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違法排污企業整治行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23 10:59:00
導語:環保局違法排污企業整治行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要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防范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積極防范環境風險,著力解決一批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和完善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長效工作機制,為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工作重點及要求
2009年環保專項行動的重點是:嚴管“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繼續開展“九小”專項治理工作;集中開展涉砷行業專項檢查;鞏固飲用水源保護區集中整治成果;持續開展環境保護后督察;著力整治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環境違法問題,切實開展減排項目建設,發揮治污設施的減排效益;深入開展重點流域污染企業的專項整治,加大竹皮河綜合治理力度;加強城區大氣環境整治工作。
(一)清查“兩高一資”行業。
清查建材、化工、冶煉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的環境違法問題,嚴格行業準入和環境評價。按計劃開展“九小”環保專項治理工作,按期淘汰鐘祥申佳水泥有限公司、**掇刀開發區雙仙建材有限公司、葛洲壩東山實業有限公司等三家小水泥企業落后產能。開展電力行業環境污染專項檢查,重點檢查電力企業脫硫設施運行情況,確保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完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
(二)開展涉砷行業專項檢查。
對硫鐵礦制酸、磷化工、磷礦開采、玻璃、農藥等涉砷行業開展專項治理。查處化工企業違規使用高含砷硫鐵礦等原料。加強原料來源、生產工藝、廢渣貯存、污染防治的全過程監管,杜絕砷污染事件發生,防范含砷廢水對灌溉、養殖水源的污染。重點查處沒有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件和未經“三同時”驗收的或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采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的;沒有治理設施、污染物超標排放的;含砷、含鉛廢渣堆放處置不符合要求,未按規定進行危險化學品備案登記的企業。對涉鉛行業企業進行全面檢查清理。對非法收集、拆解、處置鉛酸蓄電池的行為予以查處。
(三)鞏固飲用水源保護區集中整治成果。
繼續全面整治縣(市、區)、鄉鎮以上城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取締關閉一、二級保護區內各類排污口,堅決取締相關項目與設施;嚴厲查處全市掛牌保護的58座水庫的投肥養殖行為;禁止在漳河、惠亭水庫、長湖等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從事旅游、養殖、游泳、淘洗等生產生活活動;積極開展長湖飲用水源地保護與治理;消除威脅飲用水源的污染隱患。對集中飲用水源設立保護區標志。
(四)持續開展環境保護后督察。
以鞏固整治成效為目標,對環保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查處的重點環境違法案件和突出環境問題集中核查。
1、涉危化工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與應急資源普查后督察。繼續開展化工企業環境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限期整治、停產整頓、直至關閉不符合環境安全生產條件、衛生防護距離要求、污染環境的各類化工企業。對事故狀態下“清凈下水”收集措施不到位、存在重大污染隱患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治。
2、檢查尾礦庫(磷石膏庫)企業環境安全隱患的整改情況。重點檢查20**年掛牌督辦的尾礦庫(磷石膏庫、堆場)等庫、場的安全與環境影響評價以及安全與環保“三同時”執行情況,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情況,棄庫、閉庫環境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情況;健全尾礦庫環境應急機制,完善環境應急預案。
3、全面檢查2007年以來“四個”專項治理和“十個”專項治理中關閉的小造紙、小水泥、小煉鐵、小煉鋼、小火電等“九小”情況,對已淘汰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落后產能,防止淘汰設施、設備轉移,防止死灰復燃,鞏固減排與落后產能淘汰成效。
檢查各地2005年以來取締關閉、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等行政處罰措施及結構減排項目落實情況,以及行政責任追究情況。
4、督察20**年以來群眾反復投訴的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重點督查各級環保部門矛盾排查、糾紛化解、重信重訪治理工作情況和違法企業問題查處落實情況,確保信訪案件受理率、查處率和回復率均達到100%。
(五)集中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專項治理。
1、城鎮污水處理廠專項治理。進一步查清已建成、在建、擬建城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的基本情況。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建設的力度。今年要求建成**市夏家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市南城區污水處理廠、京山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沙洋縣污水處理廠;夏家灣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鐘祥市污水處理廠要實現規范化運營。各地政府要加強對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進度、完成工程量、進出水量、水質和污泥處置、用電量的跟蹤管理,確保按期完成減排項目。沙洋縣5月底前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要達到0.8元/噸。
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必須建成配套工程,在建的污水處理廠必須同步建設收集管網等配套工程與污泥無害化處置工程。
對建設進度滯后,不能如期投入正常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將掛牌督辦,限期解決。在整改期間,暫緩審批該地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與有關專項資金申報。對城鎮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污的,未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拒報或者謊報排污申報登記及運行情況的,未安裝自動監測設備或者未達到規定監測頻次或按規定未與環保、建設部門聯網的,要嚴格處罰。對不正常運營污水處理設施,造成污染事故且后果嚴重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2、垃圾處理場專項整治。繼續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建設,包括雨污分流、防滲措施、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對已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進行環境監管。**市第二垃圾處理場、京山林家沖垃圾填埋場、鐘祥沿山頭垃圾填埋場要加強無害化建設與改造,沙洋縣無害化垃圾處理場要動工建設。
(六)深入開展重點流域污染企業的專項整治。
2009年重點對竹皮河、西荊河、長湖等重點流域污染開展集中整治。全面清點流域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與其它污染源;加強點源治理,對超標排放或超總量排放的企業要求限期治理、停產治理直至關閉;開展面源治理,對流域農藥、化肥使用,鄉鎮、村莊生活污染,畜禽規模化養殖污染進行摸排與整治;加大竹皮河屬綜合治理力度,實施點源治理、生態補水、城市污水處理、江山水庫生態修復、城區段截污清淤護坡工程、江山水庫攔河壩以下非城區段防洪清淤護坡和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七項主要工程,促其早日達到水體功能要求。
嚴厲打擊超標準排放污染物的環境違法企業。對屢查屢犯的企業采取“高限處罰”措施,對長期超標排污的、私設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物直排的、超標排入下水道危及城鎮污水處理廠安全運行的、治理無望的企業和落后生產能力,一律關閉取締。對于違法排污造成嚴重損失、觸犯法律的企業,一律追究法律責任。
(七)開展中心城區大氣環境整治。
開展中心城區粉塵、煙塵、廢氣污染治理,中心城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以上的天數占90%以上。重點加強水泥粉塵、石膏粉塵、建筑揚塵、化工廢氣、餐飲油煙治理,切實改善城區空氣環境質量。
二、工作步驟
在2009年環保專項行動中,各地要繼續落實政府責任,加強部門聯動,加大責任追究力度,掛牌督辦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強化環評流域、行業限批,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一)動員部署階段(5月上中旬)。
各地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本地區整治重點,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全面完成環保專項行動的動員部署工作,5月20日前將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名單、實施方案、環保專項行動負責人和具體工作人員名單上報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組織實施階段(5月下旬-10月)。
各地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對“兩高一資”、環保后督察、集中飲用水源、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并分別于6月30日、7月31日、9月25日前將階段整治情況報送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總結驗收階段(11月)。
各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認真總結環保專項行動的成效與不足,提出加強長效管理的措施,11月初形成專項行動工作總結報送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各地要將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環保專項行動的領導。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長黃愛國任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宋峰、市監察局局長羅德祥、市環保局局長宋本文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委、市公安局、市監察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國土局、市建委、市水利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物價局、市安監局、市政府法制辦、**供電公司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負責環保專項整治的具體工作。各地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
(二)加強督查督辦,確保組織到位。切實強化對各地開展環保專項行動的督察考核。對逾期未落實掛牌督辦要求的案件,尤其是未能按要求完成城鎮污水處理減排項目建設、集中飲用水源禁止投肥養殖、尾礦庫專項整治、危化企業環境安全排查整治、竹皮河綜合治理、城區大氣環境整治等行動要求的地方,市政府將對相關責任人實行問責制。
(三)實施“五個一批”,確保查處到位。即掛牌督辦一批、嚴厲查處一批、媒體曝光一批、上收審批權一批、移交移送一批,確保查處到位。對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環境污染問題,各地要綜合整治,取得實際成效,切實改善區域環境。對重點查處對象,做到跟蹤督查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責任追究到位。
(四)加強部門聯動,建立長效機制。環境保護部門要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加強指導;發改部門要切實把好拉動內需項目關,嚴厲查處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行為,完成小水泥專項治理工作任務;監察部門要強化行政監察職能作用,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法案件,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司法部門要推進環境法制宣傳教育、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建設部門要強化排水許可管理,加強對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專項整治,完成建設與運營的監管;工商部門要查處“兩高一資”行業企業違反注冊登記法規的行為;安全監管部門要開展“安全生產年”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活動,查處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違反安全生產法規的行為,督促企業防范生產事故引發環境污染事件;供電公司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環保政策,嚴格執法,對違法排污企業實施停、限電措施。其他部門要切實履行各自職責,為專項行動順利開展創造和提供條件。各部門與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堅持定期協商、聯合辦案制度和環境違法案件移交、移送、移辦制度,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擴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綜合各部門監管職能,合力治理環境污染問題。
(五)加強輿論監督,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階段工作重點,制定宣傳計劃,開展宣傳活動。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向社會公布一批重點違法企業名單、典型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情況以及環保專項行動進展情況,要加大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加大對重點案件和典型案件的跟蹤報道,營造公眾參與和監督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法與保險法矛盾論文
- 下一篇:森林資源專項整治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