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方案(區)
時間:2022-11-30 02:27:00
導語: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方案(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根據“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和《*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轄區工作實際,制定*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保平安,降事故,確保不出大事故”的工作目標,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深入開展城市道路交通綜合整治和“平安暢通縣區”創建工作,完善交通安全聯席會議運作機制,努力提高科學管理道路交通的能力,全力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確保全區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數不增加,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組織領導
區政府成立由分管區長任組長,區宣傳、經貿、安監、監察、公安、建設、交巡警、城管、工商、教育及各街道等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全區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交巡警大隊,具體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三、工作目標
(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整改。省級督辦危險路段整改率達到100%,市級督辦路段整改率達到90%以上,縣級督辦路段整改率達到85%以上。
(二)車輛、駕駛人源頭得到有效管控。對全市“重點駕駛人”和“黑名單”人員管控率達100%;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交通安全責任制,完善運輸企業內部安全責任制度和監督機制,交通安全重點單位整改率達100%。
(三)非客運車輛違法運營得到有效遏制。城郊結合部重點道路、農村鎮區主干道路以及國省干道沿線無非法客運車輛聚集點,杜絕非客運車輛非法從事校車營運,校車登記及識別標記發放率達100%。
(四)摩托車、電動車專項治理得到深化。管制區域內外地號牌和無通行證摩托車基本杜絕,農村地區無證無牌摩托車違法上路不高于5%,城區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不高于5%。
(五)交通事故高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群死群傷交通事故明顯減少,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數。
四、整治重點
(一)重點公路:312國道、229省道、盛岸路等主干道及農村道路。
(二)重點路段:20*年以來發生特大交通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多發的路段;交通標志、標線等安全設施不全的危險路段、危險橋梁、沿河高路基路段以及寬路窄橋、人車流量密集的專業市場、農村節場、馬路市場路段。
(三)重點單位:20*年以來發生特大交通事故或3起重大交通事故負同等責任以上的車輛單位和市、縣級重點單位。
(四)重點車輛:從事公路專業客貨運和危險品運輸的車輛,學校接送車輛,交通事故多發、影響交通秩序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機動三輪車和建設施工運輸車輛。
(五)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公路上的客、貨車超載超速、疲勞駕駛、酒后駕車、占道行駛,報廢車輛、非法拼裝改裝車輛上路行駛;農村道路上農用運輸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各類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非法違章載客等;城區的機動車闖信號、逆向行駛、亂停亂放、爭道搶行等;公路上的各種違章搭建、占道經營、打谷曬場、馬路市場等。
五、職責分工
根據市交通安全聯席會議精神,各部門職責分工如下:
1、安監部門負責綜合協調、監督各職能部門、各有關單位落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和工作措施,牽頭組織開展交通安全專項檢查和對事故多發地區、多發點段的整治。
2、宣傳部門和文明辦要切實加強全區文明交通宣傳教育,并將區屬單位、部門的文明交通活動開展情況納入考核評比范圍,促使各單位、部門強化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文明交通意識,減少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減少動態交通安全隱患。
3、針對*轄區電瓶三輪車非法生產、銷售比較集中的實際,經貿委要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加大對非法生產、銷售電瓶三輪車及其他安全性能不合格車輛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不合格車輛上路行駛的隱患。
4、監察部門負責依法對各級人民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職責實施監察;參加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調查,負責對與事故有關的責任人同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建議,同時對事故調查工作進行監督。
5、建設部門負責城市道路,特別是區管道路的建設、養護,保持路面完好,按照國家有關標準、技術規范及省市相關部門研究提出的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意見,會同公安部門設置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燈、標志標線等安全設施,及時整改存在安全隱患的城市道路、橋梁,對事故多發點段采取工程防護措施。對城市公共客運行業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
6、交巡警部門負責道路運輸企業等源頭單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負責轄區主干道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強對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分析,對安全隱患治理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加大對重點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和查處,消除動態交通安全隱患。
7、農機部門加強對上道路行駛拖拉機(城市、縣城專營運輸的拖拉機除外)、拖拉機變型運輸機及聯合收割機的安全技術檢驗、駕駛員考核發證和道路行駛牌證核發等監管工作。
8、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加強對機動車生產、經營企業和交通運輸單位或個人的注冊登記管理力度;依法查處非法生產(拼、組裝)、銷售不符合安全技術條件的車輛及其產品,以及擅自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的行為。
9、教育部門負責對在校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接送學生車輛的安全管理,及時發現和制止使用報廢車、農用車等不符合安全條件的車輛接送學生。中小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教育內容。
10、市政部門負責加強對道路排水、道路照明、城市道路橋梁建設維護等方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
11、城管部門加強城市管理力度,加大道路上的各種違章搭建、占道經營、打谷曬場、馬路市場等違章行為的查處,加大對“非標”等排查治理等力度。
12、各街道負責對轄區內的區管道路、村道等支小路交通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
六、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階段(20*年3月),區政府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召開專門會議進行部署和動員,根據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細化任務、落實責任。區屬各部門、單位根據區政府的部署,落實專門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深入開展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第二階段:自查整改階段(20*年4月-10月)。各部門、各單位根據各自分工和職責,全面深入排查影響交通安全的隱患,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等級,建立交通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同時制定具體的整改計劃,落實針對性的治理整改措施。同時,區政府將由分管區領導掛帥,成立專門督查小組,對各單位、各部門的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第三階段:總結驗收階段(20*年11月)。區領導小組組織對各部門、各單位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督查驗收,迎接市政府的考評。
七、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推進各級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制度規范運作。健全區、街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進一步落實道路交通安全專報、重特大事故檢查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通報等三項制度。每月分析本轄區交通安全形勢,組織開展交通秩序整頓活動,落實針對性預防措施,每季度組織一次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情況通報。
(二)創新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模式。完善交通管理社會化網絡,統籌協調和組織落實各地各部門交通安全管理、宣傳教育、隱患整改和考核督查等相關工作。以全區安全生產考核為抓手,試行推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機制;在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架構下,推動逐級建立街道級交通安全機構,將交通安全管理責任進一步細化落實到轄區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城區要全面推開社區交通安全工作站建設,將駕協組織服務觸角引入社區工作站,提高社區交通安全工作站社會公信力;加強農村派出所交通警務室指導和運作,制定完善農村派出所交通警務室工作規范。
(三)強化車輛駕駛人源頭監管措施。建立車輛、駕駛人源頭監管聯席會議制度、旅游車投放會辦制度和源頭監管安全態勢研判制度。交通、公安等部門全面加強駕校、培訓班和教練員隊伍的管理,嚴把駕駛員考試關和發證關。嚴格落實交通違法計滿12分駕駛人學習考試制度、“黑名單”制度、“榮譽駕駛人”制度,建立重點車輛、駕駛人交通違法定期通報制度;農機、公安等部門加大農村地區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摩托車及拖拉機源頭監管力度。
(四)進一步整治交通運輸企業。對全區運輸企業和駕駛隊伍進行認真分析梳理,分析問題存在的結癥,突出管理重點,對客運、危險品運輸等重點單位強化監管,落實交通安全責任制,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單位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明原因,由區安監部門和監察部門嚴肅紀律,追究責任人責任。要建立運輸企業駕駛人交通違法、交通事故情況抄告制度,定期向企業及其主管部門通報情況,加強源頭管理和整頓。
(五)嚴把車輛登記和檢驗關。要加強對大客車、大貨車的車檢工作,大客車檢驗率達到100%,大貨車檢驗率達到90%以上。對不符合出廠技術標準,擅自改型的車輛嚴格把關,不予注冊登記;經貿委、工商、質監、公安、財政等部門要聯合查處非法改裝、倒賣報廢汽車的違法行為;凡不按規定解體報廢回收的企業和非法改裝單位,要停業整頓,問題和情節嚴重的取消其經營資格;經貿委、公安、財政部門要加大對報廢回收企業的監管力度,防止報廢車輛重新上路行駛和轉籍使用,對到期不申請注銷登記的車輛,公安車管部門及時注銷其車輛檔案和牌證。對報廢大客車、大貨車及營運車輛的解體,公安車管部門要派員現場監督。
(六)大力開展重點交通違法整治。繼續在全市范圍突出酒后駕駛等重點交通違法及事故多發重點道路、路段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城區要全面深化城市交通綜合整治,要以文明示范路段、路口創建為抓手,重點突出違反標志標線等交通違法行為及死亡事故高發的摩托車和非機動車(包括電動自行車)、行人交通違法整治等工作;堅決取締亂停亂放、占道經營施工等交通違法行為,進一步深化摩托車專項治理工作,摩托車管制區域內摩托車通行總量控制在5萬輛以內,做到基本無外地摩托車和無通行證及無牌無證摩托車。
(七)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要會同公安交管部門分別對國道、省道、市(區)道路和農村道路的急彎、陡坡、窄橋、險橋以及危險道路進行實地勘查,進一步梳理存在安全隱患的點段,分類登記,對排查出的隱患制定治理計劃。通過隱患的整改進一步改善公路安全行車條件,保障安全暢通,杜絕發生因隱患未整改而釀成的重特大惡性交通事故。
(八)深入開展宣傳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識。區政府牽頭、文明辦、綜治辦、安監局等相關部門銜接,把交通安全工作納入綜合治理、文明創建和安全生產的考核內容,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網絡;切實抓好外來務工人員、中小學生、社區居民、企事業單位職工、機關干部等重點群體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八、工作要求
(一)完善機制,加強領導。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履行交通安全法定責任,要把改善道路交通環境,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作為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對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和督查。要通過各級交通安全聯席會議的規范運作,牢牢掌握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突出問題和重大隱患,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現場督辦,確保整改到位。
(二)加強配合,形成合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從路面管理到源頭管控、從車輛單位到參與者個人,涉及許多環節和多個部門,只有各單位、各部門管理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工作效能的最大化。在專項整治工作中,公安、交通、城管、建設、農機、宣傳等部門要認真履職,加強配合,教育部門要在抓好中小學生宣傳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學生接送車輛的管理。
(三)加強檢查,強化考核。各地要將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作為“平安*”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落實責任,強化考核。區聯席會議辦公室和安監部門,要按照省、市兩級政府的要求,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監督檢查,及時總結各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對進展不快、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單位要予以通報,以期取得預期工作目標。
(四)加強研判,定期報告。每季度(4月、7月、10月、12月的20日前)向區交通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報告整頓工作進展情況、安全情況、工作措施、經驗做法和存在的問題,重大行動要及時報告,整個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總結于12月10日前上報。
- 上一篇:內皮祖細胞與高血壓研究論文
- 下一篇:區建設行業安全隱患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