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體局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06 08:47:50

導語:文教體局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教體局工作意見

2014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的起始之年,也是全面實施《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關鍵節點。新的一年,全區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區委七屆六次全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總體部署,進一步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合理配置優質資源,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全面提升質量內涵,著力推動區域教育一體化和教育公平,使得我區教育結構更加優化、教育體制更具活力、教育質量更有保障、教育服務更富成效。

一、整合教育資源,優化布局調整

堅持統籌規劃,優化學校布局,加大建設力度和教育投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新辦學機制,優化管理模式,實施名校學辦分校,持續擴充優質資源,帶動新建學校發展,探索集團化辦學之路。實施名初中辦附小,發揮名校優質資源效應,帶動區域小學發展。強力推進規劃新建學校的建設力度,完成校舍安全工程1.6萬平方米任務,創建安全學校。

為落實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三年內實現西部街道普惠性幼兒園全覆蓋的整體目標,針對西部地區常住人口多,公辦園及小區配套幼兒園偏少的實際情況,擬采取兩項措施解決:一是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利用閑置校舍改建小學附屬幼兒園;二是抓住西部地區舊村改造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契機,采取多種形式介入小區配套幼兒園,以現有公辦省優質園為龍頭,新建分園,力爭三年內實現西部街道普惠性幼兒園全覆蓋。同時大力提升現有注冊幼兒園辦學水平,按照《省優質幼兒園評估標準》要求,加強對西部地區現有注冊幼兒園的硬件設施、教師隊伍等的建設,擴大現有普惠性幼兒園辦學規模,以加快西部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

二、推進三項工程,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1、創建教育現代化學校工程

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學校建設進程,確保中小學教學裝備水平全部達到省定I類標準,以建設好“三通兩平臺”為抓手,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數字資源班班通、學習空間人人通、教學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環境。積極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推進責任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的一流的現代化學校。力爭年底前,光榮巷小學等十八所學校通過省級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驗收。積極創建省特殊教育現代化學校,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全區教育整體實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2、打造品牌學校工程

為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按照《省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辦學標準》要求,持續打造少華、星光等6所品牌學校。大力實施四項工程,一是師資隊伍提升工程,二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三是校園建設提升工程四是學校裝備提升工程,文教體局按照《區品牌學校評估細則》和學校項目計劃書進行年度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創建成績突出的學校、校長、提請區委區政府予以重用、表彰獎勵。

3、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工程

繼續積極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學方向,加快建立區域內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作為蘇北唯一一家實驗區,全面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區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我區現有注冊園52家,省優質園41所,2014年我們將積極創建省優質幼兒園1到2所,使全區省優質幼兒園比例達80%。

三、抓好三項工作,提升辦學內涵品位

1、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規范學校辦學行為

全面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大作風整治力度,形成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以黨內民主帶動學校民主管理。深入推進廉政教育和校務公開,全力打造學校廉政文化品牌。通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辦學行為。加強行政行風建設,規范教育收費。2014年努力實現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零投訴”、“零案件”。

2、推進區域課堂教學改革,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新突破

大力實施“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行動計劃”,以點帶面,科學推進區域課堂教學改革,著力改變“學生被動、氛圍沉悶、效益不高”的傳統教學模式,探索富有活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教育目標。創新教研機制,努力構建“區域校本一體化”的教科研模式,強力推進微課研究和微格教研,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教師隊伍的課堂教學水平與能力,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新突破。改進美育及藝術教育,加強專職藝術教師的培訓,把美育寓于各門學科教學之中,相互滲透,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構建優質專業的教育人才隊伍

以《中小學(校長)教師專業發展標準》為依據,制訂教師五年一周期培訓規劃,以師德及專業技能為培訓重點,有計劃的實施新任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教師崗位培訓及校干崗位培訓。采取理論與實踐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打造全區校干及名優教師兩支隊伍。做亮“每月講堂”品牌培訓活動,提升培訓層次,提高培訓效果。積極籌建“區教師發展中心”,為全區教師專業發展搭建更高平臺。

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實施“健康惠民”工程

廣泛開展特色健身活動,積極采取“倡導+力推”的模式,在群眾中倡導“運動、健身、健康、快樂”的科學理念,針對不同人群特點普及推廣健身運動。完善“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的建設,給全區每個健身點安裝指示牌,并充分利用好轄區內的公園、游園、小區周邊的公共健身場地,實現健身站點全覆蓋。積極推進健身場所資源共享開放。積極協調轄區內大中專院校及中學體育場館假期向社會開放,爭取實現體育資源社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