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災后倒房重建及災民生活安排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19 03:48:00
導語:市災后倒房重建及災民生活安排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我市遭受了近50年來最大的暴雨洪澇災害,全市各地普遍受災、損失嚴重。為切實做好全市災后倒房重建和災民生活安排工作,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力保障災民今冬明春的基本生活和按期完成倒房恢復重建工作為重點,實行救災與災后重建并重、恢復重建與新農村建設并舉,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統籌兼顧,狠抓落實,切實解決災民生產生活問題,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二)目標任務。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潔凈水喝、有病能醫;確保10月31日前完成倒房重建任務,保證災民安全過冬。
(三)基本原則。堅持“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災民自力更生為主、政府救濟扶持為輔”的原則;分級負責和地方為主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和突出重點的原則。
二、實施步驟和具體方法
(一)工作步驟
災后倒房重建及災民生活安排工作總體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8月1日至10月31日,以災后倒房重建為重點,同時進一步安排好特困災民的基本生活。第二階段: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2月28日,主要解決冬令期重災民的缺糧和缺衣被問題。第三階段:2008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主要解決春荒期的災民缺糧問題。
(二)倒房恢復重建
1、補助對象及標準。倒房恢復重建對象為因災造成的住房全倒戶和嚴重損壞戶。補助標準為:對烈軍屬、低保戶、重度殘疾戶,原則上按每間不低于1000元予以補助;對于有自救能力的倒房戶,原則上按每間不低于800元予以補助;對于按新農村建設要求重建房屋,并在10月25日前遷進新房的倒光戶,采取以獎代補方式,適當增加補助金;對于一般房損戶和附屬房屋倒塌戶原則上不予補助。
2、審批程序。災民倒房重建核定堅持“戶報、村評、鄉審、市批”的程序。具體為:本人申請;所在村(居)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村(居)民委員會審核上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初審;市民政局審批,并反饋各地以村為單位張榜公布。
3、資金撥付。倒房重建補助資金按重建進度分三次撥付,完成屋基建設后,撥付三分之一;房子封頂后撥付三分之一;完工入住后撥付三分之一。對不能按時完工入住的戶,最后一次(三分之一)補助金予以緩撥;對于不建房的倒光戶不予補助。
4、實施步驟。分四步進行:一是核實災情(8月1日至8月15日)。由市民政局統一制作調查表,各地組織力量,進村入戶核查,重點掌握房屋倒光戶、嚴重損壞戶情況;同時摸清家中儲存糧食全部損失戶、農作物(水產品專業養殖戶)全部絕收戶等情況,并建立災民檔案。核查結果以村(居)為單位張榜公布,市民政局組織專班隨機抽查。二是規劃定點(8月16日至8月31日)。因災造成危房確需重建的要經城建部門鑒定。各地要把災民倒房重建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征得群眾同意的基礎上,規劃興建災后新村。新村建設要科學選址,合理設計,量力而行,不搞不合實際的高標準建筑。重建戶原則上每戶建房3間,每間使用面積15至20平方米;房屋結構以磚、石為主,建房質量和標準達到當地中等以上水平。對于分散建房戶也要規劃選址,合理布局,禁止亂占濫建,禁止在易受災和災害多發地建房。三是組織實施(8月20日至10月25日)。倒房重建由受災戶自主興建,村、鎮通過落實優惠政策、組織幫工投勞等措施協助建設。對房屋倒光的分散供養五保戶,原則上由當地政府安排到福利院居住,其建房補助款直接下撥所在福利院,用于福利院建設。四是檢查驗收(10月26日至10月31日)。由市民政局組織力量,配合鄉鎮政府逐戶進行驗收,并寫出專題報告報市政府。
(三)災民生活安排
災民生活救助對象主要包括因災造成生活困難且無自救能力的缺糧戶、常年特困戶、困難優撫對象、農村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等,按程序審批。具體分三期組織實施:
1、臨救期(8月1日至10月31日)。根據災情核查情況,對房屋倒光戶和家中儲存糧食全部損失的災民予以臨時應急救助。對因房屋毀損無家可歸的災民,由當地政府妥善安置,對集中安置的要做好防暑降溫及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災民身體健康;對因災造成缺糧的災民,由市民政局按每人每天1斤大米的標準救濟口糧;對實施口糧救助后生活仍然特別困難的災民,由鄉鎮政府適時給予臨時救助(主要用于災民購買附屬生活用品),臨救資金從下撥的救災款中列支。
2、冬令期(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2月28日)。在11月15日前,各地按照市民政局統一制定的《災民冬令缺糧缺衣被調查表》、《災民春荒缺糧調查表》,組織力量,再次開展災民入戶核查,重點掌握災民特別是自救能力較弱的絕收戶、低保戶、五保戶的缺糧、缺衣被情況。然后依據鐘政辦發[2007]54號文件精神,按程序審批、分時段施救,確保災民安全過冬。一是搞好日常救助。市政府根據各地災情及困難程度審批救災款物分配計劃。救災款物以發放救災物資為主,發放現金為輔。救災物資由市民政局統一組織,確保質量合格、價格低廉,于2007年11月底前送往各地,由各地政府迅速組織分發到災民手中。市民政局、財政局要在市政府批準救災款分配計劃的2個工作日內下撥救災資金,各地政府必須在收到救災款的5個工作日內安排發放到災民手中。二是搞好節日救助。元旦、春節來臨之際,結合市委、市政府“愛心暖萬家”活動,由市民政局按照每戶5斤肉、5斤魚、5斤雞蛋的標準,為自救能力較弱的絕收戶、低保戶、五保戶準備節日救助物資,于2008年元月20日(農歷臘月13日)前運送各地。各地政府要在元月25日(農歷臘月18日)前發放到災民手中。同時要提前發放2008年第一季度城鄉低保金、優撫金。
3、春荒期(2008年3月1日至5月31日)。參照冬令期生活救助的日常方式,組織對災民實施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