圍內進行公示,建立詳細的聯戶檔案。對年齡確實較大、身體狀況較差不能勝任聯系工作的暫不列入聯系戶工作。同時入黨積極分子和村民小組長參與聯戶工作,整合聯系力量,做為黨員聯系群眾工作的促進者,形成社區、村建設的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制度覆蓋和活動覆蓋,實現網絡全覆蓋。
3、分層實施,有序推進。一是及時召開各類層面的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進一步統一思想,圍繞“牽手黨旗下,情系千萬家,經濟發展你我他”這個主題,號召黨員報名參加共產黨員責任崗。二是適時召開社區、村全體黨員大會,簽訂黨員聯戶工作承諾書,明確黨員聯戶工作的職責和要求。三是集中組織黨員開展上門走訪聯戶群眾,并向群眾分發宣傳手冊和黨員聯戶卡。四是組織好黨支部和黨小組參加各類培訓,豐富黨員理論知識,增強黨員聯戶工作水平。
五、加強領導
1、要切實加強領導。當前在社區、村建立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它是社區、村黨員教育管理的新型模式,是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具體表現,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長效機制,是構建我鎮和諧社會的扎實基礎。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鎮黨委決定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開陽副組長:嚴向前成員:柳明胄、方磊、傅海峰、金建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方磊兼任辦公室主任,姜文登、韓自益、王國瑞、朱培華、許冬月、阮瑤瑤為辦公室成員。各社區、村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班子,落實工作責任制,確保精力到位,責任到位。
2、要廣泛深入宣傳。要運用各種形式,利用各種媒體,結合宣傳新型社區建設,向廣大群眾宣傳開展黨員聯戶工作的目的意義,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做到家喻戶曉,為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扎實的群眾基礎。
3、完善制度,注重實效。這項工作展開后,要堅持注重實效與構建長效機制相結合,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保證其實施的長效性和嚴肅性,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要加強對黨員聯戶工作的督查,及時認真辦理群眾所反映的必須解決的問題,完善鎮、社區、村二級督查體系,確保黨員聯戶工作取得實效。
- 上一篇:鎮委競爭上崗工作意見
- 下一篇:縣政辦政府性債務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