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局工業經濟發展方案

時間:2022-12-02 02:08:00

導語:經貿局工業經濟發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貿局工業經濟發展方案

一、實施“工業強鄉鎮”工程,提升“一區五園”發展水平

責任單位: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國土資源局、財政地稅局、國稅局、科技局、外經貿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突出經濟開發區工業主戰場地位。20*年開發的1000畝地塊所有企業全部投產,20*年拓展的1200畝地塊所有企業開工建設,清理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的閑置低效用地300畝以上。新增規上企業40家,實現銷售98億元,稅收3.8億元,外貿出口1.97億美元。

2、加大五個工業園的開發力度。*、*新拓展工業用地各300畝以上,馬澗、*、橫溪新增工業用地各100畝以上,清理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的閑置低效用地300畝以上,經濟密度提高10萬元,達到70萬元以上,工業稅收增幅高于全市鎮鄉、街道平均水平10%以上。

3、深入實施“工業強鄉鎮”工程,每月25日前召開鎮鄉、街道工業經濟例會,通報全市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的年度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引導鎮鄉、街道引進培育特色產業,切實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加快上華、永昌、赤溪、諸葛、黃店、香溪、水亭工業功能園區或集中區建設,支持鎮鄉利用閑置用地建設標準廠房,構建企業孵化基地。

二、開展“工業項目推進年”活動,加大工業性投入

責任單位:經貿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科技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環保局、外經貿局、財政地稅局、國稅局、統計局、公安局(消防)、人行、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繼續深入開展“工業項目推進年”活動。強化工業性投入的督查和考核。全年完成工業性投入30億元以上,完成制造業投入29億元以上。其中,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性投入15億元,“五園”完成6億元,其他鎮鄉、街道完成10億元。

2、全年實施55項總投資30億元的市重點技改項目,年內完成技改投入14億元,建成投產39項。

3、優化企業服務環境,排摸55項重點技改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問題,交辦責任單位協調解決。

4、認真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全年舉辦1~2次銀企合作洽談會,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項目信貸支持。

5、加大項目儲備和包裝力度,爭取列入省重點工業項目6只以上,獲得更多的省統籌指標及專項財政貼息。

三、內外并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

配合單位:市機關各部門

工作要求:

1、全年完成招商引資企業45家,引進內資12億元以上,實際到位外資4500萬美元。

2、深化招商工作。由涉企部門和各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聯合組建8~10支專業招商小分隊,主動外出招商;積極開展以商引商和產業招商,重點在高檔紡織、汽摩配、機電一體化、銅鋁深加工等項目開展招商;抓好回歸工程,引導和鼓勵在外*籍人士返鄉投資,特別要抓好20*年已簽約項目的落戶工作;配合相關部門籌建外地商會,開展重點招商活動,參加“東盟博覽會”、“夏交會”、“哈洽會”、“浙洽會”等各類重大活動。

3、完善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部門招商引資考核機制,建立招商引資項目終身服務、終身考核制度,成立重大項目推進服務小組,狠抓項目落實。

4、優化項目預審。進一步完善項目預審程序、指標要求;推進已預審項目招拍掛程序的開展;對預審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密切掌握項目投資率、產出率和社會貢獻率。

四、繼續擴大對外貿易,實施外向帶動戰略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

配合單位:人行(外管)、檢驗檢疫*辦事處、財政地稅局、國稅局、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

工作要求:

1、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5.01億美元,其中出口4.77億美元以上。全年新增自營出口主體30家以上,超千萬美元的出口企業達10家以上。

2、發揮*海關*聯絡處的作用,逐步增加聯絡處的服務內容,力爭在企業出口報關、加工貿易業務審批等方面實現全覆蓋。

3、積極為企業到國內外參展搭建好平臺。全年計劃爭搶廣交會攤位60個,華交會攤位6個,境外參展展位40個。

4、利用好*國際商會。搭建起*外經貿企業大服務平臺。繼續開展多層次的培訓、講座、報告等形式,不斷增強外經貿企業人員正確應對人民幣匯率變化、退稅政策調整等局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質。

5、全年創辦企業駐境外辦事窗口(辦事處)3家,完成境外勞務輸出200人次。

五、繼續推進中國織造名城建設

責任單位:經貿局、紡織行業協會

配合單位:外經貿局、科技局、經濟開發區、人勞社保局、教體局、財政地稅局、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深入開展紡織行業浙江區域名牌培育工作,推進紡織行業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到2010年爭創紡織行業浙江區域名牌。

2、充分發揮*市紡織檢測中心的技術支撐作用,建立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強化服務指導,開展紡織全項目檢測,重點做好毛巾產品的省級監督抽查工作,防止出現毛巾產品區域性質量問題。

3、強化紡織行業協會功能,提升服務功能,促進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制訂毛巾行業聯盟企業標準。

4、加大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強企業應對危機能力,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爭列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家,信息化示范(試點)企業2家、市級以上新產品10只。

六、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積極培育壯大企業主體

責任單位:經貿局、外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財政地稅局、科技局、統計局、人行

工作要求:

1、積極開展為企業“送溫暖、送政策、送服務”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認真做好重點企業的對口幫扶工作,圍繞“解困、扶持、服務”的方針,明確責任領導,加強溝通協調,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3、培育一批上規模的優強企業,全年力爭銷售額超億元企業突破60家,“億千”企業突破30家,“雙五”企業突破40家。新增企業200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80家。全市規上企業產、銷增長15%以上,力爭20%。

4、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力爭在成套設備和汽摩配產業取得突破。加快冶金行業銅鋁延伸產品技術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5、加強優勢企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對優強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6、梳理調研全市企業分布結構,確定新興培育行業。確定100家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有特色優勢中小企業列入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庫,并在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基金中安排不少于30%的資金,專項用于支持特色優勢中小企業技改項目和技術創新的項目補貼。

七、抓好節能降耗和工業循環經濟工作

責任單位: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發改局、環保局、質量技監局、財政地稅局、國稅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建立政府節能降耗工作責任制,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并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加強對鎮鄉、街道和重點用能單位的考核,由經貿局代表市政府與年綜合能耗1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分別簽訂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普及節能知識,營造全社會節能文化和氛圍。確保萬元GDP能耗完成*市下達指標。

2、嚴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項目。禁止投資建設各類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耗能項目,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

3、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嚴厲查處“新五小”、“十五小”企業。鼓勵使用節能環保型鍋爐,淘汰不符合國家和省強制性能效標準的鍋爐。加快發展新型墻體材料。

4、鼓勵節能技術創新。抓好10~20項重點節能技改和新技術推廣示范項目。重點推廣先進適用的低溫純余熱發電、可再生能源等技術。支持電子節能燈等高效照明行業發展。

5、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對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企業,實施限期清潔生產階段性審核。

6、選擇10家左右企業發展工業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工作。

7、加強對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及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監察、監測。

八、實施名牌戰略,開展產品質量專項行動

責任單位: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配合單位:經貿局、科技局、外經貿局、統計局,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

工作要求:

1、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制定年度實施品牌戰略具體工作推進計劃并開展組織實施且有量化目標;加強宣傳培訓,指導企業積極申報馳著名商標。年內新增馳名商標1只、省著名商標3只、省以上名牌產品2只以上。

2、開展商標搶注活動,制定年度創牌計劃,安排專項經費,明確創牌對象,實行一對一全程幫扶,對無商標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引導外向型企業、無商標企業加強國際、國內商標的申請注冊,完成10%無注冊商標企業的商標申報任務。對現有商標資源進行調研梳理,加強引導,實現綜合利用。

3、開展部分重點產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

九、推進企業上市

責任單位:發改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科技局、財政地稅局、國稅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加強企業上市工作,努力爭取一家企業成功上市,并做好企業上市的全程服務工作。

2、繼續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濃厚的企業上市氛圍,充實擬上市企業培育庫,力爭新增一家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

3、鼓勵和扶持企業上市,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和扶持企業上市的意見》的相關優惠政策,同時為企業多渠道融資創造條件。

十、推進技術創新

責任單位:科技局、經貿局、發改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科協

工作要求:

1、著力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對照新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組織力量對企業進行集中培訓和分類指導,給予更有針對性的扶持和幫助,促進加快發展。全年爭取新增*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10家以上;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和技術中心15家以上,其中省級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2家以上。

2、推進省科技強市創建工作。加快發展新材料、電子、生物與新醫藥和新能源及節能等高新技術產業,改造紡織、機械、化工、冶金等傳統產業,促進區域產業層次全面升級。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的持續發展能力。全年爭取*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立項40項以上,開發市級新產品110只以上,其中省級新產品20只,年專利申請量450件以上。

3、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組織各類科技對接活動,深化企業與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加強高新技術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組織“*企業家高校行”活動,積極引進大院各校,鼓勵和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建立技術研發機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十一、強化安全監督,努力實現安全生產“三個零增長”

責任單位:安監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設局、教體局、總工會、旅游局

工作要求:

1、圍繞市委市政府“平安*”建設總體要求,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創新工作機制和舉措,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遏制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實現“三個零增長”,推進全市安全生產總體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2、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整治工作,持續推進消防及“三合一”、道路及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礦山、電力設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著力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加強企業從業人員、外來業務工人員和農民工的安全知識培訓,著力提高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4、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強化業務培訓,提高素質,嚴格安全執法,嚴肅查處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十二、加強電網建設,提高供電保障能力

責任單位:供電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發改局、安監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

工作要求:

1、加快電網建設。建成投運芝堰、登勝、*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香溪輸變電工程。

2、做好供電服務工作。實現售電量20.04億千瓦時,綜合供電可靠率99.71%,綜合電壓合格率98.85%。

3、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供電保障能力;推進節約用電工作。

十三、開展進出口重點產品專項整治

責任單位:*市檢驗檢疫局*辦事處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履行好檢驗檢疫職能,加強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等出入境貨物的檢驗檢疫和監管,新培育二類企業2家,快速核放企業2家,完成出入境檢驗檢疫2億美元以上。

2、開展與市質量技監局的檢測、實驗合作,解決部分檢測外送企業送檢不方便的問題。

3、幫助出口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努力保持*出口產品無國際通報和退貨,促進*開放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十四、開展“企業文化年”建設活動,推進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職工技術創新活動深入開展

責任單位:總工會、人勞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

工作要求:

1、深入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年初召開第二批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表彰大會;培育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使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參與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面達100%。

2、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與經濟開發區、文化局聯合舉辦“情系園區”文化藝術節,組織全市氣排球或乒乓球比賽。舉辦各類職工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

3、深入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積極開展以提高職工素質為重點的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設、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成果轉讓等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全面實施技能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升級等職工素質提升工程。

4、開展對全市企業《勞動合同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提出整改落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