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技術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04 09:41:00

導語:區委技術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技術發展工作意見

為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以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推進農業和旅游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發揮技術標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全面提升我區產品和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區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我區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以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優勢技術領域和特色產業為突破口,以政府推動、社會參與、企業自主、市場引導為推進模式,加快建立靈活有效的技術標準戰略運行機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制訂,鼓勵企業研制創新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努力提高標準的總體水平和全社會的標準化意識,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林業現代化和服務業整體水平。

二、總體目標

到2012年,我區標準化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建立適應經濟建設和技術發展需要的標準化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為技術依托,中介服務機構為橋梁的標準研究、制定、實施體系;建立完善的標準實施監督體系;培養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標準化人才隊伍;建立先進的企業技術標準體系、農業標準體系、服務標準體系和林業等標準體系;加快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培育一批研制先進標準、采用先進標準的優勢企業群體,努力形成一批國內知名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一)工業方面

完成60%以上的大中型骨干企業標準體系建設;爭創“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4家以上,其中AAA級1家,AA級3家以上;新增采用國際標準3項以上;培訓工業標準化專業人員80名。

(二)農業方面

爭取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級農業標準1項,省級農業標準1-2項;制修訂市級農業技術規范3項以上。新建省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新辦農產品條碼10個以上,組織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以上,培訓農業標準化推廣人員50名以上。

(三)服務業方面

推進服務標準化工作,重點開展旅游、餐飲住宿、商貿等領域的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創建風景區、賓館、農家樂、商品超市、飯店、干洗店、理發店、農產品交易市場、儲蓄所服務標準化示范點若干家;推進服務業質量體系認證1家以上;培訓服務標準化推廣人員20名,以帶動我區服務業水平的提高。

(四)林業方面

圍繞實施名牌戰略,爭取建1個以上省級林業標準化示范區,示范面積1萬畝左右。

三、工作重點

(一)完善企業標準體系建設

工業企業要按照《企業標準體系(GB/T15496)》、《質量管理體系(GB/T19000)》、《環境管理體系(GB/T24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28000)(OHSAS18000)》等系列國家標準要求,繼續重點推動以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標準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積極推動名牌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及食品生產企業、高危行業企業、重點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

(二)加大農業標準化實施力度

今年,我區確立了重點做大做強四大農業基地(茶葉、蔬菜、白鵝、大麻),標準化工作要著眼于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抓好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產地認定及產品認證工作,大力創建國家、省、市級名優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力度,加快農業標準及規范制修訂步伐。重點在糧油、蠶桑、茶葉、蔬菜、畜禽、水產品養殖等領域完善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為主體,企業標準相配套,多種操作規程為補充,能夠覆蓋我區主導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標準體系。推動農業產業全過程標準化實施工作,強化農業標準化在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力中的橋梁作用,以農業標準化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積極拓展地理標志產品工作領域,組織申報制訂我區地理標志產品國家標準,建立和完善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體系。制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大皖西白鵝、大麻等申報地理標志產品的工作力度。

(四)加強服務標準化建設

在服務業開展標準化服務活動,創建標準化服務試點或示范單位。以旅游業為突破口,圍繞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抓好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以點帶面,促進我區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提升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

鼓勵企業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為支撐的企業標準體系。大中型企業用1—2年時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建立健全企業標準制修訂機制,特別是對企業的原材料、半成品、外購件、成品的技術標準定期進行清理,對不相適應的技術標準及時修訂或廢止,保證技術標準的先進性。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成立區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區政府辦、質監分局、科技局、發改委、財政局、經委、農委、商務局、旅游局、林業局、衛生局、環保局、安監局等單位有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全區標準化工作。建立技術標準通報制度和信息溝通制度,充分調動政府、企業和中介機構等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標準化戰略實施的合力。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質監分局,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二)加快技術標準人才隊伍建設

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標準化人才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充分發揮協會、學會和專業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大力培養各類標準化人才,形成一支與推進技術標準化工作相適應的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到2012年,標準化人才隊伍總人數力爭達到200人左右,基層骨干人才不少于30名。

(三)建立工作的激勵機制

建立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資金投入機制,安排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重點支持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形成的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的項目;對企事業單位組建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予以補助;對標準化工作獲得省市級以上認可的企業和農林業標準化示范項目等予以獎勵。具體獎補范圍及標準為:

1、成為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單位,獎補10萬元;成為全國標準化技術專業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的單位,獎補5萬元。

2、對于提出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補10萬元;對于提出國家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補6萬元;對于提出行業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或作為國家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補5萬元;對于提出省市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并作為主要起草單位的,獎補3萬元。

3、對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的企業,AAA級的獎補3萬元;AA級的獎補2萬元。

4、凡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林業標準化示范區的龍頭企業,驗收合格后分別獎補3萬元、2萬元、1萬元。

5、開展服務標準化試點并通過評估,一次性獎補2萬元。

6、采用國際標準并獲得標志證書,一次性獎補2萬元。

7、通過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一次性獎補1萬元。

(四)加大宣傳報道力度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開辟專刊、專欄、專題,普及標準化知識。加大對在標準研制和采標等方面涌現出的典型企業的宣傳力度,以點帶面,引導企業走標準化管理和質量效益型道路。組織好“世界標準日”、“科普日”、“科技周”、“質量月”等重要時段的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標準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