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穩定就業局勢安排意見

時間:2022-06-29 09:17:15

導語:企業穩定就業局勢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穩定就業局勢安排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鼓勵困難企業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穩定就業局勢,根據魯勞社[2012]7號和煙勞社[2012]10號《關于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意見》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允許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以向市社會勞動保險事業處書面提出緩繳社會保險費申請,市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審核、匯總,經市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省政府批準執行。困難企業社會保險費緩繳執行期為2012年之內,同一企業2012年內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具體緩繳期限,由企業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簽訂緩繳和補繳協議時約定,并報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備案。經批準緩繳社會保險費期間,企業應當繼續按月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企業和職工繳費年限連續計算。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計收滯納金。緩繳期間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補齊個人賬戶資金后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

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按照國家和省、市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2012年內適當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費率。

1、適當降低失業保險、醫療保險費率。自2012年4月1日起,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做如下調整:失業保險降低50%,其中,企業繳費比例由2%降為1%,個人繳費比例由1%降為0.5%;基本醫療保險企業繳費由7%調整為6%,職工個人繳費比例不變。

2、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率不做調整。

三、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在確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按時足額支付失業保險待遇的前提下,經市政府同意,2012年度全市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安排一定的資金,對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薪酬等辦法穩定員工隊伍,并保證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困難企業,給予一定的社會保險補貼或崗位補貼。補貼執行期為2012年度內,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社會保險補貼標準參照就業資金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標準執行,崗位補貼標準參照失業保險金標準確定。上述兩項補貼,同一企業只能享受一項。已經享受緩繳社會保險費的企業不能同時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上述補貼由企業按月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并附穩定員工隊伍計劃措施和相關資料,由勞動保障部門會同經貿、財政等部門審核,報市勞動保障、經貿、財政等部門批準。崗位補貼資金按月劃入企業賬戶,社會保險補貼資金按月劃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賬戶。要嚴格基金使用的審批、撥付和監督檢查,市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對基金補貼的使用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確保基金按規定使用。

四、鼓勵困難企業通過開展在職培訓等方式穩定職工隊伍。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要確定培訓內容,擬定培訓目標,制定具體培訓計劃和大綱,編制經費預算,報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備案。培訓后經鑒定合格的所需資金按規定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凡按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并全部用于職工培訓的困難企業,由職工教育經費支付培訓費用不足部分,在嚴格標準和程序的前提下,可向當地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經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后,由就業專項資金予以適當支持。

五、采取積極措施穩定就業局勢。一是企業盡量不裁員。企業生產任務不足,可采取輪崗作業、待崗培訓等方式,減少工作時間,增加作業班次。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下降的企業,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可以適當降低職工工資;特別困難的企業,也可以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停產、半停產企業的待崗人員,經平等協商后可以按不低于最低工資的70%發放生活費,待經濟效益好轉后再及時恢復或提高工資標準。二是企業規范裁員。企業采取多種措施后仍然需要裁員的,要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一次裁員20人以上,或雖然不足20人但占職工人數的10%以上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三是企業依法裁員。企業規模裁員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的,應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做好職工安置、社會保險接續、失業保險待遇享受、再就業培訓等各項工作。困難企業規模裁員的,可以在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依法平等協商一致后,簽訂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經濟補償的協議。

六、困難企業認定。本《意見》所指“困難企業”,須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條件:受當前金融危機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已制定穩定就業崗位措施且沒有裁員或少裁員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及所在區域產業和環保政策的(國家限制的行業和企業除外),已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并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的。困難企業認定要充分考慮基金支付能力,要在突出重點、總量控制、動態監管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困難企業的范圍、數量、比例。具體認定工作由勞動保障會同財政、經貿等部門負責。各集團公司、各用人單位要切實貫徹落實好有關政策規定,確保政策實施效果。貫徹落實本《意見》的情況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向市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