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必需品供應預案
時間:2022-12-27 04:09:00
導語:生活必需品供應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編制目的
為有效預防和及時消除我市因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引發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滿足我市居民在突發事件及救災過程中的基本生活需要,建立“集中領導、統一指揮、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提高應急管理能力,維護社會穩定。
第二條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商務部等15個部門制定的《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
第三條工作原則
生活必需品供應市場異常波動應急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人為本
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市場異常波動造成的危害,提高科學管理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人民群眾在應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依法規范
依法規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應急工作中的行為;依法行政,依法實施應急預案;依法補償或賠償因處置生活必需品供應市場異常波動事件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造成的損失。
(三)分工合作
根據預案和部門職責,處置市場供應突發事件,各成員單位依照歸口管理的原則,實行分工合作,積極應對,確保市場有序供給。
(四)平戰結合
建立重要商品儲備制度,確保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的應急需要。
第四條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因各種公共突發事件而引起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第二章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
第五條市場異常波動
本預案所稱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是指因各類公共突發事件而引起糧食、食用油、食鹽、蔬菜、方便面、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供求關系發生突變,在較大范圍內引起搶購,導致一類以上的商品價格一周內上漲30%以上或出現較大范圍的商品搶購、脫銷狀況。
第三章機構與職責
第六條組織領導
成立****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指揮部,由市政府分管商務工作的副市長任總指揮,市政府分管商務工作的副秘書長和市商務局局長為副總指揮,市委宣傳部、商務局、發改委、物價局、公安局、財政局、交通局、農林局、衛生局、工商局、質監局、經委、糧食局、供銷合作社、市場開發建設服務中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為成員。
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第七條指揮系統
指揮部負責對我市突發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應急處置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做出處置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的重大決策。
第八條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職責
市商務局:是全市突發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的日常管理機構,負責制定應急響應工作的具體方案,協調成員單位組織實施,并監督檢查落實情況;負責做好方便面、飲用水、食鹽等重要商品的儲備管理及市場調控,完善應急商品投放網絡建設,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部分重要商品的調入、儲備和市場供應;負責提請市政府同意,決定啟動或終止應急預案;負責做好與上級商務部門的聯系,并爭取政策;負責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的監測等。
市委宣傳部:做好新聞媒體的監督管理工作,按照有利于市場穩定的方式組織宣傳報道。
市物價局:負責應急期間的生活必需品及相關商品價格監測和分析,加強物價監督管理,依法查處惡意哄抬物價,擾亂物價秩序等價格違法行為。
市公安局:維護應急期間生活必需品供應的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及社會穩定。加強對倉儲、經營環境的保衛工作,預防并打擊哄搶、盜竊重要商品物資,搶砸商店,攔截貨源及惡意編造、散布謠言,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
市財政局:負責生活必需品儲備資金的預算安排和生活必需品應急保障資金的撥付、監管。
市交通局:積極組織運力,負責生活必需品運送車輛的調配和協調,實行應急期間生活必需品運輸車輛優先通行等特別通行管理。
市農林局:加強對蔬菜、水果等初級產品的監管和監測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市衛生局:加強對餐飲經營場所食品的衛生監督監測,防止并處理食品污染及危害人體建康的事件。
市工商局:負責規范應急期間企業的經營行為,加強市場商品質量的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市質監局:負責生產環節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和生產、流通環節的計量監督管理工作。
市經委:負責協調配置生產原料、動力等資源,緊急組織擴大生產。
市糧食局:按照《****市糧食供應應急預案》的規定,組織糧食、食用油的儲備和應急供應工作。
市市場開發建設服務中心:負責組織肉菜商品的應急采購、供應和質量安全。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開展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查處。
其它相關部門根據本部門職責配合各成員單位開展工作。
第四章市場波動的監測及報告
第九條常態監測
實行生活必需品日常狀態下的監測及報告制度。市商務局確定市內主要批發市場、綜合商場和超市為重點監測點,對市場運行動態進行監測和分析,保證信息準確、及時和暢通。發現并準確預報市場異常波動,力爭在第一時間內有效控制波動范圍。
第十條特別監測
指啟動緊急預案后,市物價局對市場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價格波動情況實行日報制度管理,及時、準確反映市場生活必需品的供需變化和價格走勢,并對未來一周的形勢做出客觀評估,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詳實依據。
第十一條市場異常波動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市政府和市商務局報告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及其隱患。
(一)報告責任單位和個人
市生活必需品重點監測單位及應急供應主要單位,有關生活必需品生產、經營的各類單位、機構和個人。
(二)報告內容
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報告應包括:市場異常波動的商品種類、發生時間、波動范圍、涉及區域、引起異常波動的原因、對群眾生活的影響、事態發展的趨勢、已采取的措施及應對的建議。
(三)報告形式
以電話或書面形式報告。
(四)報告時限和程序
本市范圍內出現批發、零售企業生活必需品搶購,致使多類商品價格一周內上漲30%以上或出現大范圍的斷檔脫銷,報告責任單位必須在1小時內向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指揮部報告,指揮部辦公室應當立即組織人員對報告事項進行調查、核實、確認,2小時內報告市政府和省商務廳,并抄送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第五章應急程序
第十二條預警報告
各監測點發現生活必需品價格異常上漲,應及時對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品種、發生的原因、程度和趨勢做出初步分析,經企業領導簽字蓋章后,立即向指揮部辦公室(市商務局)報告。
第十三條預警確認
市商務局立即會同指揮部成員單位深入各監測點進行實地核查,對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實情進行全面調查,并做出是否出現異常波動的確認判斷。
第十四條啟動預案
異常波動一經確認,指揮部辦公室應立即向市政府提交報告,申請啟動《****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并向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及省商務廳報告。
第六章應急響應
第十五條應急預案啟動后,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迅速進入緊急狀態,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控制。
第十六條市委宣傳部及時協調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告,通報市場的供求狀況和市政府采取的應對措施,消除消費者心理恐慌,正確引導消費。
第十七條指揮部辦公室(市商務局)督促重點流通企業,及時與供應商和生產企業積極組織貨源,動用商業庫存,保障市場供應。
第十八條當商業庫存不能滿足正常需要時,立即動用儲備物資投放市場。首先動用市級儲備物資投放市場,當地方儲備物資不足時,再按規定權限和程序申請動用上級儲備物資投放市場。
第十九條對緊急情況下確需資金組織重要商品的,財政部門迅速落實資金,由應急指揮部掌握,支持各承擔供應的企業,組織商品調運,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第二十條在應急預案啟動時期,應急指揮部根據市場情況,統一調配重點商貿企業的生活必需品,指定重點企業在應急指揮部的安排下有計劃地承擔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任務。在情況特別嚴重時,應急指揮部報請市政府同意,對本市食品類生產企業的產品按時統一發放、分配和定量銷售。
第二十一條市商務局請求省商務廳全面協調和支持,積極爭取調運上級物資儲備,并從周邊未發生市場異常波動的市、縣組織調運商品,進行異地商品余缺調劑。
第二十二條如果包括本行政區域在內的地區發生一級市場異常波動的,我市遵照上級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執行。
第七章應急保障
第二十三條資金保障
市財政局建立生活必需品應急保障專項資金,用于重要生活必需品應急儲備及貼息、應急期間重要商品緊急調撥、承擔應急生活必需品供應的重點零售企業虧損補貼。具體標準和管理辦法由市發改委、財政局、商務局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制定。應急保障專項資金實行專款專用。
第二十四條物資保障
對重要生活必需品實行政府儲備與政府支持下企業儲備相結合的儲備方式。
(一)實行政府儲備品種:糧食、食用油。
(二)其他重要生活必需品實行政府支持下的企業儲備。政府確定生活必需品(方便面、飲用水、食鹽等)儲備的品種及數量,由市商務局負責委托相關企業儲備。對其承擔生活必需品應急儲備所需占用資金給予適當補助。發生應急情況時,企業要保證代儲物資及時足額供應,對按指定價格和定向渠道銷售的商品實行市場結算,對按政府指定價格(低于約定價格)銷售的虧損部分由財政在應急終止后核定補帖。
第八章應急終止及善后
第二十五條當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在應急期內有明顯回落,商品供應轉入正常,供求關系趨于平衡,并穩定在一周以上,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監測點進行隨機抽樣,抽樣面要求達到50%。結果確認后,報請市政府宣布解除應急狀態。
第二十六條對參與應急供應的重點企業,在預案啟動期內,由于執行政府緊急征調、定價銷售出現財務虧損的,經市應急指揮部認定,財政部門審核,報市政府批準后,從專項經費中予以補貼。
第二十七條生活必需品異常波動應急狀態終止后,市商務局要在市政府的領導下,組織有關人員對生活必需品異常波動事件的處理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事件概況、事態影響、應急措施、效果、經驗、問題及建議。
第二十八條獎勵
對實施應急期間,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在新聞媒體上進行表揚,特別突出的,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九條處罰
(一)成員單位因不及時履行職責,拖延推諉,影響預案實施,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追究相關部門和領導人的責任。
(二)對企業拒征、拒售,甚至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秩序的,市應急指揮部將企業從重點企業名單中除名,并提請相關部門依法嚴肅處理,觸犯法律法規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第九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預案由市商務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本預案自之日起實行。
- 上一篇:政府節能減排意見
- 下一篇:農村特困危房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