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環境綜合整治管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6-03 07:28:00
導語:環保局環境綜合整治管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實現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以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加強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積極推進已投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環保驗收工作,督促電力企業完成脫硫工程建設任務,對鐵合金、電石、剛玉行業進行綜合整治,加強飲用水源地建設,繼續對賈魯河、衛河、惠濟河3個流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指導全省200個行政村創建省級生態文明村,以此帶動各省轄市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通過整治,使重點流域、區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安全得到保障,初步解決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從而推動全省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確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在*年基礎上削減5.5%、二氧化硫削減6.2%的目標任務。
二、工作任務與工作責任
(一)電力企業脫硫工程建設
1.工作任務
凡列入*年度限期治理名單的電力企業要完成二氧化硫治理任務,全省12.5萬千瓦以下未列入關停計劃的電廠也應完成二氧化硫治理任務。脫硫工程項目需經省發展改革委備案,投運3個月內及時申請省環保局組織驗收。電力企業脫硫設施必須按照有關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環保等部門聯網,確保已建成脫硫設施正常運行。
2.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
列入*年度限期治理名單的電力企業在完成脫硫工程方案制定并通過省環保局審查后,按照限期治理通知書要求及時開工建設,*年11月底前脫硫設施必須建成并投入運營。
以上工作由省環保局、發展改革委、鄭州電監辦負責監督落實。各有關省轄市、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
(二)鐵合金、電石、剛玉行業綜合整治
1.工作任務對全省鐵合金、電石、剛玉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排查,逐企業確定整治措施、目標、完成時間。對建設單位未取得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環境評價文件,建設單位項目投入生產使用的,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生產使用,并依法給予處罰。屬于國家允許建設的項目,責令限期補辦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屬于國家禁止建設的項目,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
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我省相關政策,環保手續完備但不能滿足總量控制要求的企業,進行限期治理。企業治理技術要符合《河南省鐵合金、電石、剛玉行業污染治理技術要求》(豫環文〔*〕79號)。
2.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
*年4月15日前對所有鐵合金、電石、剛玉生產企業進行核定,確定限期治理和關閉企業名單并報省環保局備案。核定審查要完全徹底、不留死角,如有瞞報漏報的,一經發現,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并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此項工作由各省轄市環保局商市發展改革委負責落實。
實施關閉的企業要在*年6月底前按四條標準關閉到位。此項工作由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負責落實。
對符合補辦環評審批手續條件的企業,在立即停產、停建的同時按要求補辦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未取得環保行政許可之前不得生產或建設。對限期(停產)治理的企業下達限期(停產)治理通知書,各企業要按照限期(停產)治理通知書要求按時完成治理任務,對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務的實施停產治理;對在*年11月底前仍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停止生產供電。此項工作由省環保局和鄭州電監辦負責落實。
未履行環評審批手續但符合現行環境準入條件的新建項目,*年4月15日前停產(停建)到位,6月底前完成環評等有關環保手續,按環評批復要求完成驗收治理任務后,經環保部門同意方可(試)生產。此項工作由負責審批的環保部門負責落實。
以上工作各有關省轄市、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
1.工作任務
衛河、賈魯河、惠濟河流域各省轄市、縣(市、區)應根據省政府提出的*年、2009年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目標要求和污染減排目標,結合本地污染物排放情況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制定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工作計劃、工作責任。對已經達標排放但不能滿足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的排污企業實施限期深度治理;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排污企業實施停產治理;對屆時沒有完成停產治理任務的重污染企業以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或生產線依法實施關閉;加強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按省政府要求完善配套設施,切實發揮治污減排效益。賈魯河鄭州段、衛河新鄉段、惠濟河開封段為3個流域重點整治區域。鄭州、新鄉、開封3市要根據目前所屬流域污染現狀,制定專項水污染綜合整治方案,采取切實措施,確保今年河流水質明顯改善。
2.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
*年4月底前鄭州、新鄉、開封3市完成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的制定并報省環保局備案。其他流域內的省轄市要在本市*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中確定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目標和措施。
此項工作由各省轄市政府負責,省轄市及其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
(四)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
1.工作任務
各省轄市負責完成本轄區飲用水源地規劃編制工作。依法關閉、拆除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建設項目,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和不能滿足總量控制要求、影響水源地水質安全的相關項目實施搬遷、停產治理或限期治理。
2.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
*年6月底前各省轄市政府負責編制完成飲用水源地規劃。各省轄市環保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水利局組織具體實施。
*年6月底前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負責完成依法關閉、拆除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建設項目,監督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和不能滿足總量控制要求、影響水源地水質安全的相關項目在*年11月底前完成搬遷、停產治理或限期治理任務。
以上工作由各省轄市政府負責,省轄市、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
(五)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形成減排效能,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1.工作任務
進一步加大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力度,加快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完善干、支管網,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加快中心城市第二輪污水處理廠和省轄市污水處理廠脫氮能力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脫氮能力;建立完善污水處理廠運營監管體系。
2.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
*年竣工的污水處理廠*年5月底前管網要達到初步設計批復的建設規模,實現穩定規范運營;*年竣工的污水處理廠*年9月底前管網要達到初步設計批復的建設規模,10月底前實現穩定規范運營;開工建設周口沙南、南陽污水處理二期、信陽明港和鄭州陳三橋污水處理工程;已建成的省轄市污水處理廠氨氮排放達不到一級A標準的要建成脫氮設施。此項工作由發展改革、建設部門負責監督落實。
*年底以前已竣工、尚未進行環保驗收的污水處理項目*年5月底前要完成環保驗收;*年竣工的污水處理項目*年9月底前要完成環保驗收;*年4月底前所有污水處理廠要完成自動監控設施的安裝、聯網工作。此項工作由環保部門負責監督落實。
以上工作由各省轄市政府負責,省轄市、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
(六)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重點監督指導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行政村開展生態文明村建設
1.工作任務
對全省40個畜牧業發展重點縣(市)(名單附后)的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進行調查,對達到國家規定規模(常年存欄500頭以上的豬、3萬羽以上的禽和100頭以上的奶牛、200頭以上的肉牛)的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實施環境治理,使其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重點督促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的行政村加大環境整治力度,使200個行政村達到省級生態文明村標準。
2.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
*年4月15日前各省轄市將擬治理的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和擬建成生態文明村的行政村名單報省環保局備案,并確定養殖治理方案和村莊整治方案。*年11月底前各省轄市環保局組織對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驗收,省環保局組織對生態文明村考核。
以上工作各省轄市及有關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七)各省轄市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各省轄市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確定各市的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制定整治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務必取得實效。各省轄市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在4月15日前報省環保局備案。
(八)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回頭看”
對2005年以來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的重點流域、區域、行業內的關閉企業、限期治理企業逐一排查。查關閉企業是否死灰復燃,查完成深度治理的企業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是否穩定達標排放。關閉企業出現反彈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部門責任。重點監督*年沒有完成深度治理任務采取停產治理的化肥(化工)企業加快治理進度,治理工程完成后,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才能恢復生產。對*年11月底前仍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應依法實施關閉。對沒有完成治理任務擅自開工生產的企業,堅決依法予以嚴懲。
三、工作標準
關閉、拆除違法企業或其生產線標準:必須依法吊銷或變更企業營業執照,斷水斷電,拆除生產設備,清除原料。
停產治理、限期治理、深度治理標準:治理工藝必須符合國家環保技術政策和省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技術規范要求,治理期間不得超標排污。
污水處理廠穩定規范運營標準:污水處理設施連續正常運行;處理水質達標排放;在線監測監控設施和流量計運行正常并聯網;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主要操作人員經培訓持證上崗;規章制度健全,運營管理規范。
實施污染治理的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和生態文明村建設標準:實施污染治理的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燉T81-2001)的要求;開展生態文明村創建的行政村達到省級生態文明村考核驗收條件和指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
重點流域、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全省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全省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各省轄市政府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真抓好此項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要加強指導和督查,切實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納入目標管理體系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
(二)依法行政
對企業實施關閉、下達停產治理和限期治理任務,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逐廠依法下達通知書,明確告知企業關閉、停產治理和限期治理的時限、要求、權利和義務。
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所有重點排污企業(含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必須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污染物,禁止無證排污。(三)強化監管各級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列入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務的排污企業、污水處理廠和脫硫電廠的監控力度,建立監管記錄,督促企業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加強日常巡查,嚴防已關閉的污染企業和“十五小”、“新五小”企業死灰復燃及違規新上重污染項目,堅決杜絕違規新上污染項目。
(四)齊抓共管
環保部門: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加大監管力度,實行嚴格的環保目標考核,依法嚴肅查處違法排污企業,對停產治理或限期治理企業組織達標驗收,頒發排污許可證。
發展改革部門:加大對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污染治理等環保重點工程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和投資工作力度。督促落實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工藝技術落后、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后企業(生產線)的關閉工作。對脫硫設施運行正常的電力企業進行傾斜,在核定發電量時優先考慮脫硫企業,及時核準上網脫硫優惠電價。
財政部門:及時、足額撥付用于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污染治理等環保重點工程項目的國債和財政專項資金。
監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將社會影響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予以掛牌督辦。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拒不糾正的,對環境違法違紀案件瞞案不報、壓案不查、處理不力的,對玩忽職守充當違法排污企業保護傘、損害群眾環境權益的有關單位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查處。
建設部門:督促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設和脫氮設施建設,確保污水處理廠達到規定運行負荷要求。以治理村內垃圾、秸稈亂堆、污水亂排亂流為重點,因地制宜建設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
水利部門:對依法關閉的違法企業,吊銷取水許可證,停止生產用水供應。
農業部門:結合年度沼氣工程建設、秸稈綜合利用、資金補助等措施,促進秸稈和糞污水資源化利用。
工商部門:對關閉企業依法責令其限期變更、注銷或吊銷工商營業執照。企業所在地政府依法對企業作出的關閉決定應抄送工商部門。
畜牧部門:對達到國家規定規模的畜禽養殖企業(含養殖小區),結合資金、技術支持,督促其建設相配套的糞污水處理設施。
電力監管部門:對被依法關閉(或拆除)的企業(或生產線)、停產治理企業、未按時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停止供應生產用電。不得向“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業及其他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企業供應生產用電。嚴格監督電力企業脫硫設施正常運行,并按規定執行電力企業上網脫硫優惠電價制度,足額支付優惠資金。
(五)責任追究
*年11月底前完不成本方案所列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的,視為該省轄市的環境保護目標沒有完成,并追究當地省轄市、縣(市、區)政府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六)社會監督
各省轄市政府應于*年4月15日前在當地主要新聞媒體公布本年度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被列入限期治理、停產治理的企業名單,在本年度12月10日前將各項任務的具體完成結果報省政府并向社會公告。省環保局每半年向社會各省轄市和有關部門工作進展和任務完成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七)加強調度
各省轄市應將列入省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的依法被關閉企業及生產線名單、停產和限期治理企業名單據實上報省環保局備案,并于每月25日向省環保局報送本月工作進度。省環保局每月匯總1次各地工作進展情況,上報省委、省政府并通報各省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