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制冷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方案
時間:2022-07-11 10:56:26
導語:涉氨制冷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近期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為依據,結合當前全國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及我省開展的安全生產“四大三基”行動,進一步推動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的落實,完善并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認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涉氨制冷企業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工作目標
在去年初步整治的的基礎上,全面深入開展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進一步摸清全市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實現“四個全覆蓋”,即:教育培訓全覆蓋、隱患排查全覆蓋、整改治理全覆蓋、督導檢查全覆蓋;做到“四個一批”,即:取締關閉一批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非法違法企業、停產停業整頓一批有較大隱患的企業、治理整改一批存在安全隱患但可以邊生產邊整改的企業、提升規范一批安全管理基礎較好的企業。
三、工作重點
(一)凡存在以下情形的涉氨制冷企業,一律依法取締關閉:
1、相關證照不全的。
2、停產整頓未驗收達標擅自恢復生產的。
3、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無法整改的。
4、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
(二)凡達不到以下要求的涉氨制冷企業,立即責令停產停業整改,經政府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生產經營:
1、冷庫及制冷系統應由具備冷庫工程設計、壓力管道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
2、包裝間、分割間、產品整理間等人員較多生產場所的空調系統嚴禁采用氨直接蒸發制冷系統。
3、液氨管線嚴禁通過有人員辦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4、氨制冷機房貯氨器等重要部位應安裝氨氣濃度檢測報警儀器,并與事故排風機自動開啟聯動。
5、按照規定對涉氨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并上報安監部門。
6、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應定期檢驗。
7、庫區及氨制冷機房和設備間(靠近貯氨器處)門外應按有關規定設置消防栓,應急通道保持暢通。
8、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冷庫,應登記建檔、定期檢測、評估、監控等。
(三)凡達不到以下要求的涉氨制冷企業,立即整改,限期完成
1、氨制冷機房貯氨器上方應設置水噴淋系統。
2、在廠區內顯著位置應設風向標。
3、壓力容器、非專業操作人員免進區域、關鍵操作部位等應設置安全標識。
4、作業現場應配置空氣呼吸器、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具和急救藥品。
5、按規定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將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的。
6、企業應建立健全并落實液氨使用的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7、涉及液氨制冷的特種作業人員,應取得相關特種作業操作證,持證上崗。
8、企業的從業人員應經過液氨使用管理及應急處置等有關安全知識的培訓。
9、企業應建立健全液氨泄漏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10、企業應建立設備管理檔案,并妥善保存。
(四)對達到上述要求但未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驗收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的企業,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組織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力爭規模企業在今年年底達標,規模以下企業在2015年底達標。
四、方法步驟
(一)宣傳發動、組織培訓(從現在起至4月下旬)。
1、按照《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技術指導書》要求,組織對轄區內的涉氨制冷企業進行一次回頭看,完善臺賬,明確工作責任。
2、制定本地區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深入企業宣傳液氨使用安全知識和有關安全法規標準,動員企業認真開展專項治理專項工作。
3、繼續組織轄區內涉氨制冷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負責人、安全部門和制冷車間負責人認真學習《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技術指導書》、《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10)、《冷庫安全規程》(GB28009-2011)和危險化學品使用管理、特種設備、消防管理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企業專項治理和安全標準化建設要求。
(二)排查隱患、治理整改(4月下旬至10月底)。
1、涉氨制冷企業按照相關法規標準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的《涉氨制冷企業安全自查自改表》(附件1)的要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或聘請專家開展隱患排查,對全體從業人員進行液氨使用管理及應急處置等有關安全知識培訓。
2、企業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管理缺陷,制定整治方案,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
3、各縣市區組織有關部門監管人員和專家深入企業,按照液氨使用的有關法規標準和專項治理的要求,幫助指導和推動企業落實全員安全培訓和自查自改工作。同時,按照《涉氨制冷企業執法檢查表》(附件2),進行全覆蓋的檢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三)檢查驗收、全面總結(11月)。
1、市、縣(市、區)安委辦組織專家對企業整治情況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市、縣(市、區)有關部門對專項治理檢查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并于2014年11月15日前將總結報告報送市安委會辦公室。
2、市安委辦匯總全市專項治理情況,并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
五、任務分工和責任落實
(一)安監部門:牽頭負責專項治理活動;檢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程制定落實情況;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制冷操作工專業培訓考核情況;安全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配備情況;新建企業安全條件審查或備案情況;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等。
(二)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對涉氨制冷企業的消防行政許可、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安全疏散、消防器材配備、水噴淋系統、食品加工間疏散通道標識及暢通情況、消防滅火、疏散應急預案和消防應急演練情況等消防安全工作進行檢查。
(三)質監部門:負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場內行車、氣瓶等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查,重點對使用的特種設備是否注冊登記,是否在檢驗的有效期內使用,是否有持證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壓力表、安全閥是否定期校驗,液氨閥門選型及材質是否適合,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是否建立、內容是否完善等進行檢查。
(四)畜牧水產部門:負責摸清涉氨使用企業(主要包括食品加工、蔬菜加工、水產品加工等各種液氨冷藏單位)底數,加強行業日常安全生產管理。
(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對涉氨制冷企業的設計、建設是否合法合規,現存的冷庫建筑能否繼續使用進行檢查;同時嚴格審查企業建設施工相關許可情況。
(六)工商部門:對檢查發現的無工商執照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依法予以取締關閉。
(七)各縣(市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明確責任,組織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切實做好轄區內涉氨制冷企業的專項整治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及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此次專項治理活動,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建立政府領導、協調聯動、聯合執法、社會監督、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分工,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抓好專項治理活動。
(二)堅持統籌兼顧。各縣(市區)及各有關部門要把本次專項治理作為今年“打非治違”和“四大三基”行動的重要內容,統籌部署,同步推進;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切實做到“四個全覆蓋”和“四個一批”。與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有機結合,不斷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三)強化責任落實。各地要在專項治理過程中,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縣鄉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全面建立涉氨制冷企業內部安全生產和隱患整改責任制。涉氨制冷企業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內部供、產、銷各個環節,主動抓好排查整改。
(四)完善應急機制。安監、消防、質監等相關部門要督促液氨制冷企業針對可能出現的事故風險,深刻吸取禽業有限公司“6•3”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教訓,編制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重點部位和重點設備的日常監控,維護完善消防設施和應急裝備,定期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演練,提高企業員工應急處置和自救能力。
- 上一篇:安監局行政執法工作安排
- 下一篇:鹽務局鹽政管理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