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時間:2022-12-28 04:22:00
導語: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我縣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成立應急指揮機構,加強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和災害應急調查,采取發放明白卡、設立警示牌、建立群測群防網絡、指定責任人、制定撤退路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了地質災害事故發生。
二、本年度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和防護重點
(一)降雨趨勢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汛期我縣平均雨量較常年略偏少,但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局部有洪澇或內澇,預計汛期結束期在7月上旬初。
(二)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1.時間:多發生在暴雨、久雨和引發洪水的季節。
2.區域:低山、丘陵區。
3.類型:崩塌、滑坡。
(三)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
1.*—*的山體滑坡防護區。
2.*—*的山體滑坡防護區。
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說明表
區段
災害類型
范圍
地質環境條件
地質災害情況
重點防護內容
*—*
*—*
崩塌、滑坡
霞源、仙里
低山丘陵地貌、巖性為花崗巖變質巖,巖石裂隙發育,巖體完整性差。
偶有小型崩塌、滑坡
防范崩塌、滑坡造成人員傷亡,控制采石工程不合理切坡,汛期實行群測群防。
(四)重點地質災害危險點
1.*鎮駱駝嶺采石場因采石放炮強烈震動易誘發崩塌和滑坡發生。
2.*鎮申家村松樹山因巖石裂隙發育,巖體完整性差,有因山洪引發小型崩塌、滑坡危險。
3.*鎮言家村言家嶺因山角建房挖動山體,巖性破碎、松散,有山體滑坡危險。
三、防御方案
(一)地質災害調查
汛前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認真開展地質災害調查,核實災害隱患的位置、類型、規模、成因及危害度等情況,建立地質災害危險點(區)卡片,編寫防治方案。
(二)監測與巡回檢查
1.重點地質災害危險點和重點防范區段,由縣、鄉鎮、村及施工單位負責日常監測工作,并落實專人負責,責任單位在雨季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2.汛期對各危險點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巡檢。
3.監測期間如發現重點異變情況要及時上報。
(三)預防預報
1.對地質災害危險點,凡有條件治理的,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理;暫無條件治理的,應落實治理規劃。
2.切實做好危險點險情預報,一般情況各鄉鎮每月向縣國土資源局通報一次,重要險情隨時通報。
(四)組織應對
對經監測,危險點險情有擴大、加劇異變情況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立即派出專業人員赴現場作進一步調查論證,確認進入危險階段的,必須提請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啟動臨災應急預案;同時加強監測和防范技術指導,并會同當地政府落實臨災前人員撤離、財產轉移和重要設施保護工作。
(五)搶險救災
1.地質災害發生后,縣政府啟動并組織實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時將災情及發展趨勢等信息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報告上級政府。
2.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迅速查明地質災害發生原因、影響范圍、發展趨勢等情況,提出應急治理措施,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防災責任制
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各鄉鎮政府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和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是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是全縣地質災害監測、勘查、防治工作管理的職能部門。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聯系電話:*
(二)加強監測,實行群測群防
認真貫徹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以預防為主、以預測預報為主、以災前避讓為主”的方針,按照“以人為本、群專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建設,加強監測人員業務培訓,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縣、鄉鎮財政列出專項監測經費,保障群測群防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完善各種制度,抓好督促落實
要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汛期值班制度、災情速報制度、災情巡查制度、“兩卡”發放制度、災害應急調查制度,并認真抓緊抓好督促和落實,使其充分發揮作用。
(四)加強宣傳,嚴格監督管理
地質災害牽涉到千家萬戶,因此,要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有關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消除和減少誘發地質災害的人為因素。
要依法加強地質災害的監督管理,對一切可能誘發和加重地質災害的違規工程活動,要及時予以制止、糾正或監督責任單位采取有效的預防保證措施;對已經發生造成危害的,要依法督促責任單位限期治理。
- 上一篇:數字藝術教育分析論文
- 下一篇:冬季防火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