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3 04:43:00
導語:林業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思路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有關林改工作的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和中央《意見》為指導,緊緊圍繞“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這一核心,全力抓好主體改革完善提高和配套改革探索推進兩大環節,突出做好八項重點工作,加快建立產權歸屬明晰、經營主體到位、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落實、流轉規范順暢、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集體林業產權制度,為實現全市林業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
二、目標任務
2、鞏固完善主體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化明晰產權,加快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確保林權登記發證率達到98%以上。加快推進配套改革,重點抓好林木采伐制度改革試點和森林資源流轉平臺及相關制度建設,力爭取得實質性突破。
三、重點工作
3、繼續做好明晰產權工作。主體改革中以“村內均股”形式明晰產權的,應依法采取家庭承包方式落實到戶。確實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要將產權落實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組,或采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依法落實到農戶或其他經營主體,并通過法律形式予以確認。
4、加快登記發證進度。已經完成明晰產權的林地、林木,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進行林權登記,核發全國統一式樣的林權證,讓農民群眾早日吃上“定心丸”。
5、規范林改檔案管理。加強改革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文件、圖表、聲像、數據等各種形式和載體的原始記錄的收集和整理,做好林改檔案的完善、提高、升級工作,逐步推進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雙建”工作。
6、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全力做好我市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森林分類經營為主線,縣級森林經營規劃為指導,森林經營方案為載體,小班經營為單元,多種經營模式為支撐的森林可持續經營新體系。
7、規范林地、林木流轉。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轉制度,加快森林資源流轉平臺建設。森林資源豐富、流轉需求較大的縣(市、區)要建立森林資源流轉服務中心。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研究制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及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師管理辦法,確保森林資源流轉規范、有序地開展。
8、完善林業投融資政策。協調有關部門完善林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林業信貸擔保方式,健全林權抵押貸款制度,加大對林權所有者發展林地經營等林業生產的金融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發展林業保險業務,提高農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9、引導扶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設。開展調查研究,制定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相關政策,引導農民依法成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解決林改后農民單家獨戶發展林業在規模、技術資金和市場信息方面的難題。
10、加強基層林業機構對林改的服務。加強基層林業機構建設,深化鄉鎮林業站改革,充分發揮鄉鎮林業站在林業發展改革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圍繞科技服務林改的工作需要,實施林業科技入戶工程,加大對農民的林業科技培訓力度,讓農民能夠掌握一種或幾種林業實用技術。
四、主要措施
11、加強組織領導。要把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破解“三農”問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來抓,切實把林改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親自協調解決改革中的困難和問題。各級林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既要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又要總結和指導好基層的改革實踐,認真做好改革的各項工作。
12、加強協調聯動。各級林業、發展改革、財政、國土、交通、水利、農業、新聞宣傳、司法、民政、金融、檔案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積極參與改革,主動支持改革,認真研究建立支持集體林業的公共財政制度,支持農民發展林業生產的小額抵押貸款制度,研究制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林地、林木流轉管理辦法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配套制度,為集體林權制度的深入開展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
13、加強林改宣傳。深入持久地開展林改宣傳,大力宣傳林改的重大意義和顯著成效,營造新一輪林改輿論高潮。篩選、總結各類林改典型并加以推廣他們的經驗做法,同時,從中精選一部分編寫信息上報并進行宣傳報道。
14、加強督導檢查。建立經常性的督導檢查機制,加強對林改工作的督導檢查。抓好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用先進典型出經驗,以點帶面,活躍全局,推動面上工作的開展;用落后典型作反面教材,抓好兩頭,帶動中間。認真做好林改統計調度工作,繼續加強信息交流和情況通報,重點加強林權證發放進度、配套改革措施、經費使用等工作的檢查和通報。
- 上一篇:異化勞動學說研究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恩格斯軍費理論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