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信局穩控與安保意見
時間:2022-07-19 06:45:41
導語:經信局穩控與安保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中共縣委政法委員會、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縣公安局<關于深入實施“平安全運工程”,切實維護十一運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要求,結合經貿系統實際,現就進一步做好全縣十一運期間的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以確保十一運會絕對安全,萬無一失為工作目標,深入實施“平安全運工程”,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整體聯動”,“以面保點、以點促面”,“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
層分解落實十一運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領導責任和部門責任,突出抓好所屬企業重點人的穩控,重點事的化解,重點物品的管理,重點場所的看護等措施,切實建立起“社會參與,全民覆蓋,縱向到底
,橫向到邊,無縫對接,不留死角”的十一運會穩控與安保工作體系和機制,確保全系統不發生影響十一運安全的重大政治事件,不發生暴力恐怖事件,不發生造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不發生
影響惡劣的群體性事件,為十一運安全順利的舉辦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任務和責任主體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安全第一、預防為先”的思路,明確重點人員、重點事項、重點部位、重點物品管控主體和責任,分工負責、分兵把口、分級負責、齊抓共
管,確保全縣社會大局的持續穩定。
(一)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控,強化對重點事項的化解,確保底數清、情況明、管控嚴密、化解及時。要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整體聯動、齊抓共管”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引發、誰負責、誰
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堅持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和萌芽階段,堅決將重點人和重點事穩控在當地,化解在基層,絕不能因漏管失控和化解不力在全運會期間引發事端、影響社會穩定和全運安全順利
進行。
1、“”等邪教人員。我們要求有等邪教人員的企業采取企業負責人,幫教干部“四包一”的措施,逐人落實管控責任,嚴格日常教育和監控。
2、重點上訪群體和上訪人員。對全系統所屬企業進行信訪、矛盾糾紛排查,澄清底數,落實專人,強化責任,扎實落實化解穩控等措施。對老上訪戶、纏訪鬧訪人員、軍轉干部由所在單位做好穩控工作
,落實責任,確保24小時不失控,并負責做好信訪接待、政策宣傳、教育疏導、調處化解工作。
3、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不穩定因素、矛盾糾紛。對企業破產重組方面的矛盾糾紛,我們負責做好政策宣傳、教育引導、接訪處置等措施,必要時派駐穩控工作組,全力做好穩定工作。
(二)加強對重點部位的巡邏看護,確保防范嚴密,萬無一失。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認真落實《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的
要求,建立起點、線、面結合,全方位、多層次、無縫隙的重點要害部位防范機制。各企業要嚴格落實安保領導負責制和安保崗位責任制,固定專門力量,落實守護人員實名制,制作防控網絡圖,加強
對加壓站、調壓站、水廠(水庫)等要害部位24小時實施實名制守衛看護和網格化管理,定崗、定人、定則,切實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
(三)加強對重點物品的管理,確保責任落實、管控到位、不使一物一件流入社會。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以條為主,強化監督。嚴格落實生產、存儲、銷
售、運輸、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確保不發生問題。
1、爆炸危險物品。生產、經營、使用、運輸、銷售、存儲、爆炸危險物品的各類企業單位,負責爆炸危險物品的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領導負責制和部門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堵塞管理漏洞。嚴防發生問
題。
2、劇毒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運輸、銷售、儲存劇毒化學品的各類企業、單位,負責劇毒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銷售實名制,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和部門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堵塞管理漏洞
。
3、生化危險品。對生物化學制劑、放射性物品、傳染病原體等生化危險品,各企業要落實安全看管責任制,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堅決防止托管失控。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情報信息搜集預警。各企業要嚴格落實“情況要全面掌握、信息要及時準確、反應要快節靈敏、傳報要迅速高效’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能,廣辟信息來源,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的信
息網絡,健全情報信息搜集匯總機制、分析研判機制、超前預警機制,為十一運社會穩控與安全保衛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情報信息支撐。要切實加強對涉恐涉暴信息的搜集、匯總和研判,及時發現和掌握
恐怖活動動向,有針對性的采取應對措施,嚴防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進一步完善工作預案,保持足夠的機動力量,做到人員、車輛、裝備等全部到位,確保一旦發生問題,能夠迅速、妥善的予以處置。
(二)深入開展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各企業要建立重大決策,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穩定風險預判評估論證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類社會矛盾的發生。從現在開始到10月份,要深入開展矛盾
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嚴格落實滾動排查、就地化解、疏導教育、跟蹤管控等工作措施,全力做好本單位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急事急辦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動化解一批。對涉及重點人、
重點事、重點越級上訪和重復上訪的矛盾糾紛,要實行領導包案,明確專抓領導,逐案制定化解方案,堅決穩控在當地。
(三)全力消除安全隱患。一是嚴格重點物品的管理。要加強對生產、存儲、運輸、運營、使用和各類危險物品的企業,反復開展全方位、地毯式安全大檢查,督促整改不安全隱患,嚴格落實管理看護
措施,嚴防丟失被盜案件的發生。對違反管理規定或針對民爆物品、劇毒危險化學品的違法犯罪活動,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時組織查處、打擊,消除隱患,保障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二是嚴格消
防安全監管。各企業以“防得住、打得贏、保安全”為目標,以倉庫、車間、職工宿舍、食堂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等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部位為重點,進一步加大監管檢查力度,及時查找各類火災隱
患,確保安全。
四、組織領導
(一)健全領導和辦事機構,加強督導檢查。各企業要建立健全十一運神會穩控與安保工作領導機構和專門班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固定專門工作力量,全力推動本企業十一運社會穩
控與安保工作措施的落實,建立起“橫到邊不留死角、縱到底不留斷層,各方守土有責、共保平安全運”的責任體系和工作體系。
(二)廣泛進行社會動員,建立全民全力的工作格局。各企業要采取教育引導、責任促動、宣傳發動、檢查推動等辦法,積極組織廣大干部職工群眾開展治安隱患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各項社會穩
控與安保工作,形成人人參與的十一運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格局。對重點人、重點部位的穩控,要摸清重點人、重點部位的底數,制定本企業負責的重點部位、重點物品防控網絡圖,并建立專門機關和
群眾輔助力量相結合,定人、定崗、定則和有部署、有要求、有檢查和有獎懲的“三定四有”責任制,落實24小時全時空、全方位的治安防控措施。要強化十一運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經費器材保障,為
值班看護力量配齊夜間照明、個人防護等必須器材,提供飲水、就餐等保障,充分調動和激勵職工群眾參與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的積極性。
(三)加強情報報送和值班備勤,確保暢通高效。要切實加強全運期間的值守應急工作,落實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和“零報告”制度。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各企業領導班子成員要堅持輪流值班,隨時
掌握工作動態。對發生的重大案件、重大事件、重大事故等重要信息,要急事急報、特事特報,隨時報告,堅決防止遲報、漏報、瞞報、錯報等情況的發生,保證信息的準確暢通。
(四)密切協調配合,嚴格落實責任。各企業要真正把維護穩定作為硬任務,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全力抓好責任落實。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認真做好職責范圍內的
工作,又要強化整體意識,切實加強協調配合,努力形成統一指揮、整體聯動、運轉高效的社會面穩控與安保工作機制。要強化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全局觀念,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扯皮、踢皮球或推
卸責任。要嚴格落實情況通報、責任倒查、明察暗訪等工作制度。對領導不重視、人員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嚴密而導致重點矛盾化解處置、重點人員穩控、重點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不力的,進
行通報,并掛牌督辦,要把十一運社會穩控與安保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年度檢查考核,與領導干部、領導班子年度工作考評掛鉤。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導致發生影響社會大局
穩定和十一運安全的群體性事件、政治事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重點人員丟丑滋事事件的,將嚴格追究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為十一運會的圓滿舉辦
提供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經信局黨建指導意見
- 下一篇:經信局調度室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