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房重建工作方案
時間:2022-09-16 09:14:00
導語:倒房重建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落實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切實做好我區災民倒房重建工作,確保倒房群眾年底前全部搬入新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在核實、核準災民倒房情況的基礎上,著力解決五保戶、低保戶、相對貧困戶等政府重點救助對象的建房困難,按照省、市確定的倒房重建補助資金的原則、標準、管理規定及選址、質量、時間進度等要求,積極準備,盡快開工,抓緊施工,確保重建房屋的安全和質量,確保倒房群眾年底前全部搬入新居。
二、倒塌民房重建補助資金的原則、標準、籌措及撥付
1、倒塌民房重建資金補助原則。
根據國家“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生產自救、社會互助”的救災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五保戶、低保戶、相對貧困戶等政府重點救助對象的建房困難,兼顧一般倒房戶。
2、倒塌民房建房補助標準。
根據省、市確定的標準,將倒房戶區分為四類不同對象分別予以補助,即五保戶每戶按一間主房一間廚房安排建房,補助10000元;其它倒房戶,根據倒房情況,按“倒1間補1間、倒2間以上限補2間”的原則,以每間20平方米、每平方米420元、每間建筑成本8400元為基數,低保戶按70%補助,每間補助5880元;相對貧困戶按50%補助,每間補助4200元;一般倒房戶每間補助1500元。
3、建房補助資金的籌措。
五保戶、低保戶、相對貧困戶補助資金由省、市按照8:2分擔,其中市承擔的20%由市、區按5:5分擔。一般倒房戶的補助資金由省全部承擔。區配套資金部分由區政府解決。
4、建房補助資金的撥付。
這次建房仍采取“先建先補、不建不補”的辦法,對于建成并通過驗收的,優先撥付補助資金,未建戶、未通過驗收戶不予撥付。
三、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8月24—8月26日)。
區召開動員會,進行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與區直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提出明確要求。
鄉鎮召開動員會,制定方案,與職能部門和村簽訂責任書,明確包村干部。
2、前期準備階段(8月24日—8月31日)。
在前期核災的基礎上,進一步核實、核準倒房情況,確定建房戶數、間數,完成規劃和選址工作。
3、施工建設階段(9月1日—11月10日)。
9月底完成50%以上,10月底完成90%以上,11月10日前全面完成建房任務。
4、組織驗收階段(10月15日—11月30日)。
以戶為單位,建成一戶,驗收一戶,建檔一戶。
四、工作要求
1、務必對災區倒房重建工作予以高度重視
災區倒房重建涉及面廣,工作繁雜,群眾敏感,責任重大,區直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及各村民委員會,務必要予以高度重視,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鄉鎮是倒房重建的具體組織者,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層層分解任務,責任明確到人。鄉鎮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倒房重建工作,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好落實,每個村要明確一位鄉鎮干部包點。
要建立具體到戶的《災民建房臺賬》和周報制度,認真填寫《災民建房登記表》,建立建房檔案。建房檔案要做到一村一本,一個鄉鎮一冊。根據建房進度情況,認真填寫《災民建房工作進度表》,每周按時上報。
2、確保災區倒房重建的質量標準
本次重建房屋的建筑面積不少于每間20平方米,五保戶主房之外的廚房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建房質量,參照建設部門制定的農村居民安全居住用房標準,按照每平方米420元造價,對主體結構、地基寬度、墻體厚度、砌漿構成、內外墻粉刷、屋內水泥地平、屋檐高度等,要提出明確要求,確保重建房屋的安全和質量。
3、做好倒房重建的規劃和選址工作
倒房重建應盡量選擇高地,不得在低洼地帶、被洪水沖毀的村莊原地重建,不得在其它復雜地帶選擇建房。鄉鎮、村要積極幫助災民進行選址,協調好宅基地的調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尊重群眾意愿,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節約土地、防災避災的原則,進行集中建房。集中建房的,無總體規劃不得建設,無房屋設計、無公開招標不得施工。
在倒房重建的規劃和選址中,要盡可能體現“三個結合”的原則,即近期救災要與遠期減災安居工程建設相結合、與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與推進民生工程相結合。
4、認真做好倒房重建的驗收工作
倒房重建的驗收,由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建委、民政、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共同參與。建房驗收的內容包括:承建人、主材明細表、輔材明細表、竣工決算、竣工報告、倒房照片、新房照片等資料。驗收合格的新建房,鄉鎮要做到一戶一檔,以留存備查。
5、切實加強倒房資金的使用管理
區、鄉鎮均要建立建房資金專戶,專款專用,分級負責,分級管理,確保建房資金使用不出問題。集中連片建房資金原則上由鄉鎮統一掌握,統一組織建房,不直接發放到戶;分散建房資金一律通過涉農專戶,實行“一卡式”社會化發放,并制作一式兩份的花名冊,由補助對象簽名蓋章,一份由鄉鎮留存,一份報區民政局備案。建房中,要堅持民主、公開、公正,做到政策公開、對象公開、標準公開、補助資金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五、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災民倒房重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區成立災民倒房重建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