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業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07 10:20:32

導語:鄉鎮農業公共服務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農業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抓住全省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試點縣(市)的機遇,向改革要動力,進一步加強全市鄉鎮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業公共服務水平,整合現有農業公共服務資源,不斷探索和推進我市農業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創新。

二、目標任務

整合鄉鎮現有林業站、水利站、農技服務中心、農機服務中心、畜牧服務中心,組建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為鄉鎮管理為主、部門業務指導的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所需人員經費及辦公業務經費由市財政按核定的標準預算到鄉鎮,鄉鎮撥付到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全市核定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編制110名,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主任按副科級干部選配,編制內中心人員的職稱由相關市直部門評定、鄉鎮聘用,工齡連續計算。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在全市范圍內可適當交流。

新成立的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加掛原林業站、水利站、農技服務中心、農機服務中心、畜牧服務中心牌子,內設林業、水利、農技、農機、畜牧辦公室,負責對上的業務對接、項目爭取和對下的技術服務,形成設立一個中心、統一加強管理、人員相對固定、工作相對獨立、開展綜合服務的格局。通過組建農業公共服務中心,進一步解決農業公共服務后繼乏人、農業公共服務不到位、農安執法人員不具備身份、“以錢養事”人員退休后工資差距大等突出問題。

三、方法步驟

1.將現有10個鄉鎮(處)林業站的人員編制、職能劃入各鄉鎮(處)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統一管理。鑒于全市林業系統混崗問題突出,在這次組建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時,林業系統暫時按現有模式運行。

2.將現有10個鄉鎮(處)水利站的人員編制、職能劃入各鄉鎮處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核編19個,實有18人)統一管理。

3.將現有從事農技服務的44人、農機服務的18人等在職的66名(含文化中心4人)“以錢養事”人員通過統一考試考核,優先招錄納入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統一編制管理,辦理進編手續。在一年內即將退休的人員,可參照事業單位標準提前辦理退休手續。

4.將現有從事畜牧服務的10人、水利服務的14人、林業服務的20人等44名“以錢養事”人員繼續保留為“以錢養事”身份,納入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統一管理。

5.將現有各站、中心資產,由各鄉鎮(處)根據實際調整處理,現有4個農機服務中心資產,由市財政驗資后,按屬地原則劃歸鄉鎮使用。

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的組建,要求2013年9月底完成,10月份確保正常運行,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政策,制定工作方案(2013年9月2日-10日)

1.加強政策宣傳。各鄉鎮(處)、市直相關部門要深刻認識深化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組建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的重要意義,弄清有關政策,以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做好相關人員宣傳解釋工作,形成人人參與改革、個個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圍。

2.制定工作方案。市委編辦要制定好編制工作方案,將人員編制確定到鄉鎮,將職能職責確定到中心;市人社局要制定好招錄考試工作方案;市委組織部要做好人員招錄考核工作方案;市綜改辦要制定好經費預算方案;其他相關部門要制定好服務中心人員合理搭配分配方案,確保定編前先定崗。

第二階段:核編核崗,明確中心職責(2013年9月11日-20日)

1.核定鄉鎮編制。市委編辦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將全市110名編制核定到各鄉鎮(處)。市綜改辦根據各鄉鎮(處)核定的事業編制數和核崗的“以錢養事”人數,將經費預算到鄉鎮,從2013年10月開始執行。

2.明確中心職責。市委農辦、市委編辦根據市直相關部門提供的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職能建議,綜合各鄉鎮(處)的意見,由市委編辦行文明確到各個中心。

第三階段:考試考核,確定中心人員(2013年9月21日-30日)

由市人社局負責,對現有農技服務中心44人、農機服務中心18人包括文化服務中心4人做好招錄考試工作;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做好招錄考核工作;各鄉鎮(處)和市直相關部門全力做好配合,確保9月底以前人員全部到崗到位。

第四階段:建章立制,確保正常運轉(2013年10月上旬)

按照“鄉鎮管理為主、部門業務指導”的原則,各鄉鎮(處)要安排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并將職責明確到人;市直相關部門要指導各個鄉鎮服務中心建立業務工作制度;市委農辦要建立考核制度,形成中心考核到人、鄉鎮(處)考核到中心、市委農辦組織農口部門業務考核到鄉鎮(處)的考核機制。

四、組織領導

1.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這次改革順利進行,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順利組建,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副市長陳紅林、市長助理任副組長,市委組織部分管負責人、市委農辦、市委編辦、市綜改辦、市文化局、市人社局、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農機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各鄉鎮(處)也要成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

2.搞好組織協調。市委農辦要搞好工作統籌、組織協調;其他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確保工作方案科學合理,工作推進高效有序,中心組建穩定和諧,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的目標任務。

3.嚴明工作紀律。在深化農村綜合體制改革、組建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中,任何組織和個人不準違背市委、市政府的整體部署;不準以權謀私,暗箱操作;不準各行其是,干擾改革;不準違背政策,跨越紅線;不準突擊花錢,開支非服務性經費等。違者將追究單位和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