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01 03:01:00

導語: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關注民生,注重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困難,確保“三無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落到實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二、任務目標

從今年開始,為全市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人或贍養人的殘疾人每人每月提供300元補助,改善其基本生活狀況。其中,2009年度的補助款發放時間自2009年1月算起。2009年新成為“三無殘疾人”的,從確定成為“三無殘疾人”之日當月起,享受本方案規定的生活補助。

三、救助對象

本實施方案中的“三無殘疾人”是指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人或贍養人(或撫養人、贍養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沒有進行集中供養(五保)等條件的殘疾人。

“無勞動能力”是指持有一級殘疾人證,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年齡在60歲以上及年齡未滿18周歲的殘疾人。

“無生活來源”是指依靠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生活的殘疾人。

“無法定撫養人或贍養人”是指沒有或者已經喪失了法定撫養人、贍養人的殘疾人。法定撫養人、贍養人是指依照國家法律規定負有撫養或贍養義務的人,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撫養,夫妻之間的相互撫養,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撫養。

四、組織實施

(一)成立組織

市殘聯及各縣(市、區)殘聯(包括*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成立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并確定專門部門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二)篩查統計

各縣(市、區)要組織做好所有“三無殘疾人”的摸底調查工作,不虛報一人,不漏登一人。篩查中要堅持原則,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篩查出的人員要在本人所在村(社區)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一周。

(三)確定對象

經公示符合“三無殘疾人”條件者,由縣(市、區)殘聯報市殘聯審核批準確定為救助對象。對救助對象實行動態管理,達到“三無殘疾人”條件的要及時增補,失去條件的要及時去除。

五、資金管理

(一)資金籌措

全市“三無殘疾人”每人每月300元救助資金由*市財政負擔。市殘聯應于上一年按照救助對象人數提出預算,由市財政局審核后統籌安排所需資金。縣(市、區)與此有關的工作經費由當地財政解決。

(二)資金發放

救助資金按季度發放,由市殘聯申請財政部門將救助資金撥至縣(市、區),縣(市、區)殘聯負責組織發放。

(三)監督檢查

市、縣兩級殘聯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救助資金合理發放,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對資金發放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確保專款專用。

六、相關要求

(一)各縣(市、區)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對“三無殘疾人”進行生活救助的重大意義,注意做好各項救助政策的宣講工作,避免對救助對象所需條件產生錯誤理解,把好事辦好。

(二)為“三無殘疾人”這一特困群體發放生活補助,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大舉措。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工作要嚴謹細致,盡量避免遺漏,使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都能得到救助。

(三)各縣(市、區)“三無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要嚴格把關,按照“三無殘疾人”救助對象的條件,嚴格審核工作程序,杜絕人情和以權謀私現象的發生。