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1 05:24:00

導語:馬鈴薯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鈴薯生產工作意見

為全力推進中國西部馬鈴薯加工及種薯繁育基地工程建設,不斷提升我縣馬鈴薯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做大做強馬鈴薯支柱產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切實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根據我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實際,現提出2012年全縣馬鈴薯生產實施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堅定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馬鈴薯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來發展,制定了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優惠政策及一系列發展措施,大力推進產業發展,基地規模逐年擴大,產品質量穩步提升,流通體系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生產、加工、營銷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受經濟發展、市場機制、產業經營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我縣馬鈴薯單產水平和商品率不高,加工起步較晚,流通轉化不暢,發展潛力尚未充分挖掘;生產中還存在規模基地建設慢、訂單水平低、產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影響了產業健康發展。深入挖掘馬鈴薯生產潛力,推進馬鈴薯產業加快發展,對促進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鄉鎮、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發展馬鈴薯產業重要性的認識,堅定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強化政策及相關措施,突破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創新思路,更新觀念,及早謀劃,迅速行動,扎扎實實做好2012年馬鈴薯生產工作。

二、理清發展思路,切實推進馬鈴薯產業加快發展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發展生態經濟為統領,以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推進馬鈴薯產業化發展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科學規劃,突出重點,逐步擴大生產總體規模,加快提升產業整體實力。著力加強種薯供應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提高單產,提升品質;著力提高加工轉化能力,搞活產品流通,健全產業體系,延伸產業鏈條,全面提升馬鈴薯產業發展水平。堅持以政府推動為主導,以農民和企業為主體,以產業化經營為主要抓手,建立產業發展長效機制,以更大的力度、更堅定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全力推進馬鈴薯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目標任務:全年計劃種植馬鈴薯25萬畝,其中大西洋1.7萬畝、克新1.5萬畝(任務分配表附后);生產加工專用薯6.4萬噸。

三、強化措施,切實抓好馬鈴薯生產

(一)健全種薯體系,奠定良種基礎。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馬鈴薯種薯調運工作,及早行動,采取有效措施調運貯藏種薯。對調進的種薯,要發揮山體窖、氣調庫、農戶土窖三級貯藏體系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貯藏方式和辦法,克服一切困難,確保訂單品種科學貯藏。縣農委要在近期對縣內外馬鈴薯種子生產企業進行摸底調查,篩選確定有資質、信譽度高、實力強的種薯繁育企業為我縣供種企業,及時向各鄉鎮提供供種企業生產經營能力、供種數量及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各鄉鎮要根據縣農委確定的供種企業及提供的相關信息,自行聯系簽定種子供應合同,自行協商確定種子價格,自行確定調運、貯藏方式和時間,足額調運貯藏生產所需種薯。原則上不能調運商品薯,必須確保完成本縣種薯繁育企業大西洋、克新種薯調運任務,全力加快馬鈴薯良種推廣步伐。縣農委要成立種子質量監管組,適時對各鄉鎮調運種薯進行質量監測檢疫,督促鄉鎮調運貯藏優質種薯,并向各鄉鎮選派一名種子質量監管員,負責對各鄉鎮調運的種子嚴格登記、全程監控,確保各鄉鎮調入高質量的種薯,為馬鈴薯安全生產奠定基礎。

(二)優化生產布局,提高質量效益。各鄉鎮、有關部門要按照“規模種植、標準生產、加強服務、保證產量”的要求,不斷探索完善多種形式的馬鈴薯規模經營,建立規模生產基地,提高加工專用薯生產能力。鼓勵耕地水肥條件好、群眾積極性高的村組以合作社為主體,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積極引導縣內外種植大戶和企業,通過轉包、租賃、合作等形式集中土地,發展集約化、規范化生產基地;整合基本農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灌區改造、農機具補貼等農業基礎設施及馬鈴薯產業項目,在規模化生產基地實施,以項目建設促進基地發展。馬鈴薯加工企業要健全“龍頭+基地+農戶”的產業運行機制,完善企業與農戶誠信合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參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通過鄉村馬鈴薯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訂單,建立企業加工專用薯生產基地。通過發展規模基地,提高馬鈴薯生產集約化程度和抗風險能力,示范帶動馬鈴薯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三)完善物流體系,促進市場流通。農業部門要依托縣農業信息中心和鄉鎮政務網站,建立集政策咨詢、信息收集、市場分析預測、供求服務為一體的信息服務體系,及時、快捷、準確地馬鈴薯產加銷、科技市場等信息,指導馬鈴薯產業健康發展。訂單企業在馬鈴薯種植后,要早計劃、早部署,做好收購準備工作;馬鈴薯成熟后,要堅持便民、互利共贏原則,采取預約收購辦法,及時、有序收購訂單馬鈴薯,確保按訂單收購加工原料,不斷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支持流通企業和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建立集信息、物流、科技服務為一體的馬鈴薯專業市場。鼓勵種植運銷大戶、農民經紀人和各類中介組織參與馬鈴薯營銷,提高馬鈴薯商品率,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馬鈴薯市場體系。

(四)落實扶持政策,促進生產發展。各鄉鎮、有關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落實2012年馬鈴薯種植優惠政策,從種子調運、良種補貼等方面進行資金扶持,通過實施土地整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機具補貼等項目,提高馬鈴薯產業綜合生產能力。縣財政要積極預借種子調運款、及時發放良種補貼款;發改、財政、國土資源、水務、農業綜合開發等相關部門要整合項目,充分發揮項目支持生產作用,最大限度調動群眾種植積極性;水務部門要統籌安排,認真落實灌溉優惠政策,保障馬鈴薯生產;科技、農機、農技等部門要周密安排,選派技術骨干開展各類技術服務,推動馬鈴薯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加強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縣考核辦要把馬鈴薯種薯調運、生產及訂單交售量作為考核指標,納入2012年鄉鎮目標管理責任書,嚴格考核獎懲,促進產業發展。縣農委對馬鈴薯生產全程進行指導服務和督促檢查,為考核提供科學依據。對全面完成生產及交售任務的鄉鎮,縣委、縣政府將進行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交售任務、考核較差的鄉鎮,追究領導責任。

(六)強化領導服務,提供堅強保證。縣馬鈴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將生產基地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加強督促檢查,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協調解決實際困難;聯系鄉鎮的縣級領導要加強鄉鎮馬鈴薯生產基地的督促指導,確保生產任務落到實處。各鄉鎮、各職能部門和加工企業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馬鈴薯產業發展合力,確保生產穩定。各鄉鎮要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組織生產、推廣技術、提供信息及開拓市場方面的作用,引導有條件的村社和規模生產基地成立馬鈴薯產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要在鄉鎮設立服務點,選派專業技術人員與農業科技人員、鄉鎮工作人員和專業合作社骨干成員組成馬鈴薯生產服務隊開展服務。縣農委要加大科技推廣和服務力度,提高馬鈴薯生產科技水平。中小企業、商務、招商等部門要抓好招商引資,改善流通環境,加強產品營銷;科技部門要支持馬鈴薯科技進步,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科技攻關;農機部門要抓好適用農機具推廣,推進馬鈴薯生產機械化;工商、質監、農業等部門要加強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制定馬鈴薯綜合標準體系,建設規范化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支持馬鈴薯品牌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