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工委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17 06:35:20
導語:街道工委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根據省、市、區有關工作要求和具體部署,結合我辦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全運”的中心工作,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建立優良秩序、培育優質服務、建設優美環境,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公共文明程度,為“金融商務、潔凈宜居、文明和諧”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二、主要任務
1、金融商務品牌創建行動。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把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加快建設金融商務的決策部署上來,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拓展載體資源,優化發展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為金融商務建設營造濃厚的思想輿論氛圍,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2、潔凈宜居推進行動。良好的環境能夠教育人、感化人,影響市民群眾的具體行為。優美的生活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規范市民行為、提高居民素質的重要保障。各部門、各單位要堅定不移地把城市建設管理作為造福群眾、支撐發展、迎接全運的重要舉措,不斷強化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高標準、高水平、高效率地推進城市建設管理的各項工作,為市民講文明、樹新風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用優美的生活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規范引導市民群眾的行為,在改善環境中提升人的道德思想境界,在塑造城市形象中樹立人的精神,不斷提高市民的整體素質。
3、公共文明建設提升行動。加強市民教育培訓,利用文明市民學校、理論下基層、專家學者進村居以及遠程教育網絡等方式,擴大教育覆蓋面,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增強省城意識、法規意識、家園意識、環保意識,在出行、購物、游覽、養犬、社交禮儀等方面,自覺遵守市民文明公約和“十不”行為規范,人人爭做文明市民,樹立泉城市民的良好形象。
4、“迎全運”社會氛圍營造行動。抓好迎全運社會動員宣傳工作,利用各種會議、黑板報、宣傳欄、文化墻、宣傳材料等形式,分階段、有重點地向市民群眾宣傳介紹舉辦全運的重要意義、相關知識、工作規劃、工作進展和需求信息等內容,擴大信息覆蓋面,提高公眾知曉率,增強社會動員能力,做到聲勢大、動員廣、熱情高,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群眾對全運的認識,形成全民關心、全民支持、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5、鄉風文明提升行動。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農民學校、文化大院、遠程教育、廣播電視、農民書屋和互聯網等陣地,以《泉城文明市民讀本》為基本教材,對廣大干部群眾進行黨的惠民政策、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文明禮儀和富民實用技術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特別是要結合鄉村文化向城市文化、村民向市民轉變的客觀實際,對居民進行思想道德、文明禮儀等培訓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進一步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以整治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作為重點,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整治結合、治標和治本結合、條條和塊塊結合等形式,清除柴草堆、糞堆、垃圾堆等“三大堆”,杜絕亂燒秸稈等現象。
6、文明模范引領行動。充分發揮好文明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宣傳各類文明先進的典型事跡和崇高精神,不斷擴大典型的影響力、覆蓋面,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價值理念,以群體效應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真正發揮好他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關愛先進、爭做先進的文明風尚。
7、未成年人關愛行動。認真貫徹中央8號文件精神,深化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工作格局,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在全市各中小學校繼續深化“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和“六個一”道德實踐活動;堅持開展“十優秀”創建活動,健全完善創建工作機制,推進“十優秀”創建活動可持續發展。以2009年全省進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為契機,分解工作任務,明確目標責任,對不達標指標,集中力量,破解難題,促進工作上水平。要特別關心留守、流動、流浪兒童,在社區和有條件的農村建立相應組織,完善工作機制,為留守、流動、流浪兒童提供上學、娛樂等便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具體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各總支、支部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列入工作日程,按照黨工委的安排部署,制定切實可行的精神文明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目標,完善機制,落實責任,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要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出動宣傳車、村內廣播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宣傳力度,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來,切實營造“人人關心、共同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加強檢查調度。黨工委將定期不定期地對各單位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檢查調度,各總支、支部要堅持定期進行自查,及時發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確保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努力推進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
- 上一篇:街道基層組織建設意見
- 下一篇:街道廉政文化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