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城進區行動意見

時間:2022-08-15 06:04:35

導語:企業退城進區行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退城進區行動意見

為加快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面推進“3588”工業振興計劃,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完善城市功能,促進工業合理布局,拓寬工業企業發展空間,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集中度,經市政府同意,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退城進區的目的和意義

(一)退城進區是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環境的客觀需要。實施退城進區,可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優化整體布局,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和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為中心城區發展服務業創造條件,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和城市繁榮。為“雙百雙宜”城市建設打下基礎。

(二)退城進區是企業壯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實施退城進區,可以置換資金,利用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更大的空間,破解老城區發展容量的限制,有利于實施技術改造,提升企業技術水平。

(三)退城進區是優化工業發展布局和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措施。實施退城進區,在加快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淘汰落后,有利于優化全市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提升產業層次。

(四)退城進區是促進企業集聚的有效途徑。實施退城進區,能夠引導企業按照專業分工實現有目的的集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園區,加速產業集聚,壯大優勢產業,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

二、退城進區的范圍和對象

(一)退城進區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等相關法律和規劃要求,退城進區范圍包括:202省道以東、龍山路以西,煤師院以南、劉橋礦鐵路專用線以北和縣市邊界以北(不包括紡織城、排水公司、輝克藥業等)。

(二)退城進區的對象。

1、根據《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居民聚居區內的污染工業企業,對居民生活產生較大影響、不適宜留在城區內進行生產活動的工業企業。

2、在城區內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為了做大做強主動提出搬遷申請的工業企業。

3、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現工業用地性質與規劃不符的工業企業。

三、退城進區的總體安排和操作辦法

(一)總體安排。

1、基本思路。“退城進區”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從內到外,從易到難,政府引導,企業實施,有序組織,分步搬遷”的原則,到2009年底,用兩年的時間逐步把各類工業企業從規定城區內搬出,進入經濟開發區或特色工業園區。

2、進度安排。2008年重點對象是已經做好各項搬遷準備工作,并在開發區或工業園區購置了土地的企業;2009年重點對象是規定城區內必須搬遷的其它企業。

(二)操作辦法。

1、凡列入退城進區范圍內的企業要制訂搬遷方案、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技術改造建設項目要做好搬遷費用預算,確定搬遷時間表,并向市經濟委員會提出申請。

2、市經濟委員會根據企業申請,組織財政、土地、規劃、環保等有關部門對搬遷方案進行評估論證,批準實施。

3、退城進區企業根據市經濟委員會的批復向市土地發展中心申請收儲。

4、工業用地收儲后,土地發展中心在二周內完成實地測量評估,并做好招拍掛的前期工作。

5、市國土資源局土地發展中心向市規劃局提出被收儲土地的再利用和規劃設計條件申請,市規劃局在一個月內做好規劃相關工作,市土地發展中心按規定組織擬出讓地塊的招、拍、掛。

6、自收儲并評估后,市財政局在三周內按土地評估價的40%價款,預先支付給企業作為搬遷費(企業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占用費)。市經濟委員會會同相關部門解決企業搬遷中的項目建設、資金撥付等問題,使企業搬遷工作按計劃實施。

7、土地交易契稅由受讓方承擔,土地交易手續費由搬遷企業和政府按比例承擔。

四、政策和措施

(一)土地收益分成政策。

1、在實施退城進區的規定時間內,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權的退城進區工業企業用地,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由市土地發展中心統一收儲,依法進行招拍掛,土地出讓總價款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根據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按成交總價款依以下比例標準分別給予補償。

2、根據國家政策,從土地出讓總價款中按規定比例提取業務費,收儲基金,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金、廉租房保障金和農發資金。上述資金提取后,從政府補償比例中予以補償。

3、企業用地被用于抵押的,補償費首先用于解除抵押。

4、對企業原有用地被規劃為公共設施用地的,按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給予補償。

5、2009年以后一律不再享受以上補貼。退城兌現政策的時間以市經濟委員會批準之日為準,相關退城進區企業應在一年內搬遷完畢,2010年底對列入計劃、搬遷沒完成的企業不再給予補貼,非企業原因造成的除外。

6、2007年度已批準退城進區的企業,其分配比例仍按原批準比例執行,其余政策按本意見執行。。

(二)用地供給政策。

1、優先安排用地指標。根據退城進區工業企業的用地計劃,要在每年省下達我市用地計劃的指標中,優先安排退城進區工業企業的用地指標。退城進區企業申請國土資源局收儲原使用土地的,可在園區內以協議出讓方式取得與原使用土地面積相當的土地。

2、規劃支持。所有退城進區的工業企業在原老城區內的工業用地,由規劃部門核定用地性質。若原企業工業用地被規劃為市政公共公益設施用地,由財政、國土、規劃等部門按照相關規定,結合企業實際,研究提出相應的補償標準,經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3、環保支持。對符合環保專項資金使用范圍的退城進區企業,積極爭取和優先安排國債資金及省市級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獎勵資金。

(三)工業園區支持政策。

1、退城進區企業、在保證原稅收基數不變的基礎上,新增部分享受進園區稅收優惠政策。

2、退城進區企業按照產業集聚發展要求到開發區、產業園區落戶的,退出區和落戶區5年內實現的新增稅收按5:5的比例分享。

(四)服務保障措施。

退城進區企業涉及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運輸的,由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規定和承諾,提供優質服務保障。為給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及時引導金融機構調整資金投向,加大對搬遷擴建項目等重大工業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

(五)限制措施。

1、對已列入市人民政府確定的搬遷改造計劃的工業企業,必須按期搬遷,否則依法限制其生產經營活動,直至關閉企業。

2、搬遷企業必須超前在開發區、工業園區購買生產用地,納入其發展規劃,擴大建設規模,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升企業競爭力。

3、市發改委、經委、規劃局、環保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不再辦理其在原址上的新建、擴建、重大技術改造工程等相關手續。

4、對于在退城進區區域范圍內進行工業生產活動,其使用的土地是租賃的,也要在規劃期內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