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礦區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時間:2022-12-27 08:26:00
導語:工礦區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有效防范工業園區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及時、合理、有效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特大環境污染事故,保障涉及范圍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及正常生產、生活活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控制和處置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原則,以規范和強化工業園區環境保護系統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為目標,以預防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為重點,逐步完善工業園區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預警、處置及善后工作機制,建立工業園區環境保護系統防范有力、指揮有序、快速高效和統一協調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體系。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工業園區范圍內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控制和處置行為,具體包括:
(一)工業園區內企業生產過程中因人為或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社會原因)造成的廢氣、廢水、固廢(包括危險廢物)、尾礦庫、危險化學品、有毒化學品、電磁輻射等環境污染、破壞事件。
(二)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及環境安全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
(三)工業園區內企業在生產、經營、貯存、運輸、使用和處置過程中發生的爆炸、燃燒、大面積泄漏等事故。
(四)工業園區內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五)其它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故。
三、組織機構
(一)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工礦區管理委員會成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管委會主任孫成寧同志任組長,副主任陳繼平、張洪瑚任副組長。園區內各企業為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應急領導小組設應急現場指揮部,根據應急處置實際需要,可下設若干應急小組。
主要職責是:
(1)宣傳學習上級有關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上級領導對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的指示精神。
(2)負責受理園區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報告,調查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質及發展過程,隨時掌握有關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情報信息和事態變化情況,作出應急處置措施反應。
(3)向縣政府報告園區內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及其處理情況。
(4)負責工業園區與周邊村、組之間;園區內廠際之間環境污染事件應急協調工作。
(5)負責有關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工作措施落實情況、工作進展情況,信息聯絡、傳達、報送、新聞等工作。
(6)負責協調和解決應急處置所需的人員、設備、車輛、物資等。
(7)積極協調組織園區內重大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事件的現場監察、監測及處理。
(8)應急處置的其他工作。
(二)技術專家組及職責
發生重大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時報(商)請市、縣環保局污染控制科(環境監測站)和環境監察隊等相關人員組成技術專家組,對應急事故現場調查、取證,對污染物的現場快速定性分析,對環境污染物的性質、危害程度做出準確的認定,為應急處理提供科學依據。
主要職責是:
(1)及時進入現場,根據危害程度及范圍、地形、氣象等情況,提出科學的應急處置措施及建議。
(2)盡快弄清污染事故種類、性質,污染物數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圍等第一手資料,及時提出人員撤離、隔離和警戒工作的范圍及處置方案。
(3)實施污染跟蹤監測,直至污染事故處理完畢、污染警報解除,及時將處理過程、情況和數據報指揮部。
(4)按照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的程度認定事故等級,提出環境恢復、生態修復建議措施。
(5)應急處理的其它任務。
四、基本原則
(一)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和加強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預警機制,切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快速反應、及時控制。
(二)按照“先控制、后處理“的原則,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斷提出處置措施,防止污染擴大,盡量減小污染范圍。
(三)以事實為依據,重視證據、重視技術手段,防止主觀臆斷。
(四)制定安全防護措施,確保處置人員及周圍群眾的人身安全。
(五)明確自身職責,妥善協調參與處置突發事件有關部門或人員的關系。
五、處置程序
(一)迅速報告
接到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報告后,值班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對重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經認定后及時向縣政府和縣環境保護局報告。
(二)快速出擊
接到指令后,應急現場指揮部率各應急小組攜帶環境應急專用設備,明確途中聯絡方法,靈活果斷地處置開進途中情況,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赴事發現場或應急區域。
(三)現場控制
應急處置小組到達現場后,應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現場、劃定緊急隔離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制定緊急處置措施,切斷污染源,隔離污染區,防止污染物擴散。
(四)現場調查
應急處置小組應迅速展開現場調查、取證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響程度等;并負責與環保、安監、公安、消防等單位協調,共同進行現場勘驗工作。
(五)現場報告
各應急小組將現場調查情況、應急監測數據和現場處置情況,及時報告應急現場指揮部。
應急現場指揮部按6小時速報、12小時初報、24小時確報的要求,負責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突發事件現場處置動態情況。
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件影響范圍、程度,決定是否增設有關專家、人員、設備、物資前往現場增援。
(六)污染處置
各應急小組根據現場調查和查閱有關資料,迅速聯合當地鄉(鎮)政府和環境監察人員對事故周圍環境(居民住宅區、農田保護區、水流域、地形)和人員反應作初步調查,并參考專家意見,向應急現場指揮部提出污染處置方案。
六、后勤保障
(一)通信保障
(1)應急啟動時的通信保障。應急通知下達與接收以有線通信為主,利用辦公電話,實現應急信息快速傳輸。在外應急人員的聯絡以移動電話等無線通信為主,確保應急通知快速下達。
(2)開進中的通信保障。以無線通信為主。應急指令的下達與接收,事故現場應急信息的通報與反饋,主要利用移動通訊。
(3)處置中的通信保障。采取無線通信、有線通信相結合的方式,以無線通信為主。指揮部(或應急辦)可利用現場臨時架設開通有線電話指揮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實現上情下達;應急小組在應急過程中,主要是利用移動電話,輔以運動通信,實現信息交流。
(二)運輸保障
運輸的確認和調度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平時應急車輛須保證100公里以上的行車用油。開進中根據實際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統一組織交通等勤務保障。
(三)其他保障
(1)醫療保障。應急過程中如出現人員中毒或受傷,就近送至醫院救治或及時與醫療單位聯系,組織現場救治,也可送至現場指揮部指定的醫院、醫療單位救治。應急終止后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轉院或繼續治療。
(2)生活保障。由應急領導小組擬定具體計劃統一組織實施。
七、領導小組:
組長:(管委會主任)
副組長:(管委會副主任)
(管委會副主任)
成員:(管委會辦公室主任)
成員單位:園區內各企業負責人為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責任人。
八、應急電話:
工礦區管理委員會
縣環境保護局
縣公安局
消防報警119
急救報警120
- 上一篇:應急管理工作匯報
- 下一篇:朗陵大地興課改 盤龍山下繪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