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方案

時間:2022-11-30 10:55:00

導語: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方案

2009年是*“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為化金融危機為經濟轉型機遇,有效推動“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的全面深入開展,加快推動*市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特制定如下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以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為突破口,著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快速發展,不斷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努力將*建設成為“科技創業家搖籃、中國服務外包高地和世界服務外包基地”,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二、目標任務

(一)科技創業

1、科技產出和投入: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750億元以上,高新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3%以上;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R&D)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3%以上,其中企業R&D投入占全市比重達到85%以上。

2、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建成三創載體面積15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一站兩中心”80家以上;不斷拓展政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全面合作院??倲道塾嬤_到10家以上。

3、專利工作:專利申請總量達到15000件以上,授權專利總量達到5500件以上,建成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知識產權示范企業30家以上。

4、人才建設:引進領軍型海外留學創業團隊150個以上,創業人才500名以上,創辦“530”企業150家以上。

(二)服務外包

1、業務總額:實現服務外包業務總額15億美元以上,其中執行額10億美元以上。實現離岸外包業務總額8億美元以上,其中執行額5億美元以上。實現服務外包業務收匯額1.2億美元以上。

2、培植企業:新增服務外包企業200家以上,其中新增全球服務外包100強、國內服務外包50強投資企業20家以上。新增通過CMMI/CMM、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0、SAS70等國際資質認證服務外包企業30家以上。

3、政策扶持:大力實施“123”計劃,新增“123”計劃企業20家以上。

4、人員培訓:全力建設國家級標準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新增服務外包人才培訓3萬人以上,新增服務外包就業人員2萬人以上。

5、載體建設:服務外包載體建設不少于100萬平方米,建成中國*國際數據中心,啟動建設中國信息化體驗中心。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開展科技創業促進行動

以科技創新創業為主線,以促進現有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再創業和吸引國內外科技領軍型人才來錫創業為突破口,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科技基礎實力和加快三創載體建設為抓手,全面啟動全市科技創業促進行動,培育創業主體,增強創業活力,健全創業機制,優化創業環境,奮力打造科技創業家搖籃城市。

1、加大科技創業投入。設立科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10億元,大力吸引科技創業投資企業來錫,擴大創業投資規模,大力培植科技創業企業。促進生產型企業“中間分離,兩端延伸”,設立“一站兩中心”,加大研發與創新投入,支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產品科技含量和行業競爭力。鼓勵科技創業企業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通過重組、兼并、聯合、收購等方式,實現再次創業。對企業擴大規?;蛟俅蝿摌I形成產業帶動、當年發揮效益的,享受市相關優惠稅費政策。進一步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150%抵扣和高新技術企業15%優惠稅收政策。鼓勵高新技術企業投??萍急kU,分散化解科技創新風險,降低科技創新成本。

2、強化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以增強載體孵化育成功能為重點,圍繞*市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著力加大*(國家)工業設計園、太湖國際科技園、太湖科教產業園等“三創載體”建設,不斷充實內涵完善功能,使之成為創新創業的主陣地,為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的舞臺。設立支持重大研發機構、公共服務平臺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的專項資金5000萬元,鼓勵科技型企業和科研院校共建重大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市優勢產業,依托科研單位的科研資源優勢,在集成電路、光伏太陽能、風力發電及其裝備、生物醫藥、創意設計、知識產權等領域形成較為完善、服務于設計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專業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環保等特色產業領域內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優化全市科技創業孵化體系。全面創新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模式,實現科技企業孵化器由政府主導向多元產權組織形式的轉變,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投資主體創辦各種類型、各具特色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形成綜合性與專業性、非盈利性與贏利性相結合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依托相關專業孵化器,擇優扶持一批孵化器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面向全市科技創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服務。建立支持創業企業由小到大迅速成長的梯次推進機制和全程孵育體系,著力解決科技創業企業在技術創新、投資融資、組織管理、市場開發等方面的瓶頸問題。積極探索科技企業加速器建設,提高對高成長性企業、“瞪羚企業”的承載支撐能力,努力使科技企業加速器成為促進科技創新創業的基地和特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完善配套服務,建成一批標準高、配套好、功能全,具有較強吸引力和孵化育成功能的科技載體,并將條件成熟的載體逐步建成“科技小社區”。

4、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安排政產學研和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資金1億元,全面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內涵,積極開展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合作與轉移活動,鼓勵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人才培訓工作,鼓勵國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公司在*市創辦多種形式的研發機構。進一步完善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人才開發體系,全力推進與各院校政產學研對接成果的落實與推進,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創新性強、市場潛力大、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5、鼓勵各類人才創業。加大“530”計劃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繼續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530”計劃宣傳,吸引各類領軍型海外留學創業人才和團隊來錫創業。設立后“530”計劃專項資金,加快實現已落戶“530”計劃項目產業化,以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軟件及動漫等產業為重點,每年重點實施10項以上“530”項目產業化推進計劃。設立“泛530”計劃,兩年吸引30個境外專家和科技創業者到*設立實驗室,建立公共技術平臺進行科技創業。實施面向國內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的科技創業計劃,著力引進一批國內學科帶頭人和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科研項目的負責人,積極探索適合*的以“院士工作室”、“星期天科學家”等為代表的促進人才柔性流動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辦法,鼓勵和吸引國內領軍型人才和團隊帶項目、帶成果、帶技術來錫創業,培育和發展、壯大一批新興產業。

(二)全力實施服務外包促進工程

搶抓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加快轉移的契機,以促進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外包和吸引國內外服務外包企業來錫為突破口,以大力引進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吸引高中端服務外包人才來錫創業、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通信信息服務外包為重點,大力實施服務外包促進工程,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奮力打造中國服務外包高地和世界服務外包基地。

6、加大服務外包招商引企力度。加大對國際服務外包100強企業的跟蹤力度,強化工作目標和責任,采取“上門敲磚”、“以企引企”、“以業務促項目”等多種形式和途徑,著力推進一批國際服務外包龍頭企業落戶*。著力引進對跨國公司研發、采購、銷售、營運等生產服務環節的外包業務企業。精心組織服務外包專題招商推介活動,為各板塊、服務外包集聚園區、企業對外溝通和交流搭建平臺,在經貿節期間舉行第二屆亞太服務外包國際合作會議,組織赴印度、日韓、美加等重要國別地區服務外包招商活動和大連、上海、北京、深圳等國內服務外包先進城市專題投資說明會。

7、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廣泛宣傳推介、及時兌現各項扶持政策等措施,大力培育有條件入圍“123”計劃的企業,大力支持和推進“123”計劃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兼并和境內外上市加速擴張。依托集成電路、光伏、液晶、生物制藥和工業制造產業的集群優勢,著力發展技術和產品研發、嵌入式軟件、創意設計、高端咨詢等合同研發外包和技術先進型業務流程外包。實行對國家服務外包扶持資金配套政策,鼓勵企業獲得國際資質認證,保護服務外包企業的信息資產。同時,立足*市制造業高地的實際,鼓勵外資企業引進集團(總部)研發中心,鼓勵本地企業壯大內部研發中心發展服務外包業務。

8、加快服務外包人才引進培養。大力實施“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太湖工程”,加快形成服務外包人才集聚和“蓄水池”效應。成立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領導小組和管理辦公室,向有條件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優先配置資源。按照國家人才培訓中心建設標準,加快建設*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積極爭取國家、省對*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更大力度支持,按政策規定予以資金配套。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外包人才培訓模式和培訓資源,設立專項資金,大力吸引應屆大中專學生來錫培訓,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服務外包人才需求進行“訂單”培訓,促進跨國公司、大企業與學校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區域內中高等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積極性,多渠道、多形式培訓服務外包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端引進、中端專培、低端職訓”的人才培訓體系。充分發揮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聯盟及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的作用,加強培訓機構與服務外包企業的互動合作,重點培養服務外包產業急需的技能型和實用型人才,形成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強勁支撐。

9、推進服務外包集聚園區建設。制定服務外包集聚園區環境評價標準和考核體系,推進服務外包集聚園區建設,充分發揮集聚園區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使之成為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并積極推進服務外包集聚園區獲評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積極發揮已建成公共技術平臺的帶動促進作用,加快IBM云計算中心、中國*國際數據中心、SUN開源技術創新中心、超級計算機等公共技術平臺產業化、市場化進程。積極鼓勵本地企業使用服務外包公共技術平臺,推動服務外包公共技術平臺將服務擴展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

10、扶持培育本土服務外包品牌。編制并完善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加大對服務外包產業科學發展指導力度。選擇一批規模效益好、自主創新能力強、技術管理水平高、品牌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大的本土企業,集中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實施重點扶持。鼓勵和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建立研發機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品牌。定位“中國服務·*創造”品牌核心,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提高*市服務外包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國際發包方和國內外服務外包企業把目光投向*,在*投資興業。

11、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外包。加快推進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網站、信息數據中心和應用系統的外包整合工作。繼續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后勤體制改革,創新后勤服務社會化形式,進一步結合實際,采取不同形式,在全市推廣信息通信、物業管理、設備維護、綠化養護、保安保潔、交通運輸、房屋維修等服務外包。

(三)積極優化服務環境。

12、加快知識產權的建設與保護。修訂《*市專利資助資金管理辦法》,鼓勵和重點支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業企業和服務外包企業申請專利,形成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專利保護群。繼續實施創建知識產權示范企業計劃,鼓勵、引導和規范大中型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工作機構和工作機制。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專利專題數據庫,鼓勵科技創業、服務外包企業借助專利數據庫運用專利分析軟件開展國內外專利技術的比對、分析、借鑒和創新。建立和完善中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的維權援助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司法、行政保護和多途徑解決糾紛機制,全面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形成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網絡。

13、優化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健全和完善“一站式”、“一門式”服務制度,為科技創業企業和服務外包企業開辟“綠色通道服務”。加快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積極引導社會化服務機構,為科技創業者提供創業信息、創業咨詢、創業指導與策劃、創業培訓等服務,為初創科技企業提供財稅、法律、勞保、外貿、政策、信息、管理、融資等全方位“保姆式”輔導和服務。加快服務外包企業協會和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聯盟建設,積極開展以“加強協作、優化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的各項活動。推進服務外包龍頭企業享受國際通訊專用通道服務;推進所有服務外包集聚園區實現雙回路供電、公共交通等保障;推進服務外包相關專業人員實現順利落戶等就業保障。

14、優化企業融資環境。推動銀行與科技創業企業、服務外包企業之間的對接溝通,加大銀行對企業的授信力度,改善和優化融資環境。大力發展風險投資事業,加快構建社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的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產業風投資金集群。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在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開展銀行短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為實物抵押條件不足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有效解決固定資產缺失、流動資金短缺的難題。引導金融機構針對服務外包企業的特殊性設立新的信貸方式,用足用好服務外包扶持資金。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建立“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聯系會議制度,并在市科技局、外經局分別設立科技創業促進辦公室和服務外包促進辦公室,具體負責“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協調解決“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中的問題。各市(縣)、區政府要成立相應機構,制定本地區“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重大活動實施方案,加強對促進年各項活動的組織指導,并建立工作制度和機制,確?;顒尤〉脤嵭А?/p>

(二)加大資金扶持。加大科技創業投入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資金扶持,確保推進年培訓、輔導、宣傳、招商等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本方案所需政策兌現資金在相關專項中統籌解決。

(三)強化協調配合。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將有關任務納入相應工作規劃和計劃,明確目標,落實措施,充分履行工作職責,并加強部門之間,部門與地區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顒又鬓k、承辦單位要從全局角度出發,集思廣益,制定可操作性的活動方案,加強協調,強力推進。協辦部門要主動配合,加強協作,確?;顒拥捻樌M行。

(四)組織廣泛宣傳。策劃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系列宣傳活動,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宣傳科技創業、服務外包產業、孵化體系及平臺建設中的成績和先進事跡,營造科技創業和服務外包促進年活動的濃厚氛圍。

(五)加強檢查考核。促進年活動實行“目標明確、責任清晰、制度保障、績效考核”的目標管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面提高行政效能?;顒又鬓k單位要加強協調,強力推進。協辦部門要主動配合,加強協作,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強化主辦單位責任制,誰主辦,誰負責,嚴密制定計劃,嚴格進度要求,定期檢查考核,限期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