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26 03:17:00
導語: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落實20*年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各項工作要求,有效控制各類事故發生,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5號)精神和無錫市統一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現就今年全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在20*年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在重點行業和領域繼續全面排查事故隱患,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狠抓事故隱患治理整改工作,推動崗位責任制度落實,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監控的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安全生產管理和監察水平,堅決杜絕較大以上事故,努力減少一般事故,促進全市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二、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市安委會成員為成員的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全市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安監局,具體負責日常協調聯系工作。
三、職責分工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明傳電報確定的7個方面,結合我市實際,對全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范圍和職責分工明確如下:
1、安監部門牽頭負責非煤礦山、冶金、化工、煙花爆竹等工礦企業及其生產、儲運等各類設備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公安、質監、國土、經貿和供電公司等部門(單位)參加;
2、建設部門牽頭負責建筑施工、拆房、燃氣、城市環境衛生及相關橋梁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3、經貿部門負責電力企業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4、公安部門牽頭負責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單位、站點、場所及民爆器材生產、經營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交通、安監、旅游等部門參加;
5、交通部門牽頭負責水上交通運輸企業、單位、站點、場所、國省干道及相關橋梁的隱患排查治理,相關部門參加;
6、農林部門負責漁業生產的企業、單位、場所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7、水利農機部門負責水利行業的企業、單位、場所及相關橋梁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牽頭負責農機行業的企業、單位、場所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安、安監等部門參加;
8、工商部門負責市場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9、旅游部門負責牽頭賓館、飯店、旅游景點等場所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安消防、質監等部門參加;
10、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1、民政部門負責社會福利機構、企業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2、文化部門牽頭負責文化、公共娛樂場所、網吧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安、工商部門參加;
13、教育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學校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4、衛生部門負責醫院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5、體育部門負責體育場館、訓練場館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6、宗教部門負責宗教活動場所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7、質監部門負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廠(場)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8、城管部門負責墻體立面裝飾裝潢、戶外廣告及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9、國土部門負責受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的企業、單位和場所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氣象、地震、水利、人防辦等部門要積極做好其他易受臺風、地震、洪水、暴雪、雷電等自然災害影響的企業、單位和場所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0、水務部門牽頭負責城市供水、排水設備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1、市供電公司負責做好電力設備設施、道路照明等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2、近年來發生較大事故或一般事故較多單位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安監部門負責牽頭,監察、公安、勞動保障、總工會等部門和單位參加;
23、其他行業和領域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各有關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
四、主要內容
在繼續落實20*年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有關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全面排查治理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工藝系統、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隱患,以及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責任落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事故查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具體包括: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等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
4、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5、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6、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7、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
8、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的教育培訓情況,以及勞動組織、用工管理等情況;
9、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
10、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三同時”原則執行情況;
11、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維護等情況;
12、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五、實施方式
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由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具體組織實施,發動轄區內所有生產經營單位認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具體要做到“四個結合”:
1、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深化各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結合起來,狠抓薄弱環節,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2、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日常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結合起來,嚴格安全生產許可,加大打“三非”(非法建設、生產、經營)、反“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治“三超”(生產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運輸企業超載、超限、超負荷)工作力度,消除隱患滋生根源;
3、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和技術進步結合起來,強化安全標準化建設和現場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進安全技術改造,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4、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加強應急管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落實隱患治理責任與監控措施,嚴防整治期間發生事故。
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6號),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并依法查處相關違法行為。
六、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階段(3月)。各鎮(園區、街道)市各有關部門和各單位要立即建立健全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召開專門會議,按照上級部署,制定本地、本行業(領域)和本單位的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清責任,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此項工作。
第二階段:自查整改階段(4月至11月)。生產經營單位是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要認真開展事故隱患的整治工作,把自查整改工作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對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及時向安全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各鎮(園區、街道)、各有關牽頭部門要組成督查組,認真開展督促檢查。尤其要加大對動員部署、奧運期間以及四季度三個重點時段的督查力度,每個重點時段的督查不少于一次;同時,分析總結開展情況并以書面形式報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三階段:總結驗收階段(12月份)。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成督查組,對各鎮(園區、街道)、各行業和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督查驗收。
七、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鎮(園區、街道)、各有關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建立和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特別要全面落實行政首長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抓好此項工作。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切實負起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負總責,組織開展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等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制訂隱患監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時填寫《*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登記表》(附表一),向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報告。市安全監管監察等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各鎮(園區、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做好隱患排查情況匯總工作,按時段要求填寫上報相關《匯總表》(附表二、表三)。
2、明確重點,突出整治。隱患排查治理要突出非煤礦山、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冶金企業、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多發、易發的重點地區;安全管理基礎薄弱的重點企業;汛期、“奧運會”期間、第四季度等重點時段,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同時,要組織各基層單位、各行業領域、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
3、強化督查,確保實效。各鎮(園區、街道)、市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抽查、督查過程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必須填寫《*市安全生產隱患整治督查登記表》(附表四)。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要統籌協調好聯合督查行動,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相關制度措施,規范監督檢查的方法和程序,采取巡檢、抽檢、互檢等方式,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加強督促指導。要建立重大隱患公告公示、掛牌督辦、跟蹤治理和整改銷號制度,強化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建設、生產、經營等行為,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且難以整改到位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取締。對因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發事故的,要依法查處,嚴肅追究責任。
4、加強宣傳,群防群治。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以“治理隱患、防范事故”為主題,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和“夏季百日安全競賽”等活動。要通過各種途徑教育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企業和相關單位,深刻認識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做好隱患治理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要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職工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全面認真細致地查找各種事故隱患。要建立監督和激勵機制,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對隱患排查治理不認真、走過場的單位要予以公開曝光。
5、標本兼治,長效管理。各鎮(園區、街道)、市各有關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要以隱患排查治理為契機,不斷加強和規范安全生產管理與監督。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要加強隱患排查治理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數據庫、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制度,實現隱患登記、整改、銷號的全過程管理。要認真分析近年來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預防和杜絕同類事故的發生。要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治本之策,加快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 上一篇:化工冶金擴建項目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 下一篇:市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