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組織五個中心建設方案

時間:2022-09-27 09:09:26

導語:村黨組織五個中心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黨組織五個中心建設方案

為落實中央關于“基層組織建設年”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根據省市縣關于黨建工作項目化的有關要求,結合鎮情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縣委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精神,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努力開拓創新,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通過開展村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努力把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成為黨員活動中心、村民議事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文化娛樂中心,為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社會和諧”的幸福永寧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村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標準

(一)組織設置規范化,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基層組織班子

1.基層黨組織班子健全。實行“兩推一選”,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分工明確,領導核心作用發揮突出。進一步規范班子配備,總支一般為五人,分別設書記、副書記、紀檢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各一名,下設若干黨支部;支部一般為三人,分別設書記、紀檢委員、組宣委員各一名。村委班子依法依規民主選舉產生。“兩委”班子成員努力學習《黨章》和中央、省、市委關于加強黨的建設文件,認真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相關工作。

2.建立健全基層群團組織。完善婦代會工作機制,建立團組織,支部書記一般由組織委員(組宣委員)兼任,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關工小組組長一般由黨組織書記兼任。通過黨建帶婦建、黨建帶團建,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使群團組織工作成效明顯。

3.規范服務類組織設置。依托村級辦公場所,開辟活動陣地,建立便民服務站,推行民事代辦。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或村落社區理事會,下設若干事務服務性協會組織,進一步延伸基層組織觸角,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基層組織格局。

(二)隊伍建設規范化,建立一支爭創佳績的基層干部隊伍

1.提高村黨組織書記素質。通過在職學歷教育,使村黨組織書記普遍達到大專以上文化學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工作思路清晰,廉潔奉公,以身作則,在黨員和群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

2.規范發展黨員程序。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認真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培養、教育和考察工作,黨總支全年吸收入黨積極分子6名以上,發展黨員2名以上,黨支部全年吸收入黨積極分子3名以上,發展黨員1名以上。建立黨費臺帳,做好黨費的收繳工作,做到帳目清晰。

3.發揮黨員隊伍作用。堅持“”制度,定期組織黨員學習,提高黨員黨性修養和致富技能。采取建立黨員義工隊、黨員責任區、黨員結對幫扶等措施,發揮黨員隊伍作用。采取先鋒創績、評分定級等方式加強對黨員隊伍的管理。注重弘揚先進,督促后進。

4.逐步提高村組干部待遇。按照銅辦字[2011]26號文件要求,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基本報酬不少于800元/月,其他“兩委”干部按正職的70%確定。村民小組長基本工資每年800元,績效工資按不少于400元的標準發放。對符合條件的在職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按20-30%的比例評選出來的“優秀”副職村干部,辦理城鎮社會養老保險。

(三)組織活動規范化,健全一批工作制度

1.嚴格組織生活。認真執行“”制度,結合七一建黨、十一建國等紀念活動,每季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黨(總)支部委員會、每半個月至少召開一次黨小組會、每季度上一次黨課。堅持和完善黨員對標、黨員承諾、黨員踐諾、黨員評議、組織點評制度,定期開展黨員黨性自我剖析、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

2.村“兩委”決策民主。工作中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堅持民主集中制,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民主決策,黨建工作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終有總結。

3.黨員教育培訓經常化。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通過自學與舉辦培訓班、上黨課等形式,重點實施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村(居)黨組織書記(主任)培訓、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村“兩委”副職(后備干部、黨小組長)培訓、新黨員培訓等“五項”黨員教育培訓工程,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4.群眾性文化活動有序開展。配備一定數量的健身器材和娛樂設施,成立龍燈隊、武獅隊、十字繡協會、紅白喜事理事會、老年體育協會,每年的春節、元宵節、三八節、清明節、端午節、六一兒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組織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進一步凈化民情風俗,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

(四)陣地使用規范化,建成一批功能完備的黨建工作設施

1.辦公場所及設施完備。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建有“五室兩站兩欄”服務設施(五室即辦公室、黨員活動室、遠教室、圖書閱覽室和檔案室;兩站即村級便民服務站、計生服務站;兩欄即黨務村(居)務公開欄、綜合宣傳攔),做到標志明顯,辦公設施齊備,且有效利用。

2.黨員活動室布置規范。有“一旗一詞”(即黨旗和入黨誓詞),做到制度上墻,有“五好”黨組織創建目標、“”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干部聯系點(責任區)工作制度。

3.黨員遠程教育設施齊全。播放管理制度健全,播放人員職責明確,“兩薄一冊”詳細規范。每月至少開展1次以上黨員遠程教育,示范點每周至少收看2次以上,做到記錄詳實。

4.配套設施齊備。室外設立國旗升降臺,常年懸掛國旗,保持旗幟干凈整潔。規范宣傳欄設置,及時更新內容。保持院落清潔,美化綠化。室內有基層黨組織機構標志牌、村(居)委會標志牌;“創先爭優”宣傳欄、公開承諾內容;計生墻報等固定宣傳陣地有專人負責,欄目內容定期更新。

(五)保障投入規范化,建立基層黨組織活動經費保障機制

1.黨建工作經費。積極爭取鎮財政資金,整合各級黨建工作項目資金,加大對村本級黨組織、下屬黨小組、村落社區理事會活動經費的投入。

2.黨員活動經費。按照每名黨員100元的標準落實建黨紀念專項活動經費,每年七一前后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接受黨性教育。

3.群眾性文化活動經費。通過黨委支持、部門爭取、村級配套、設施出租、節目商演、群眾自籌等形式,多渠道增加活動經費,確保群眾性文化活動有序開展。

(六)管理機制規范化,建立健全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機制

1.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健全黨建工作機構,充實人員力量,形成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密切配合,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強考核獎懲,明確村級工作目標,獎優罰劣。

2.暢通群眾意見渠道。公開設置意見箱和熱線電話,每年發放一次群眾征求意見表,召開2次以上群眾意見征求座談會,針對征求的意見落實整改措施、責任人和整改時限。結合“進村入戶”活動,建立民情家訪、民情日記制度,深入黨員和困難群眾中進行走訪,幫助黨員和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3.建立服務群眾責任制。建立村干部聯系村民小組、聯系創業大戶、聯系困難黨員和群眾責任制,熟悉幫扶對象的基本情況;建立黨員服務承諾制,發揮黨員作用。

三、實施步驟

從2012年5月開始,到2013年12月底結束,時間為兩年。分為調查摸底、制定措施、工作落實和總結提高四個階段進行。

一是調查摸底階段(2012年5月)。認真進行調查摸底,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發放調查問卷與黨員群眾座談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全鎮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難,特別是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是制定措施階段(2012年6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標準,查缺補漏,針對存在的問題逐條擬寫改進和幫助措施,并明確責任分解表。

三是深入實施階段(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按照提出的措施進行組織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勇于創新,要充分學習和借鑒外地好經驗、好做法,抓好試點示范。

四是總結提升階段(2013年11月至12月)。做好階段性總結,形成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一定的聲勢和氛圍,為基層黨建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四、切實加強對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的領導

村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是一項探索性工作。各村黨組織要高度重視,把該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一是建立領導機構。鎮黨委成立以書記為組長;鎮長為第一副組長;黨委副書記、城區社區黨工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鎮長,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堅持分類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結合每個村(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指導。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思路、總結新經驗,積極培育一批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鋪開,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是加強督促檢查。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及時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切實幫助加以解決,狠抓工作落實,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